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4年01月31日 星期三

    我与蒋风先生的忘年友谊

    《 中华读书报 》( 2024年01月31日   14 版)

        ■汪胜

        2024年10月,1925年10月21日出生的儿童文学理论家蒋风将迎来他的百年华诞。

        蒋风13岁参加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简称民先),给当时从杭州迁来金华办的报纸《东南日报》副刊“壁垒”和在金华创办的《浙江日报》副刊“江风”写稿,17岁从就读的常山临中步行出发,历时两个月至福建建阳,此后考进国立英士大学农学院。大学毕业后,蒋风曾任《申报》记者、国际新闻社特约记者,受《申报》上刊登的三个孩子因荒诞作品迷惑跳崖飞升消息的影响,走上儿童文学之路。从事儿童文学教学、创作和研究近八十年,蒋风著有《中国儿童文学讲话》《儿童文学丛谈》《儿歌浅谈》《儿童文学概论》《儿童文学漫笔》等,主编有《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史》《中国当代儿童文学史》《中国儿童文学发展史》《中国儿童文学史》《世界儿童文学事典》《玩具论》等,2011年荣获世界性儿童文学奖项的格林奖,是获得这一国际奖项的首位华人。

        我和蒋风前辈的交往已有近十年。知道他的名字和读他的专著是在大学时期。2012年,我到金华市青少年宫蒋风文学院担任儿童文学老师,对蒋风的事迹有了更深了解,2015年,我成为蒋风的非学历儿童文学研究生,成为为蒋风写传的人。

        2015年,90岁高龄的蒋风倡议在金华成立一个诗社,初衷是引导童诗爱好者加入诗社,创作童诗,推广童诗教育。在筹备童诗社过程中,我成了负责日常工作的人,因此有了面对面与蒋风接触的机会。

        商议成立诗社的过程中,我很偶然了解到蒋风创办的“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中心”每年都面向海内外招收非学历儿童文学研究生,我提出希望能够成为跟随他学习的一员,蒋老师同意了。这是一个宽进严出、不收学费、以自学为主的“大学”,是一所严谨的“大学”。20年来,600名学员参加学习,但只有不到十分之一的人拿到结业证书。

        蒋风给学员布置的作业是:两年内,每月读一本儿童文学作品,写一篇评析;每年写一篇年度论文;两年后,写一篇结业论文并通过答辩。自学完6门课程、完成24篇作业和3篇论文,作业和论文的质量要达到研究生标准,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这样的训练对没有写作经验的学员而言非常必要,学员们通过专业严格的训练,对儿童文学都会有系统认识。然而,蒋风在培养非学历儿童文学研究生方面,针对不同学员有不同要求,比如针对写作基础好的,他会布置一些专题研究。非学历儿童文学研究生除了自学蒋风规定的课程外,还有每年一次的全国儿童文学讲习会。每年暑假,蒋风凭借自己的人脉,邀请专家、教授及作家为学员讲课。

        我在报社从事文学写作和编辑工作,成为蒋风的非学历儿童文学研究生后,我每年都会参加全国儿童文学讲习会,听课的同时,我认真整理了专家学者以及儿童文学作家们的录音,两年下来,我竟然已经整理了十多万字,有了把讲课内容整理成书的想法。蒋老师很支持,决定整理出书后,我又把蒋老师作为采访对象,以他为素材创作了两篇人物小传,集结在一起出了《五彩的春风化雨》一书。

        蒋风为这本书写序,他写道:“这不仅是汪胜参加非学历儿童文学研究生学习的一个成果,也是他初涉儿童文学的一个研究成果,作品原汁原味又系统地把专家学者们的学术观点进行了呈现,值得为他点赞,同时,这也是一本符合当今时代潮流发展的书,值得广大儿童文学工作者和爱好者阅读与研究,更值得广大教师和家长阅读,通过阅读这本书,你会懂得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如何引导他们写作。”

        成为蒋风老师的研究生后,有一次,他对我说,有出版社想出他的个人传记,我可以尝试写一写。我从2015年10月开始收集资料并启动采访计划,传记不仅要写出传主的生平经历,更要对传主的个性及其经历作出解释。写作中,我没有事先去设计传主的性格,传主的个性来自收集的材料。写到一定程度,传主的个性自然而然会逐渐明朗起来。写传记,七分采访,三分写作。我对传主尽量保持客观立场,希望能实现我对传记写作实践的初衷。

        根据已掌握的材料,我用了大半年时间阅读了蒋风老师的专著,并有针对性地阅读了蒋风的回忆性散文,然后理出大事年表,再写小节目录,作为写作提纲。在写的过程中,边写边调整、边修改。传记文学需要作者在遵循“实录”原则下,充分运用文学手法还原出真实可靠而又丰富复杂的传主形象。尤其是他传,更是传记作家与传主的心灵对话。

        一年多的时间,我基本完成了写作任务。之后,传记在我所在报社副刊连载。每次文章刊发后,我都会将报纸收集起来送给蒋风老师,他则认真阅读后提出修改意见,同时鼓励我向外投稿。后来,《中华读书报》《名人传记》《作家通讯》《传记文学》等报刊先后刊发了书稿的许多章节,让我有了更大的勇气和自信。

        经过几年努力,《走在光荣的荆棘路上:蒋风传》终于完成,于2019年4月由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出版。写传的过程也是一次向蒋风学习如何做人的过程。他是勇于把握自己命运的人,在大学学畜牧兽医、农业经济,后来成为著名儿童文学理论家,隔行跨度很大,但他在儿童文学领域取得了瞩目成就。蒋风是个原则性很强的人,考虑问题从不从私利出发,非常坦荡,如今已是百岁,仍然满怀童心,每天很愉快地生活和写作。

        有了写作《蒋风传》的经历,我似乎找到了创作方向,蒋风老师鼓励我:“你在报社工作,传记写作有天然的优势,我觉得不妨放大优势,重点往这个方向努力,写久了自然而然就会有自己的认识和思考。”我又启动了《光荣荆棘路上的跋涉者》的写作。

        2001年,希望出版社出版了由蒋风、浦漫汀、樊发稼主编的“中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评传丛书”,这套丛书囊括了叶圣陶、冰心、叶君健、高士其、陈伯吹、严文井、张天翼、金近、贺宜、包蕾、郭风、鲁兵、任溶溶、洪汛涛14位儿童文学作家的评传,具有发掘意义和填补空白的性质。

        通过阅读,我了解了儿童文学先驱们的人生经历和创作历程,萌生了创作一部儿童文学先驱传奇故事的书。我理了写作大纲,一边认真研读,一边认真写作,半年时间里,我完成了五六篇文章。我把计划告诉蒋风老师,他当即表示:“这是好事,创作好了我来给你作序。”他还给我提供了很多参考资料和书籍,让我多多学习别人的写法。此后一年多时间里,我创作的《蒋风:保持童心到生命最后一刻》《译林中人叶君健》《任溶溶:一生就是一个童话》《洪汛涛的童话人生》等文章先后发表。我把书稿打印送给蒋风老师,希望他能为我想个书名。不久,他打电话告诉我序已写好,并想了两个书名:《中国儿童文学先驱群像》《光荣荆棘路上的跋涉者》,他还把书稿推荐给出版社。

        最终书名定为《光荣荆棘路上的跋涉者》,于2021年12月由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后来被评为“浙版好书”。

        写作《走在光荣的荆棘路上:蒋风传》《光荣荆棘路上的跋涉者》这两本书的经历是宝贵的,正是因为这两本书的写作,我系统自学了儿童文学相关课程知识,把自己的写作方向确定为传记写作。

        学识渊博,著作等身,作为儿童文学理论家的蒋风是我国儿童文学领域的“拓荒者”之一。

        2023年记者节前夕,我所在单位制作了《记者,记着》视频节目,让曾经的受访者录制想说的话送给单位的每一位记者。蒋风老师录制了对我说的话,我也因此意外收到了来自他的节日祝福。

        记者节晚会上,我在观看《记者,记着》后内心极为震撼,蒋风在视频中说:“11月8日的记者节马上就要到了,在记者节来临之际,使我想起记者队伍中很多熟悉的朋友,比如汪胜就是我的忘年交。我们曾经一起合作做过很多报道的工作,他是一位很好的记者,把他的团队带得很好,虽然在他的团队里,很多人的学历都高于他,但他很自信,把他的团队带得出类拔萃,做出很多很好的成绩来,我祝愿他健康、快乐!”

        这些年,我只要有空就会隔三差五去看望蒋风老师,我们的话题非常宽泛,他像邻家老爷爷般慈祥。我从来没有听过他袭用古人名言来说自己的观点,他总是用简单明了的语言,有时还会用地道的“金华话”来说自己的观点,这是他已经形成的文化格式。我想,这是他在学术上自信的表现。他是现代人,是研究者,他以大白话表述着今天的观点,而不是抱着守旧的陈调。

        前不久,蒋风老师给我打来电话,高兴地说:“有个好消息告诉你,我那本在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儿童文学史》被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列入202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了。”

        中华学术外译项目主要资助代表中国学术水准、体现中华文化精髓、反映中国学术前沿的学术精品,以外文形式在国外权威出版机构出版并进入国外主流发行传播渠道,旨在发挥国家社科基金的示范引导作用,深化中外学术交流和对话,进一步扩大中国学术的国际影响力,促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中国儿童文学史》是所有入选书目里唯一一本儿童文学书籍。

        两年前蒋风的《中国儿童文学发展史》入选中华学术外译项目时,他一样高兴地打来电话告知好消息。我把消息第一时间告诉好朋友巩晓悦,晓悦是山东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的副研究员,因为热爱儿童文学而报名参加了蒋风的非学历儿童文学研究生。蒋风一直希望巩晓悦组建团队做《中国儿童文学史》的外译工作,2024年新年前夕,她来到金华拜访蒋风,面对面聆听蒋风老师对外译工作的要求和以期达到的效果。

        蒋风一直精简人生,淡泊名利,始终保持一颗童心。他常说,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总要为这个世界添点光彩,有一分热就发一分光,在走到人生终点前应该有半分热也发半分光。从蒋风身上,我看到了生命不息、求索不止的学者风范。他的不懈追求所体现的胆识、所凝聚的成就,尤其他对学术执着的精神财富,对后辈具有永恒的价值。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