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4年03月27日 星期三

    探寻交流互鉴的文明发展之路

    丰书 《 中华读书报 》( 2024年03月27日   16 版)

        三彩骆驼,陶彩绘骆驼,陶彩绘夹物胡人俑,三彩马 等唐代 故宫博物院藏

        有狮子装饰的浅浮雕 德丹,沙特国王大学发掘出土公元前6—前4世纪

        大流士大帝雕像(复制品) 苏萨,胡齐斯坦省 阿契美尼德王朝公元前520至前465年

        2024年新年伊始,“历史之遇——中国与西亚古代文明交流展”,“璀璨波斯——伊朗文物精华展”和“埃尔奥拉——阿拉伯半岛的奇迹绿洲展”在故宫博物院午门展出。

        故宫博物院作为中华五千年文明承载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汇聚地,多元文化交流融合见证者,长期致力于利用文物及相关资料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将建成“文明交流互鉴的中华文化会客厅”作为重要愿景。多年来,故宫博物院积极推动文化“走出去”,在全球举办各类文物展览,面向国际社会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推介中华民族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展示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同时,也将大量来自世界各地,不同文明的优质展览“请进来”,共享文化成果,共促交流对话,描绘多元互动的人文交流图景。

        基于深厚的学术积累和国内外同行的长期交流,故宫博物院于2019年开始,陆续与伊朗国家博物馆,伊朗文化遗产、旅游和手工业部,沙特阿拉伯埃尔奥拉皇家委员会等机构开展交流合作,共同参与策划以了解、交流、互鉴、发展为主题的文物展览,推出“历史之遇——中国与西亚古代文明交流展”,“璀璨波斯——伊朗文物精华展”,“埃尔奥拉——阿拉伯半岛的奇迹绿洲展”三个内容各异又相互关联的展览,于新年初在故宫博物院午门展厅开幕,以精美的文物串联起丝绸之路上的重要文明,呈现不同文化悠久璀璨的历史,展现人类文明交流的源远流长。

        “历史之遇——中国与西亚古代文明交流展”

        地处亚洲大陆东西两端的中国与西亚自古相识。从史前时代开始,两地农牧与手工业的互通,艺术与文化的互鉴,典藏于史集,融汇于生活。中国与西亚古代文明共建了丝绸之路的辉煌,带动了亚欧大陆文明的共同繁荣。展览分“东西辉映”和“大路相连”两个单元。通过文献展示中国与西亚相遇相知的历史,用文物展示中华文明的起源及其“礼序乾坤,乐和天地”的基本特质,揭开文明交流的历史序幕。以使者、冶金、玻璃、丝绸、家具、青花瓷六个板块,呈现中国与西亚古代文明在技术、艺术、文化与思想等方面的交流互鉴,讲述丝绸之路上的中国故事,展示中华文明包容、创新的文化特质。

        展品以故宫博物院典藏为基础,汇集国内外10家考古文博机构的代表性藏品及图片,总数达266件(组)。展品年代从新石器时代至明清,涵盖青铜、金银、玉石、玻璃、陶瓷、织物、家具、雕塑等门类。

        “璀璨波斯——伊朗文物精华展”

        伊朗地处西亚,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史前文化可追溯到数十万年前,先后建立的阿契美尼德王朝、帕提亚王朝、萨珊王朝等在世界上均具有广泛的影响。在中国史籍中,西汉时称其为“安息”,南北朝之后称“波斯”。作为东西方交流的必经之地,伊朗艺术融汇了不同族群的文化元素,在诸多领域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影响了欧亚大陆的诸多国家和地区。

        展览分“包容之美”“东西相遇”两个单元,荟萃了伊朗多家博物馆收藏的216件文物。从宫殿建筑到居室家具,从殿堂珍品到日常用器,从绘画艺术到文字书写,通过建筑、雕塑、陶瓷、玻璃、金属、书法、绘画等各类文物,展现古代伊朗艺术的不朽魅力,展示了古代波斯文明在交流互鉴之中留下的辉煌壮美的物质文化遗产。

        “埃尔奥拉——阿拉伯半岛的奇迹绿洲展”

        埃尔奥拉地区是沙特阿拉伯一处坐落于沙漠环境中的山谷绿洲,七千年来人类在此繁衍生息,留下了大量的考古遗址。其中最广为人知的遗址黑格拉(Hegra)是沙特阿拉伯首个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景点。展览分“从史前时期到青铜时代”“阿拉伯半岛北部诸王国”“文字和语言”“现代埃尔奥拉”四个部分,阐释人类如何改造这里严苛生存环境,又如何受到环境的影响,在此创造出“奇观”。展览为观众提供了近距离了解沙特阿拉伯文化的机会,以精彩纷呈的沉浸式观展体验,展现埃尔奥拉壮观的自然风景、珍惜的考古文物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