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4年03月27日 星期三

    《界限:通往个人自由的实践指南》一书作者塔瓦布有14年心理治疗师的从业经验,她发现,大多数前来接受心理治疗的人都不知道人生是有界限问题的,而界限问题在他们的生活中比比皆是,如缺乏自我关爱、讨好型人格、回避型依恋、把过度亲密当作社交手段、容易被情感操控和道德绑架、时间管理困难、情绪易受社交媒体影响等。听完他们或哀怨、或苦恼、或心力交瘁、或自责不安的故事,她总是温和地告诉他们:“你的问题出在界限上。”

    没有人会主动揣摩你的委屈

    《 中华读书报 》( 2024年03月27日   12 版)

        父母离婚那天,母亲面无表情地对贾斯廷说:“你现在可是一家之主了。”那一年,贾斯廷12岁,他仿佛一夜之间就长大了。从那时起,照顾弟弟的任务就落在了贾斯廷的肩上。他每天一放学就回家照看弟弟,除了负责他们的晚餐,还要哄他们睡觉,甚至连和朋友出去玩的时候都要带上他们。

        贾斯廷的母亲很少在家,对家里的事几乎不闻不问。离婚后不久,她就患上了抑郁症,工作以外的大部分时间都郁郁寡欢、萎靡不振。父亲倒是很快就过上了新生活,迅速结识了一位带着孩子的单亲妈妈。贾斯廷成了名副其实的一家之主,小小年纪就要照料一家人的大小事务,同时还是这个家的精神支柱。

        母亲时常向他哭诉离婚后的感受,就连如何照顾弟弟这种事都要他拿主意。在一群同龄人当中,贾斯廷显得少年老成。就因为他比别人懂事,朋友们总爱和他聊心事。

        直到我认识他的那一年,29岁的贾斯廷还在对弟弟们牵肠挂肚。事实上,他除了对自家弟弟这样,对生活中的其他人也是有求必应。朋友们凡事都爱找他出主意,一和家人闹矛盾就打电话找他,他的那几个弟弟更是把他当作人肉提款机和情感垃圾桶。总之,无论在哪里他都是一个负责任的问题解决者。29岁那年,他厌倦了这种生活,却苦于没有出路,毕竟,人人都那么需要他。

        贾斯廷与他人的相处模式甚至影响了他的感情生活。他每次谈恋爱都像是有“要务”在身,因为每个约会对象都“碰巧”有事要他帮忙。他最长的一段恋情也不过维持了9个月,分手的原因很简单,一旦对方不再需要他,两人的关系也就该结束了。

        贾斯廷向来只知道付出,从不有求于人。他是一个自力更生的人,绝不允许自己无助到需要找人帮忙。甚至连女朋友想做点什么来讨好他,他都会觉得不自在。他向往结婚生子,但现有的家人和朋友已将他缠得脱不开身,生命中再出现任何一段重要关系对他来说都是个挑战。

        贾斯廷的问题在于他需要学习如何承认自己的情感需求,并接受他人的帮助。父母离婚这件事使他得出了两个结论:一是他的需求对别人来说太复杂了,二是他更擅长付出而不是索取。毫无疑问,他的情感问题正是他小时候经历的情感忽视带来的。

        情感忽视指的是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没能从父母或监护人那里获得足够的情感支持。这类父母或监护人往往不了解孩子的需求,或者低估了培养孩子情感健康的必要性。经历过情感忽视的人大多会对自己的遭遇感到困惑。然而,情感忽视和情感虐待之间还是有本质区别的。前者属于无意的行为,后者则更偏向于故意伤害。

        情感忽视的受害者往往难以与他人发展出健康的亲密关系,他们在一段关系中不是过度焦虑就是过度逃避。

        在贾斯廷的康复计划中,首要任务就是学会与父母和兄弟划定情感界限。一开始,他感觉很不适应。他宁肯立即动手解决问题,也不想对前来求助的弟弟说“你先去问妈妈吧”。想到要拒绝妈妈,不再听她诉苦,他也常常于心不忍。

        但久而久之,贾斯廷注意到家人对他的看法已经悄悄发生了改变。于是,在与家人或女友相处时,他开始下意识地多聊一些关于自己的话题,也开始相信其实大家是在乎他的感受的。随着恋爱关系的日渐稳定,他和父母的关系也逐步走上了正轨。终于,他克服了最初的不适,渐渐学会了如何与他人沟通和维护自己的界限。

        关于界限,这样想就错了

        在一段关系中,我们有责任告知对方自己的心理负担有多重。贾斯廷心里明白自己有多渴望卸下这个一家之主的担子,他厌倦了当妈妈的情感支柱,也知道自己的恋爱一直很不顺利。但他并没有意识到这些问题都只能靠设定界限来解决。

        每当涉及关系问题,我们总是习惯性地认为是对方的错,对方必须做出改变,却从未意识到很多事情是自己力所能及的,比如设定界限。设定界限意味着我们要改变原先对一些事情的容忍度,从而改变原有的相处模式。

        设定了界限却未见效果,大多数人会觉得气馁,认为这个方法行不通。然而,提出的要求得不到对方的响应,原因可能有很多种。因此,沟通的方式是关键,沟通过后的行动也很重要。

        关于界限,人们最常见的误解莫过于在界限与拒绝之间画等号。实际上,设定界限的方式有很多种,拒绝只是其中的一种。比如贾斯廷就采取了一种引导的方式,针对某些问题,他会引导弟弟向母亲求助。同时,他也对自己设定界限,要求自己更加主动地与他人分享情绪。母亲再来向他吐苦水时,他并没有一口回绝,而是坦率地表示自己会对某些话题感到不舒服。由此可见,设定界限并不一定非要拒绝别人。

        是什么阻碍了我们设定界限? 是因为我们没意识到自己需要设定界限。

        需要设定界限有几种征兆,其中最明显的症状就是忽略自我关爱、感觉不堪重负、怨恨、逃避。当以上任何一种症状出现时,就该考虑设定界限了。

        我们之所以默许界限问题的存在,是因为我们对自身的感受不甚了解,从而察觉不到这样或那样的不适。虽然看得出哪里不对劲,却无法知晓其原因。

        电影《不一样的天空》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很好的例子。由约翰尼·德普饰演的男主人公吉尔伯特是一个被迫承担家庭重担的年轻小伙子。他的母亲因无法接受丈夫自杀的事实而暴饮暴食,导致体重激增,常年足不出户。所以他不仅要照料弟弟妹妹,包括由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饰演的自闭症弟弟阿尼,还要照顾由于过度肥胖而行动不便的母亲。

        吉尔伯特渴望摆脱家庭的束缚以获得正常的社交生活,这个看似简单的愿望却难以实现,原因就在于他缺乏健康的界限。他的姐姐和弟弟纷纷开启了自己的新生活,姐姐成了一家面包店的经理,大弟弟去上了大学,唯独他没有勇气迈出这一步,这使得他和贝琪(一位路过他们小镇的姑娘)的恋情刚开始便没有了下文。吉尔伯特感到惋惜,却不明白只需一道健康的界限,自己就有机会活出另一片天空。

        我们总担心会出现最坏的结果,殊不知那些最坏的情况往往也最不可能发生。这种无谓的担心常令我们在设定界限时裹足不前。

        下列想法就是这种思维的最典型体现:

        ·万一他们生我的气了怎么办?·万一他们从此不理我了怎么办?· 万一我说错话了怎么办?

        · 设定界限会不会显得我太斤斤计较了?

        · 万一他们认为我这么做太自私了呢?

        ·我觉得没人会在乎我的想法。这种由于过度担心而导致的思维方式实际上是在对事情的结果进行错误的假设。没有人能预知未来,同理,在谈到界限问题时,我们也无法预测对方的反应。唯一可控的就是我们自身的行为。对亲情或友情的珍视会使我们变得患得患失,于是界限问题成了大家都不敢碰触的敏感话题。

        设定界限会引起心理不适,这些不适足以令大多数人畏惧不前。由于担心自己应付不了那些极度尴尬的对话,许多人宁愿选择沉默。我在为患者提供治疗时通常会教他们如何管理这些不安的情绪。其实那些尴尬的画面大多来自我们的想象,即便真的要经历一番尴尬,那也只是在开始的阶段。如果不经历开始阶段的短暂不适,你就不得不长期忍受缺乏界限的痛苦,因为一段不健康的关系势必会长期影响甚至损坏我们的身心健康。只要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积累一定的经验,设定界限就将不再是什么难事。

        通过什么渠道来认识界限

        由于人天生就有满足自身需求的欲望,所以我们从小就懂得以哭闹来表达自己的需求。我们甚至学会了察言观色,通过观察父母和其他看护人的反应来判断自己的需求是否能得到满足。因此,父母或看护人的反应无形中成了我们建立健康或不健康界限的导向。

        家就是每个人生命中的第一所学校,父母就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其次是家里的其他人,包括兄弟姐妹和亲戚。多数情况下,我们在家庭关系中设定的界限就是父母从小给我们立下的规矩。然而,界限也不见得都是规矩。父母对孩子的界限除了规矩之外还包括期望和选择。父母和看护人在对孩子表达期望时从来都很自然,感觉是理所应当的事。孩子却往往觉得自己无权对他人提出要求。

        我的大女儿才4个月大时就懂得对当地一家亲子健身房里的保育员表示反感。她平时从不介意被人抱,却唯独嫌弃这位保育员。那段时间,只要把她送去托管中心,她就哭个不停。好几次我都不得不提前下健身课去托管中心接她。经过几天的观察,我终于发现她只有在那位保育员在场的情况下才会哭闹。找到原因之后,我决定每次去健身房之前都先打电话确认一下当天的保育员是谁。女儿在4个月大的时候就清楚地表达了自己喜欢或不喜欢一个人的偏好。作为母亲,我尊重她的选择,而不是强迫她和自己不喜欢的人待在一起。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界限,除非有人用行动或语言告诫他们不可以有界限。孩子对食物的偏好就是一种界限。他们虽然不懂哪种食物更有营养,但绝对清楚自己不喜欢吃什么,因为他们更在乎的是食物的口感、气味、颜色和味道。

        当孩子明确表示自己不喜欢某种食物时,家长通常会做出以下反应:

        1.提供别的选择(里面可能包括他不想吃的食物)。

        2.坚持让孩子吃他们表示不喜欢吃的东西。

        3.罚他不准吃任何东西。

        下面是孩子对以上三种反应的解读:

        解读1:我明白你的意思,但我不希望你饿肚子,所以我尊重你的选择,给你提供了别的食物。

        解读2:你喜不喜欢不重要,我这么做都是为你好。

        解读3:表达自己的选择就要受到惩罚,一切都按我说的做。

        要培养健康的孩子,就一定要让他们拥有健康的界限,这一点非常重要。我们可以从允许孩子有自己的喜好和选择做起,比如了解并尊重他们喜欢吃什么、喜欢穿什么、喜欢什么人,了解他们的感受以及他们允许什么人接近自己。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缺乏健康界限的父母同样会为孩子提供不良的示范。我接触过许多不太懂得关爱自己的女性患者,当被问起“你母亲年轻时懂不懂得关爱自己”时,她们的回答全是否定的。

        她们不仅不懂得如何关爱自己,甚至会对一切自我关爱的行为感到非常内疚。她们从小就被灌输了“自我关爱就是自私”的观念,认为只要关心自己就算不上一个好人。在她们的成长过程中,母亲示范了一个无私的女性形象。同为女性的她们自然会以此为榜样,长大后便成了母亲的翻版。但是,她们没有看到母亲累垮的一面,因为上一代人常把无私奉献看作自己的本分,所以从不叫苦叫累。

        如今,人们对自我关爱的认识和需求与日俱增,对自我关爱的行为也更容易接受了。然而,观念的转变并非是一朝一夕的事。就在几十年前,关于自我关爱的文学作品还少之又少。直到2018年,美国最大的零售连锁书店巴诺书店关于自我关爱的书籍销量才勉强超过了饮食运动类的书籍。

        在过去的几年中,人们渐渐开始了解体重问题常常是心理和情感问题的体现。然而,许多人还没有意识到的是,自我关爱不足也是界限问题的一种。当我们坚持锻炼的时候,一般会给自己设置一些预期,如哪些行为和习惯是自己可以接受或不能接受的。如果不设定健康的界限,这些预期就很难实现,比如根本没时间去健身房,或无法保证饮食的健康和规律性。

        家庭是每个人成长的第一所学校。除此之外,我们还会向生命中出现的其他人学习,这些人包括老师、同龄人、影视圈名人以及其他成年人。

        (本文摘自《界限:通往个人自由的实践指南》,[美]内德拉·格洛佛·塔瓦布著,张蕾译,中信出版集团出版,定价:59.00元)

        (本版文字由燕婵整理)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