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3年12月06日 星期三

    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

    ——文明互鉴的“北京论坛模式”

    翟崑 《 中华读书报 》( 2023年12月06日   18 版)

        图片:北京论坛

        《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北京论坛二十周年精华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23年10月

        2023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面向世界首次提出全球文明倡议,引发国内外广泛关注。习近平总书记用四个“共同倡导”对全球文明倡议的主要内容进行概括,即共同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共同倡导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共同倡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共同倡导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

        北京论坛所坚持的推进全球文明互鉴的“北京论坛模式”正是这样做的。这一模式可概括为三张名片,即北京大学引领全球大学交流合作网络构建的“国际学术名片”、北京市引领国际化都市建设的“城市文化软实力名片”,以及中国引领全球文明倡议的“文明互鉴名片”。

        第一,北京大学以北京论坛为平台,构建起一个高等教育国际交流合作网络,汇聚世界各地高校代表,推动了全球范围内的跨国、跨学科的交流与合作,引领了高等教育的发展,也为解决全球性问题提供了多元的视角。这张“名片”体现了北京大学在推动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互动结合、引领全球大学交流合作网络构建方面的学术影响力。

        第二,北京市多年来大力支持北京论坛的举办,北京论坛也致力于探讨与城市发展相关的议题,汇聚全球智慧为首都建设提供智力支持。这张“名片”展现了北京市在世界文明交流互鉴中的重要地位和开放包容的文化魅力。

        第三,北京论坛坚持开放包容、推动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理念,与全球文明倡议的核心精神高度契合。北京论坛以开放的学术胸怀,聚集全球智慧,传播共同价值,成为中国推动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平台。这张“名片”彰显了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担当与作为。

        北京论坛“三张名片”的协同效应,展现了中国在推动世界文明进步方面的积极作为与独特魅力,为中国提供了一个在全球舞台上阐释自身理念、贡献共同福祉的重要窗口。

        北京大学引领全球大学交流合作网络构建的“国际学术名片”

        北京论坛沿袭并创新了北大学以致用的传统。北京大学作为北京论坛的扎根之地,与论坛相辅相成、共同发展。北京大学凭借丰厚的学术底蕴、悠久的发展历史、良好的国际声誉和赤诚的天下情怀,使北京论坛在燕园这片沃土扎根深植,与北京论坛坚守的“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宗旨相得益彰,相互促进。北大是中国近现代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始终与中华民族共命运、与时代同进步。五四运动发源于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也通过北大校园传播到中国大地。李大钊关于青春的思想反映了北大以文明化育天下的特点。1916年,27岁的李大钊写下《青春》:“吾愿吾亲爱之青年,生于青春死于青春,生于少年死于少年也……进前而勿顾后,背黑暗而向光明,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李大钊用青春将人与宇宙、世界文明与人类幸福连接在一起。

        2004年8月23日到25日,首届北京论坛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即以前瞻眼光和敏锐的问题意识率先提出“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的主题,此后成为北京论坛的永久主题与终极目标。首届北京论坛发布的宣言宣示了论坛的创办宗旨与目标:“尽管历史上有过许许多多冲突和战争,但文化在友好的氛围中交流,文明在和平的环境中交汇,这些始终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源泉和根本保证。”20年来,北京论坛已成为北大学者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主场,为北大学者提供了设置国际议题、发表权威观点、把握学术话语权的平台,提高了北大的国际学术影响力。值得一提的是,韩国崔钟贤学术院是北京大学的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对北京论坛的创办和多年来的顺利举办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韩国崔钟贤学术院的长期投入,为论坛的顺利启动和有序运营提供了坚实保障。

        北京论坛创建了跨学科的全球大学交流合作网络。自2005年开始,北京论坛设置了大学校长圆桌会议和教育分论坛,为海内外高校提供平等交流的平台,使来自不同地域、不同类型和不同规模的大学能够分享彼此的经验和智慧,共同应对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推动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创新,履行在全球治理中的责任。迄今,北京论坛吸引了300多位国内外知名大学校长的参与。《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北京论坛二十周年精华集》一书“大学的责任”部分,呈现了来自东京大学、牛津大学、洛杉矶加州大学和剑桥大学四位校长的主旨报告发言。时任东京大学校长小宫山宏作主旨报告时强调:“在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时,我们应该牢记一个关键词——文化多样性。”针对文明的和谐发展问题,他提出大学应发挥知识结构化、通过知识创新驱动社会变革、充当社会实验基地和保持文化多样性四种作用,即通过知识的整合应用来解决复杂的全球问题,与社会各界合作进行知识创新,将校园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实验基地,并在全球化过程中保持文化多样性。时任剑桥大学校长杜思齐则在主旨报告中强调,面对全球性的挑战,“我们需要背景、观点和专业知识的多样性,而这些只能通过平等的、开放的伙伴关系来实现”。

        2018年是北京大学建校120周年,当年的北京论坛以“变与不变:120年来全球大学与世界文明”为主题,邀请世界各地的知名大学校长和学者百余人,共同探讨全球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大学之间的合作交流。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在开幕式上指出,北京论坛对深入探讨大学的改革发展、促进国际交流合作具有重要意义。该次论坛邀请了44个国家和地区的261所高校代表参与,从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从欧美到亚非,从国立传统强校到私立新兴高校,北京论坛作为全球大学交流合作网络平台的重要意义得到了与会校长的肯定和赞扬。莫斯科大学校长维克多·萨多夫尼奇表示,北京大学在中俄教育交流历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期待北京大学为世界高等教育交流与发展作出新的贡献。各位校长展示了对高等教育变化的体会和思考,提出了开放办学、注重协作等理念。

        北京论坛促进了以人文、社会科学连接的跨学科探索。首届论坛通过的宣言强调了人文、社会科学的学问、成果和学者对于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性。北京论坛将人文、社会科学的各个学科领域纳入讨论范围,特别是对教育、历史、哲学、国际关系等重要学科领域给予高度重视。在此基础上,北京论坛通过不断演进的跨学科方式探讨不同环境下的“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北京大学以其广泛的学科领域和学术实力,为论坛提供了丰富的议题和学术资源,也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正如前牛津大学校长科林·卢卡斯在主旨报告中指出的,当我们遭遇现代性困境时,我们应该寻求大学的引导。他强调,大学应通过理性的判断和证据,对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给出相对中立和非价值判断的解释,以此引导社会处理现代与传统之间的关系,实现文明的和谐发展。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校长毕杰恩也在主旨报告中提出,大学需要合作,利用知识创新来解决全球性问题。北京论坛还逐步纳入理工、医学等领域内与人类文明和发展相关的重大问题。2022年的北京论坛以“共创人类文明的未来:信任、对话与合作”为主题,下设的分论坛涵盖了多个领域和学科。这种跨国、跨组织的交流促进了不同学科之间的对话和合作,为应对全球性挑战提供了多元化的视角和解决方案。北京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讲席教授朱松纯在同年的论坛主旨报告中探讨了人工智能的发展可能会对人类文明产生何种影响,呼吁世界范围内人文、社会科学、医学、工科等各个领域的学者共同探讨人机共存的智能时代下人类将面临的各种新课题。

        北京市引领国际化都市建设的“城市文化软实力名片”

        北京论坛厚植于北京市的国际文化底蕴,体现了北京市的文化承载力、文化吸引力、文化包容力、文化创新力。论坛以北京市的国际化发展为依托,充分发挥北京市对外文化交流的窗口作用,促进了北京市的城市发展和国际形象塑造。北京市作为中国的政治、文化、国际交往和科技创新中心,拥有深厚的学术底蕴和优秀的人才资源,为论坛提供了广泛支持和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北京市的支持、北京大学的学术力量和燕园的人文氛围,以及城市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现代化形象,助力北京论坛形成了强大的国际影响力和极高的学术价值。20年来,众多北京市党政领导同志都曾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致辞,体现了北京市对论坛的高度关注与大力支持。时任北京市副市长赵凤桐在2008年的论坛上表示,北京论坛倡导“文明产生力量、和谐带来兴旺”的文化理念……影响日益扩大,声望逐渐升高,社会作用日益显现,既促进了海内外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交流对话与合作,又提升了北京学术交流的水平和品位,还为北京城市文化建设与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时任北京市委常委、教育工委书记夏林茂在2022年论坛致辞中指出,北京市已成为世界各国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窗口,依托北京的文化底蕴,论坛发挥着促进文化交流的桥梁作用,推动了中外文明的对话与合作,体现了北京开放的胸怀和国际化的愿景。他期待,依托北京论坛的对话平台,各国学者能不断增进彼此的了解和友谊,共同为世界发展和人类未来贡献智慧。

        时任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致第十一届北京论坛的贺信中表示,经过10年努力,论坛已成为具有影响的中外学术交流平台,希望与会代表通过回顾传统、分享现实、共展未来,碰撞出更多促进不同文明交融互鉴的思想火花。

        北京论坛为首都建设提供智力支持。论坛每年都会设立与北京市城市发展和建设密切相关的议题并积极建言献策,促进了北京市的对外开放和国际化大都市建设,推动了首都教育、科技、文化事业的发展。北京论坛对构建和谐的城乡关系、和谐社会与治理机制、人口与区域发展、健康安全与保障、环境、气候、能源、人类遗产、全球时代的城市价值、治理和可持续发展等议题都进行了深入研讨。这些议题涵盖了城市发展和建设中的关键问题,为首都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和政策参考。例如,2006年北京论坛设立了“全球传播、媒介与创意产业”分论坛,探讨了创意产业作为知识经济核心支柱的重要性,并反映了一些变革的内涵。2008年设立了“奥林匹克精神与世界和谐”分论坛,为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三大理念注入了更加深刻的文化内涵与人文精神,充分展示了北京独特的人文魅力和文化底蕴。2010年设立了以“构建和谐的世界城市”为主题的分论坛,邀请了全球城市和区域发展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和管理者,从和谐的角度探讨了世界城市的发展,并从国际分工与国际关系的调整、人与环境关系的调整等视角提出了新途径、新方法和新模式。此后,论坛还涉及如下议题:城市转型、世界城市精神传承、城镇化、大都市圈的和谐发展与共同繁荣、面向新型城镇化的社会—生态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化——国际经验和中国道路、世界文明中的巨型城市与区域协同发展、生态安全与生态城市等。这些议题广泛且具有前瞻性,为首都的发展,也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北京样本,提供了丰富的学术意见和政策参考。

        北京论坛塑造了北京国际化大都市的形象。从国际传播的角度看,论坛在塑造北京市国际化大都市形象方面,形成了“全球智慧汇聚北京,北京思想传播全球”的模式。从时间维度看,北京论坛成长的20年,也是北京迅速成长为全方位国际化大都市的20年。论坛为北京市国际文化中心建设提供了主场平台,夯实了现代北京建设的全球文明基底。从空间维度看,北京论坛汇集了全球智慧,而全球智慧又由北京发出。以北京为节点,以全球大学平台为连接,论坛将北京嵌入全球文明互鉴的网络,并成为全球文明互鉴的高地之一。这一方面强化了北京市建设中国国际化大都市的特色,另一方面也强化了北京市作为全球公共知识产品的角色。当有些国家以霸权的形式推行其价值观的时候,当传统西方工业文明发展导致生态危机的时候,当有些国家过度强调物质、商业和市场利益的时候,国际社会更需要中国提供能够解决这些问题的新的公共知识产品。北京论坛以长期主义精神,倡导平等、互鉴、对话、包容,这有利于世界不同文化的国家、地区、群体摒弃文化偏见,在文化多样性的基础上促进全人类的和谐共生、共同发展和持续繁荣。本书“文明的对话”和“共同的挑战”两部分,聚焦平等对话、全球协作的主题,选取了12篇知名学者在北京论坛开幕式上的主旨发言。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汤一介提出,不同文明之间应当相互尊重、平等对话,以推动文明之间的交流与发展。他在批判性地分析塞缪尔·亨廷顿“文明冲突论”的基础上,倡导“文明共存论”,并分析了儒家的“和而不同”思想和道家的“无为”思想对实现文明共存的积极意义。北京大学的袁行霈、楼宇烈和叶朗等教授也在主旨报告中从中华文化的视角出发,介绍了中华文化所蕴含的对实现世界和谐发展、平等协作具有重要价值的思想和价值观。例如,袁行霈教授从中华文明的历史经验出发,提出文明发展的五点启示:选择和平、和谐,选择包容,选择开明,选择革新,选择开放,并指出这对当今世界文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不同文明只有在平等开放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对话和交流。不同文明应互相尊重、和谐共存、寻求沟通,以实现共同发展。

        中国引领全球文明倡议的“文明互鉴名片”

        全球文明倡议立足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推动破解人类共同面临的各种挑战,彰显了新时代中国对人类前途命运的深入思考与责任担当。北京论坛秉承“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的核心理念,与全球文明倡议的精神高度契合。

        北京论坛形成了文明互鉴的模式。国务院原副总理钱其琛在首届论坛上的主旨报告中提出:“进入21世纪,人类社会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国与国之间相互交往不断增加,相互依存日益加深。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实现各国的和谐相处,通过国际合作,有效应对各种新的问题和挑战,实现共同发展与繁荣的目标,成为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新课题。”

        每届论坛在“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总主题下,都有一个具体主题,论坛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构筑北京论坛的学术基底(2004-2008)。前五届论坛均围绕共同主题,探讨了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的关系、东西方文明、文明方式、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同等宏大命题,为论坛构筑了坚实的学术基底。

        第二个阶段: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的文明解困之道(2009-2011)。在2008年爆发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接下来的几届论坛主要围绕文明互鉴对于应对危机和变化的作用展开探索。

        第三个阶段:人类命运共同体视角下的文明互鉴(2012-2016)。2012年党的十八大召开,首次提出“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中国迈入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接下来的几届论坛多聚焦于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等展开,为走出去战略、“一带一路”倡议等提供理论和政策建议。

        第四个阶段: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文明与繁荣的反思与应对(2017-2022)。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尤其是中美关系面临严峻考验,世界又遭遇新冠全球大流行、俄乌冲突等严重冲击,给“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这一主题带来巨大挑战并推动形成深刻反思。北京大学教授钱乘旦指出了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呼吁重建价值体系,重新确立人类共同的道德和精神支柱。他强调:“人类的文明从来就是百花齐放的,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

        北京大学教授王缉思分析了当代世界政治的发展趋势,提出四点看法:一是经济全球化带来了非传统安全问题和发展不平衡等负面影响,二是各种宗教势力和民族主义正在复苏,三是世界的权力中心、财富中心和发展驱动力正在发生转移,四是国际规则和秩序正在经历重大变革。在这样的国际政治背景下,“中国将扮演一个更为活跃的角色,即维护现存的合理秩序和国际准则,改革不完善、不合理的旧规则,倡导并参与制定新的规则”。

        北京论坛的实践与全球文明倡议的四个“共同倡导”完全契合。第一,论坛体现了“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论坛作为一个开放、包容的学术平台,强调文明交流互鉴的多样性。学者们不仅关注东西方文明的对话,还特别关注不同地区文明的交流,如论坛曾设立“伊斯兰与儒家文明的对话”分论坛。论坛鼓励学者们在对话中展示自己国家和民族的独特文明,彰显各自文化的价值。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马蒂亚·森曾以“我们的全球文明”为题在论坛上发表主旨演讲,批判了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

        第二,北京论坛体现了“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北京论坛的学术对话着眼于全球共同价值,探讨各国人民共通的理想和价值观。论坛曾多次举办“中美核心价值对话”分论坛,旨在寻求共同价值的最大公约数。这种对话不是为了将某种价值观强加于人,而是通过交流和借鉴各自的经验,直接、广泛、持久地传播“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等全人类共同价值。

        第三,北京论坛体现了“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全球文明倡议鼓励“充分挖掘各国历史文化的时代价值,推动各国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论坛通过对历史、人类学、社会学等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研究,强调文明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性。论坛还特别注重中华文明的价值传承,强调在继承中发扬、在创新中发展本国的传统文化,使古老文明在新时代焕发生机与活力。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楼宇烈阐述了中国文化中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他着重阐释了中国文化强调自我完善、礼仪规范,重视“和”“仁”等理念。中国文化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强调人的主体性并使人警惕不要成为物欲的奴隶。

        第四,论坛体现了“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全球文明倡议强调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是实现文明共通与共赢的关键。论坛致力于构建全球文明对话合作网络,通过加强人文交流合作,推动文明交流互鉴。论坛的多元性使得各国学者可以平等交流,兼收并蓄,实现共同进步。本书“变化的世界”部分,选取了七篇来自政治/国际政治、经济、自然科学等多个领域的主旨报告,围绕世界变化趋势和全球文明合作的主题,提供了多样的视角和思想。北京大学教授林毅夫的主旨报告围绕“一带一路”等中国的对外开放倡议与举措展开,他认为这些倡议与举措不仅有利于中国自身的发展,也将促进世界各国的共同发展与繁荣。

        北京论坛推动青年文明共同体的建设,特别关注学术新生力量的培养和发展。自2010年起,论坛开始设立“青年学生论坛”,并发表了《北京论坛青年学生宣言》。“青年学生论坛”采用向全世界青年发表倡议的形式,切合“我们是世界的青年”这一主题。倡议内容从自身行动出发,拓展到日常生活及对他人的影响,如从倡议校园内的环保行动,推及走出校园、服务社会,乃至不同文明的融合,并上升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最后号召青年们树立“世界公民”意识。这是全球优秀青年学生代表交流、讨论的结晶,体现了这一代青年对于社会发展勇于担当的态度和决心。北大学生邀请来自全球知名大学的学生广泛讨论了“世界青年”“文化传承”“全球治理与全球变革”“生物多样性保护”“全球化的未来”等议题。

        在此精神影响下,北大的青年活动向两个方面延伸。一个是向外,即建立与外部世界的联系。2018年,北京大学研究生会与北京大学全球互联互通研究中心组织有关人士在北大建校120周年之际推出了《“一带一路”青年命运共同体》一书,该书总结了北大青年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知—行—创”模式。一个是向内,即让全球青年了解中国。北京大学的学生发起并筹办了北京论坛每年的旗舰活动“全球青年中国论坛”,致力于为全球顶尖高校的广大优秀青年学子提供交流中国问题的平台。

        在各国前途命运紧密相连的今天,不同文明包容共存、交流互鉴,在推动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繁荣世界文明百花园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北京论坛以推进文明对话与交流互鉴为己任,立足不同文明包容共存、交流互鉴的理念,坚信在推动人类社会现代化与繁荣世界文明的进程中,文明的彼此包容、共同价值的相互弘扬、文明的传承和创新发展以及国际人文交流合作的日益紧密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北京论坛也成为中国引领全球文明倡议的文明互鉴名片。

        (本文作者为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