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 纸 |
杂 志 |
传统文化(10种,按书名音序排列)
《古籍版本十讲》,杨成凯著,中华书局2023年4月第一版,110.00元 杨成凯先生在版本目录学、古籍鉴定和研究等领域造诣精深,广受认可和称道。他的这部遗著分宋刻本、金刻本、元刻本、明刻本、清刻本、活字本、抄本、批校本、丛书、初印和后印十个方面,详解各种古籍版本的鉴赏与收藏,既有大量的实例,也有理论的总结,并形成了有条理、系统性的论述。书中配有160余幅古籍书影,古书之美跃然眼前,也有助于加深我们对作者相关论述的理解。 |
《古人谈读书》,吴尚之编著,团结出版社2023年4月第一版,48.00元 《古人谈读书》选取的是古代先贤关于读书的观点和论述,讲的是读书之道。究其根本,作者在谈读书之道的同时,更是在启发读者从中领悟“修齐治平”之道。阅读此书,不仅仅是知道应该如何读书、治学,更能够懂得修身、处世的道理。《古人谈读书》通过学习古人的读书之道,倡导读者从“浅阅读”走向“深阅读”,真正建立深层次的“文化自信”。 |
《考古笔记:疫中读书记》(全三册),李零著,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2023年9月第一版,239.00元 学者李零在疫情期间阅读了大量考古学史相关图书,这部新作包括《考古研究大历史》《我身边的考古学史》《魂断蓝山》三篇主题笔记。上篇从博物馆写起,涉及“考古”“考古学家”“世界与中国考古学史”等话题,中篇写及中国考古学代表学者夏鼐、苏秉琦、张光直及其学术成就,下篇以一册篇幅写到关于英国考古学家柴尔德五部传记的读后感。这是李零的个人阅读历程梳理,也是他以写作传递给公众的观点和智识。 |
《王葆心文集》,王葆心著,冯天瑜主编,湖北人民出版社2023年6月,2680.00元 方志学研究是王葆心先生的一项突出贡献,在此一领域,可谓古今无出其右者。王氏倾十五载心力,撰“集方志学之大成”的《方志学发微》,1936年书毕,全篇25卷,约五十万言,分取材篇、纂校篇、导源篇、派别篇、反变篇、赓续篇、义例篇等七部分,构筑完备的方志学理论与方法,被称之“旧时代方志遗产的总结,新时代方志革新的萌芽”“方志学界一次革命性的创新”。 |
《寻找缭绫:白居易〈缭绫〉诗与唐代丝绸》,赵丰著,浙江古籍出版社2023年8月第一版,168.00元 白居易《缭绫》诗诱引古代丝绸研究学者赵丰完成了本书。书中各章分别讲述了唐代丝绸分类、织物规格、浙江丝绸的起源与发展等,堪称一部唐代丝绸知识大全。尤值一提的是,赵丰从法门寺地宫出土文物中发现缭绫实物,并按原款式纹样予以复制,让文献里的缭绫“活”了起来。以诗证史,以“地下之新材料”补正“纸上之材料”,并实现工艺复原,这项研究的完成度令人赞叹。 |
《陟彼山河:晋陕黄河左岸的历史与人文》,王子今等著,西北大学出版社2023年8月第一版,148.00元 本书来源于西北大学出版社组织王子今、孙家洲、高从宜、桂维民、李百勤、赵瑞民等专家学者参与的三次考察,专家们足迹所至包括中条山南麓的黄河左岸、汾渭谷地黄河左岸及其腹地、晋陕峡谷黄河左岸。专家们不仅记述了眼前的山川形胜、人文景观和历史遗迹,更有学术性的文史考证,和对中华文明的深邃思考。读书行路,本书向读者示范了一种有“深度”的文化行旅的模式。 |
《中古文学文献学(增订版)》,刘跃进著,凤凰出版社2023年2月第一版,168.00元 本书是作者成名作的增订新版。相较于1997年的初版,增订版篇幅有大幅增加。作者充分考察并吸收近三十年来学界最新研究成果,对于文学脉络的梳理更为详细,引用资料更为丰富,考辨评论更为精当。本书突破了传统文献学著作的书写范围,开创了一种汇集原始文献、从古至今的研究成果、作者个人学术判断的文学文献学新体例,尤其是其中的个人见解,具有突出的学术价值。 |
《中国词话史》(修订本),朱崇才著,江西教育出版社2023年8月第一版,98.00元 本书对中国历代词话作出历史化的阐述,对词话文献具体内容进行介绍、梳理、评点、总结,从而最大限度地接近乃至还原词话历史发展的面貌,以期描述评论其产生、发展、繁荣直至衰落的过程。主要内容包括:晚唐五代词话的开端、北宋词话的成立、北宋苏轼及其门生幕吏、南渡前后词话的繁荣、南宋中后期词话、金元词话、明代词话、清前期词话、近代词话等。 |
《中国老学通史》(五卷),刘固盛主编,福建人民出版社2023年9月第一版, 800.00元 本书以不同历史阶段为单元,全面总结老学历史,深入分析并提炼出不同历史时期老学的理论创建和思想特点,揭示其与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深刻联系,阐明中国老学的思想学术价值和历史地位。全书将老学史的研究上升到中国思想史、哲学史的层面,是一项带有总结性、全面性、原创性、前沿性并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文化传承意义的成果。 |
《中唐古诗的尚奇之风》,葛晓音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23年6月第一版,128.00元 韩愈、孟郊、李贺等诗人构成的“奇险诗派”在唐诗史上具有相当重要性。葛晓音先生通过对孟郊五古的比兴运用、韩愈是否“以文为诗”、李贺诗歌的“求取情状”等十余个专题的研究,对中唐古诗尚奇之风的形成原因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这派诗人的好尚奇险实际上可归因于其复古思想,诗人“补元化”的政治理想和“笔补造化”的创作理想相结合,共同造就了引人注目的奇险诗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