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3年12月20日 星期三

    《中国现代学术编年》:一代学术之大观

    卢荻 《 中华读书报 》( 2023年12月20日   10 版)

        《中国现代学术编年》(12卷),梅新林、俞樟华等撰,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3年8月第一版,3280.00元

        “一代有一代之学术,一代亦有一代之学术史。”一部《中国现代学术编年》让中国现代学术的壮阔景象一览无余。

        从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学术经历了绵绵不断的四十年。《中国现代学术编年》好比树之年轮,逐年记录着中国学术的风云变化。在1919年前后的几年里,五四新文化运动如火如荼,知识分子群体的热情空前高涨,学界一派欣欣向荣之象。而在抗战全面爆发的1937年,人才云集的三所高校清华、北大与南开决定联合南迁,自此改变了全国的学术地理版图。这些学术要事的发生,使得学术史上的某些年份颇显特殊,也让原本只是线性发展的时间有了明显的起落浮沉。对此,《中国现代学术编年》采用了一种较为妥帖的纪事方法:汲取《史记》等中国经典史书的撰写经验,设计出六个互补互释的内容模块,以分层次地介绍各个年份的学术状况。其中,“学术背景”“学术活动”“学术论文”“学术著作”“学者生卒”五个模块用来客观、详细地梳理史实,“学术评述”则是对当年学术动态的总结性交代。通过这种方法,不仅每一年的学术状况,相邻年份之间学术状况的异同也清晰可辨。

        诚然,我们可以按照阅读编年史的一般经验,把“年”当作阅读《中国现代学术编年》的主要线索。不过如果仅仅止步于“年”,那就太局限了。因为撰者们作为富有创见的文史学家,在此基础上前进了一步:将中规中矩的纪“年”上升为更加灵活的纪“代”。正如他们所说,“每个时代都有对学术理念、路向、范式的不同理解,都需要对特定时代的主要学术论题作出新的回答”。

        想必细心的读者已经发现,《中国现代学术编年》指称的“中国现代”有四十年,不同于当前通行的“现代三十年(1919—1949)”之说。为何如此呢? 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代”。单就学术发展史而言,相比1919年,1911年更具划时代意义。譬如,在1911年,梁启超作了《学与术》一文,对传统“学术”进行了融通中西的新阐释;王国维的《国学丛刊·序》更是强调了“学术”的现代性和世界性。这两件事至今影响深远。经过现代四十年,中国学术基本完成了从古代向当代、从民族到世界的转型,实现了化茧成蝶般的蜕变。

        在《中国现代学术编年》里,“代”不是绝对的、单一的时间单位,它还可以更微观。毕竟现代学术的浩浩四十年并不遵循机械的进化论,不会匀速向前,而是具有一定的阶段性。战乱时期,大批知识分子投笔从戎,学术在现实面前必然有所让步。和平年代,百业昌盛,学术也会随之繁茂生长。《中国现代学术编年》因时制宜,将现代学术四十年划分为长短不一的四“代”,即1911—1927年、1927—1937年、1937—1946年和1946—1949年。四者分别对应于全书的第一至三卷、第四至七卷、第八至十卷和最后两卷。

        史家不同于民间演说家,更不同于一般历史爱好者。《中国现代学术编年》令读者愈发相信,史家绝不会单靠搬运史料或简单地转录史实来立足,尽管在浮躁的年代,能用心搬运、转录已属难得。《中国现代学术编年》的撰者,包括资深学者梅新林、俞樟华等,在文史研究领域深耕多年。他们所做的是为现代学术“织网”,因为学术从来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与社会历史的方方面面紧密联系着。这张网伴随他们的学术生涯,编织了数十年之久,见证了他们在学问与智慧上的不断进益。如今看来,这般细密的网,若无数十年的功夫,大概也没有织成的可能吧。

        就在不久前,2023年中国科学院与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结果出炉,备受各界关注。回望1948年,当时的学术研究最高机关——中央研究院选定了首届院士并向社会公布,那更是轰动一时的学术要闻。关于此事,互联网可以给予我们某些零散的、准确度未知的信息,比如首届院士名单、评选单位以及评选过程等。至于更多细节,怕就无从得悉了。举些例子来说,各位院士的入选缘由,以及入选前后的学术活动;院士的实际奖励情况与其后续影响;院士评选规则的制定及其现实根据;评选一事背后的文化、政治和经济渊源;当时学界与外部社会的反应;还有后世对该届评选的不同描绘和评价,等等。或许正是互联网的这种缺失,凸显了《中国现代学术编年》的价值。这套书载录的史实丰富、可靠,而且更重要的是,它将许多未经整理的历史琐细理顺并有机地汇合起来,尽可能还原所述事件的全貌。扩而言之,不单是学术事件,《中国现代学术编年》对重要学术人物、现象和趋势的呈现同样如此。这或也可以解释,全书的体量为何达到1800万字。

        《中国现代学术编年》出版的时候,被描述为“全面反映中国现代学术发展演变历程与成果的集大成之作”,“兼具研究与检索双重功能的大型工具书”。这无疑是很高的定位。《中国现代学术编年》让我们看到了当代学者的警惕和自持。无论是前述六个模块,还是长达七万字的《总序》,都在表明,他们为追求全书的准确性与深广性作了巨大的努力。暂且不论其他领域,单就中国学术史的撰写而言,《中国现代学术编年》连同该书撰者们此前完成的《中国学术编年(先秦卷至清代卷)》,可谓树立了一个典范。

        学问永无止境。《中国现代学术编年》是终点,也是起点。如何展示中国学术波澜壮阔的演进过程? 如何让中国读者、世界读者了解中国学术的前世今生? 这仍需当下学人继续探索。

        (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