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4年01月24日 星期三

    “研究阐释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首批重大成果发布

    本报记者 舒晋瑜 《 中华读书报 》( 2024年01月24日   01 版)

        本报讯(记者 舒晋瑜)1月18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在京组织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阐释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重大成果发布会”。此次发布会是中国社会科学院2024年首场重大成果发布会,也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阐释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工程首批重大成果发布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甄占民出席会议并致辞,科研局局长胡滨主持会议,科研局副局长郭建宏宣布发布成果名单并做简要介绍,发布成果作者代表及研究所代表参加会议。

        本次发布会聚焦“研究阐释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推选出《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突出特性的历史意义与时代价值》等五篇理论文章和学术论文,以及《中古文学文献学(增订版)》等五部著作。这些成果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研究阐释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阶段性“答卷”。

        其中,《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突出特性的历史意义与时代价值》(中共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求是》2023年第18期)从“‘五个突出特性’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准确把握‘五个突出特性’,深刻理解‘第二个结合’的历史必然性”“深刻理解‘五个突出特性’的时代价值,更好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三个方面进行了系统论述。《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指路明灯》(中国历史研究院,《求是》2023年第17期)从三个方面对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进行了理论阐释。文章指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是向全党全国人民发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伟大号召,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行动指南和指路明灯。《深刻理解中华文明突出的统一性》(邢广程,《人民日报》2023年7月31日 09版)围绕中华文明突出的统一性,从向内凝聚的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多元一体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形成两方面论证了统一性的历史表现,提出中华文明突出的统一性对于中华民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主张历史研究工作者应面向未来,不断深化研究,为传承和巩固中华文明突出的统一性贡献学术力量。《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互契合的历史考察》(卜宪群,《光明日报》2023年6月21日11版)从历史维度深刻阐发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第二个结合”的历史卓识和伟大意义,认为“相互契合”科学阐释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内在机理,厚植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底蕴,光大了中华五千多年的历史文脉,是一个高瞻远瞩的历史卓识。《深刻理解“第二个结合”的首创性意义》(张志强,《哲学研究》2023年第8期)指出,“第二个结合”是习近平总书记的首创性论述,“第二个结合”创造了新时代的伟大成果,那就是创立了具有中国文化生命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五部著作中,《中古文学文献学(增订版)》(刘跃进,凤凰出版社,2023年2月出版)是作者1997年出版著作《中古文学文献学》的增订版本,内容详实,考订精微,为学界所推崇。《古代法制资料钩沉(全十册)》(杨一凡[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2年12月出版)为“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成果,包括金文、简牍、碑刻、汉令、隋唐五代钱法、唐格、五代十国及宋元立法等辑佚成果20种。该书是20名学者历时10余年,从数万种古籍中辑佚散见法律资料而成,在多个方面为开拓法史研究破解了法律资料匮乏的难题。《中国历代治理体系研究》(夏春涛[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3年10月出版)以长时段、大历史的学术眼光研究中国历代治理体系,重在揭示“中国历代国家治理体系”的形成原因、发展过程,从而汲取中国历代国家治理的历史经验,为新时代中国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历史借鉴。《区域文明与沟通的意义:成都平原青铜时代的考古学建构》(施劲松,文物出版社,2023年1月出版)聚焦地理空间封闭的成都平原,以青铜器、祭祀遗存与墓葬为两条相互交织的主线索,阐明了考古学能够有效建构一个特定区域的连贯历史。《家国时代的天下之公:古典政治观念的建构》(刘九勇,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2年4月出版)从“政治公共性”的视角为中国古典政治思想提供了一个整体性的解释框架,凝结为“天”和“天下”的理念,从而形成一个古典政治观念的体系。这一观念体系有其内在的演进方向,相关的考察将有助于理解中国传统政治观念的现代转型与发展。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