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燕
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俞樟华教授等编撰的《中国现代马克思主义研究编年史》正式出版了。俞樟华先生具有长期研究传记文学和编撰学术编年史著作的扎实功底与成功经验,近年来先后出版了《王学编年》《桐城派编年》《中国学术编年》《中国现代传记文学编年史》《浙江学术编年》《辛亥日志》等一批独力或者合作完成的学术编年著述。此书正是他与团队数十年从事编年史创作的又一力作。
《中国现代马克思主义研究编年史》分上下两编,120余万言,按照时间先后全面具体地记述了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至1949年之间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宣传与研究的恢宏历史与丰硕成果。作为中西史学领域共有的一种古老文体,“缺乏一种叙事的结局往往是编年史的标志”([美]海登·怀特:《叙事性在实在表现中的用处》,陈启能、倪为国编:《书写历史》,三联书店,2003年,第168页);由于缺少历史叙事,导致编年史研究“缺乏关于历史的整体性叙述及随之而来的、清晰的历史构形”(甘浩、张健:《编年史体例与中国当代文学史编纂》,《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中国现代马克思主义研究编年史》认识到这一短板,在编纂主旨、体制、史料、史识等方面皆表现出自己的独特追求与重要突破。
本书是首部以编年体形式反映现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研究的著作。对于现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研究之梳理考察,学界已有许多成果,但缺乏一部编年体形式的著作,俞著正是首创者。此书通过钩稽、排比史料,以编年体形式尽可能还原历史之面貌,在呈现现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研究方面比纪传体和纪事本末体更接近于原生态,更具有客观性和丰富性。
本书是一部推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向更深更广领域发展的重要著作。本书条目分研究背景、研究论文、研究著作、卒于是年的研究者四大板块,同时在各栏目适当处加编者按语。每一板块按语部分皆是“经过史家编排的历史叙事,包含了作者对事实意义的理解”(李剑鸣:《历史学家的修养和技艺》,三联书店,2007年,第373页)。除按语外,作者还兼收不同立场的“言”,如书中大量著录日本、西欧与苏俄的马克思主义翻译论著,力求以深厚的文献功底和对材料的“识断”能力还原历史现场。书中涉猎的许多史料,如早期国民党人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评价问题、非党进步机构和进步人士在马克思主义传播和研究方面的贡献、共产国际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等,均可作为学术命题展开持续深入研究。
需要指出的是,《中国现代马克思主义研究编年史》不是一部纯粹的或主体是研究型的学术著作,而是一部在史料摘取上融丰富性与客观性为一体,在论著宗旨上融工具性与学术性为一体的佳作。
本书强调编年史内容的丰富性与客观性。本书力求将数量繁多、内容丰富的史料立体地呈现出来,使读者得以贴近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具体历史语境。对于同类著作或同一作者的不同著述,或者联系前后因果,或追寻源流沿革,力求弥补编年体之不足。同时,作者在史料的确认和选择上有其独到眼光。在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史上,无产阶级先进分子如李大钊、陈独秀、恽代英、毛泽东等的资料积累丰厚、唾手可得,相关文献的整理出版也极为丰富。反之,有些虽非重点却极有意义的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与研究的作品、成果却鲜少有人关注,相关资料更是难以寻觅。为了使读者在贴近历史的同时,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情形发生,书中大量记载了当时国外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国统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情况等,可以帮助读者了解当时世界各国、国内不同区域研究马克思主义的主要观点和成就。俞著以还原历史的态度,保存了当时一些反对和批判马克思主义的文章,如实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艰难传播历程与发展壮大历史,体现出作者兼容并蓄而又扎实严谨的学术素养。
本书强调编年史著作的工具性与学术性。文献搜集的广度和精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一部编年著作的质量。《中国现代马克思主义研究编年史》以时间为经,以事件为纬,对“广义的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背景进行梳理,对论文、著作等进行著录,不但广征博采诸多文献,且对征引的每一条史料都认真考订,体现出“学术性与工具性相结合的特点”。此外,以往研究常常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宣传置于近代以来中国发展重大节点的历史背景下,关注如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重要会议等对马克思主义传播发展的重要影响。而俞著则是带着“如何冷静客观描绘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研究的辉煌历史”这一强烈问题意识,通过长时段、大视野还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的完整性与连贯性,从繁杂多面的史料中带领读者思考马克思主义是如何回应与改变中国,中国又是如何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这一重大命题的内在逻辑。
总之,《中国现代马克思主义研究编年史》以编年体的独特体例向读者呈现出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至1949年之间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研究的波澜壮阔历程,体现出作者敏锐的学术眼光与宽广的学术视野,是一部兼具史料价值与学术价值的严谨厚重之作。
(作者单位:湖州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