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3年11月29日 星期三

    文学是精神的故乡 故乡是生长的文学

    五位茅盾文学奖作家浙江畅谈故乡与写作

    《 中华读书报 》( 2023年11月29日   01 版)

        本报讯(记者 舒晋瑜)“2023中国文学盛典·茅盾文学奖之夜”闭幕次日,五位获奖作家杨志军、乔叶、刘亮程、孙甘露、东西参加“明体达用 体用贯通:茅奖作家对话浙江青年作家”活动,和在场青年作家分享了各自的人生经验与创作体会,从不同角度谈到故乡对于写作者的影响。浙江省作协主席艾伟表示,是文学生生不息的力量、文学绵延不断的薪火,把大家聚在一起,希望浙江的青年作家们近距离感受茅奖作家风采、聆听他们的创作经验,希望年轻作家能树立高远的创作志向,勇于突破自我、攀登高峰,创作出更多优秀的长篇小说。

        “如果说文学是精神的故乡,那么故乡是生长的文学。”乔叶结合获奖作品《宝水》,认为写作还是应该回到自己的故乡,故乡是最恒定、最深沉的,对作家来说是最能反复挖掘的文学资源。“我老家农村没有浙江发达,但因为我了解,人情世故很清晰,所以即使是在变化中,那么我也知道它‘藏’的部分在哪儿。”乔叶说,她特别依赖生活现场,现场确实有特别强大的力量;很多想当然的东西,到生活现场去就会被改变;很多在书房里想不清的,到生活现场去自然会渐渐清晰。

        十年前,刘亮程离开城市搬到菜籽沟村的木垒书院。“这十年我就在一棵树下,很少离开。那棵树上有鸟叫,我在那棵树下能清晰看到时光流逝,能感觉到秋天正来到杨树上,在秋风中杨树的叶子哗哗作响,一片一片落在地上,一地金黄。当叶子全部落光,一个叫秋天的季节正完整地来到北方,来到辽阔的土地上。”刘亮程说,一个作家不管在什么地方,只要安静下来,只要用心去感受、去倾听,他都会听到这个世界所有的声音。作家要学会倾听,学会感受。他认为,一个地方的历史,变成写作者的心灵往事后,才会与写作发生关联,《本巴》便是如此。

        作家杨志军的故乡在青藏高原,生活在青岛,因此常被人羡慕:这种辽阔的空间给作家提供了一种新的写作思路或写作空间。实际上,杨志军很佩服有些生活在某一处的作家,他们对故乡有比较精细、深刻的认知和反映,用一朵浪花说明整个世界,用一件事情说明所有事情。每一部文学作品,都是由读者和作者来共同审视微观的生活和故乡。对于写作者来说,其实都在营造一个三角。三角内角的和等于一条直线。作家们在一个金字塔的状态里营造事业,但最终还是要打开,变成一条地平线。

        “跟唱歌一样,一是要找到你特殊的声音,二是用你的声音来处理这首歌曲,并找到正确处理它的方法。”作家孙甘露以唱歌作比,表达写作就是不断地趋近、接近相对准确的部分,这是一个漫长而辛苦的过程。孙甘露认为,前人的经验非常重要,但每一个作者,根本还是要从自身挖掘出属于个人的部分。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生活,每一代人也都有自己的代言人。每一代人的生活、感受世界的方式、表达方式,肯定跟过往不一样。真正成为有独创性作家的人,应该从个人的经历、经验中,从个人的特质中挖掘独属于个人的声音。这对年轻作家来讲是根本性的。

        “不一定说,我们有一个非常温暖的故乡就能写出伟大的作品。”作家东西说,写作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还包括历练,以及命运对心灵的撞击。有的小说年轻的时候可以写,有的小说是到了一定年龄才能写,比如《回响》。东西提到,凡是有故乡的作家,往往都会被贴上故乡的标签。但恰恰是故乡的缺点成就了作家。东西曾在《故乡的伤害成就作家》中表达故乡并非今天我们坐在咖啡馆里想象的那么单纯:她温暖过作家,也伤害过作家。似乎,她伤害得越深,作家们的成绩就越突出。由此,东西的结论是:不可否认,故乡一直在塑造作家,但作家也反过来塑造故乡。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