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4年01月31日 星期三

    如何在物理主义的框架下思考意识问题

    《 中华读书报 》( 2024年01月31日   10 版)

        《心物一如:物理主义视域中的心—身问题》,王晓阳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23年10月第一版,85.00元

        ■孙宁

        如何在物理主义的框架下说明意识的现象特征,这是晓阳教授在他的新著《心物一如:物理主义视域中的心—身问题》中探讨的核心问题。在心灵哲学的论域中,讨论意识的现象特征一般聚焦于感受质(quale)。感受质是个体在有意识地经历事件的过程中产生的一些独特的、无法被公共观测的主观感受,比如痛感、痒感、色觉等。关于主观经验的特殊感受自然而然地指向一种身心二分的直觉,而物理主义却拒斥这种直觉。这样一来,对物理主义的方案而言,以感受质为代表的“心理残余”就成了最难被解释的异质性要素。用晓阳教授的话来说,“一个物理的系统为何竟然具有现象特征?或许这是身处在科学昌明时代里的我们所遭遇的‘最困难问题’(the hardest problem)了”。毫不迂回地直面这个问题,这体现了晓阳教授作为物理主义者的抱负心和责任感。

        宽泛而言,物理主义者都认为意识的现象特征是一种物理化学(physicochemical)属性或功能性(functional)属性,它们的输入和输出可以被描述为神经冲动(neural impulse)。在本书中,晓阳教授试图阐明,从物理主义的视角理解整个存在域的哲学家不需要惧怕任何看似非物理主义的残余;同时,这种理解在任何意义上都不是对精神活动的窄化和矮化,因而不能被过于仓促地归为“科学主义”。在这些工作中,他不是像当下的一些哲学工作者那样,理所当然地将自己的理论预设作为拒斥异己立场的充分理由,而是展现了一位分析哲学家的准确性和细腻性。比如,在《非主观的心灵》一文中,他并没有简单粗暴地拒斥心灵的主观性特征,而是花了十四页的篇幅论证了关于心灵的私人认识是一种理论虚构,并通过细致辨析“非主观的”与“主体间的”,对自己的立场作出了精确的定位。这让我们看到了他对理论工作的自觉要求。反观当下的哲学活动,这样的高标准是难能可贵的。

        如果我们一定要在物理主义的地形图中给晓阳教授找到一个位置的话,那么他应该更倾向于戴维森(Donald Davidson)式的物理主义,而非金在权(Jaegwon Kim)式的物理主义。戴维森相信每一个心理事件都等同于一个物理事件,但并不存在心理—物理法则可以解释这种等同,而金却认为存在找到这种法则的可能性。

        晓阳教授的思考并没有止步于此。他看到,戴维森的方案最终并没能摆脱“亨普尔两难”(Hempel's Dilemma)。这个两难是指,一方面,因为当下的物理学并不完备,所以不能用它来界定什么是物理的;另一方面,如果物理学指向未来的某种物理学形态,因为我们不清楚这种形态的实质内容,用它来界定什么是物理的一定是模糊而空洞的。从负面的角度来看,这个两难指出了物理主义的困境。但从正面的角度来看,它同时也提示了一种更为健康的物理主义。晓阳教授试图阐明,物理主义遭遇的困境实际上是“物理学主义”(phys⁃ics-ism)的困境。较之于坚持完备性原则的物理学主义,我们可以提出一种更为开放的“物理主义”(physicalism)。他将这种物理主义称为“非还原物理主义”(non-reductive physicalism)。

        晓阳教授在第一编中细致地铺陈了本书的问题域,澄清了论题的结构和层次,随后在第二编中立体地呈现了非还原论物理主义的各个面向,最后在第三编中向我们展现了非还原论物理主义的各种理论效应。从狭义的物理学视角来看,这些效应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背叛”了物理主义的基本立场。这里仅举一例。晓阳教授尝 试 在《自然界没有奇迹吗? ——自然主义与奇迹的兼容论》一文中论证,如果我们从非还原论的路径来理解物理主义,这个框架可以让我们进一步包容“奇迹”。这个论证实际包含了两个步骤:首先,将奇迹以休谟的方式自然主义化,认为奇迹出现的原因不是神,而是某个不可见的行动者,并将奇迹刻画为违反自然律的事件,而非超出自然进程的事件;其次,更为重要的是,取消方法论自然主义的完备性原则,指出科学的认知能力和科学的手段尚不能探究实在的全部领域,至少从演化的视角来看,仍有极大的发展和完善空间。他的最终结论是,对一个坚持本体论自然主义但放弃了方法论自然主义的自然主义者而言,奇迹是可以被接受的。

        这些讨论的实质是什么呢? 用“物理主义”取代“物理学主义”的落脚点又在哪里呢? 晓阳教授告诉我们,“要合理地解释心灵的现象特征,物理主义者就不能够继续在认识论的层面驻足不前,而是应该勇敢地迈向形而上学层面作更深层次的思考。”换言之,认识论的讨论必须最终落脚于本体论。事实上,当一个物理主义者在谈论心理事件“等同于”或“随附于”物理事件时,他已经在本体论的层面展开工作了。当晓阳教授选择“心物一如”作为书名的时候,可能也想表达这样的深意。根据佛家的说法,不二为一,不异为如;由性而言,称为不二,由相而言,称为不异;心物不二,色空不异。回到本书的语境,认识论和本体论的讨论是有机整合在一起的,对“心灵”的探索而言,不涉及本体论的思考都是半途的思考。

        我本人的一个主要研究领域是实用主义,我在晓阳教授的书中看到了很强的实用主义倾向。物理主义的形而上学基础是心物一元论,或者用本书的书名来说,心物一如。实用主义者也拒斥心物二分,并将连续性视为自然的基本原则。现在的问题是,不同的一元论者可以从不同的视角来看待心物的这种“一如”。尽管晓阳教授坚持一种非还原物理主义,但他同时又提出了一个表述物理主义的新方案,并试图阐明,这个方案有望成为还原物理主义和非还原物理主义都能接受的方案。这并不是简单的折衷,而是深刻地看到,看似对立的立场有可能在一个更深的理论层面得到有机的融合。这和实用主义者的运思方式极为相似。

        除此之外,我还在该书中看到的一种更强的实用主义倾向。晓阳教授将还原和非还原的区分理解为封闭和开放的区分。他认为,物理主义者不能封闭在“物理学主义”的框架中,而是应该将“物理主义”理解为一个有待完善的方案。在这个意义上,较之于完备性原则,我们更需要反思的态度、丰富的想象力、足够的责任感,以及向人类的所有经验敞开的意愿。这样的物理主义才是健康的物理主义,这样的物理主义者才是称职的物理主义者。晓阳教授的这部新著已经充分地阐明,这种物理主义即使不能一劳永逸地提供最终答案,至少也是一个非常值得探索的方向。

        (作者系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