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韩晓东)第十二届中国古文献与传统文化学术研讨会日前在京召开。会议由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古籍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与香港理工大学中国历史及文化学系联合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耿向东书记、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卜宪群所长、香港理工大学中国历史及文化学系朱鸿林教授并三方学者及厦门大学、兰州大学、安徽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金陵科技学院、(台湾)“中央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澳门城市大学、天津图书馆、中华书局古联数字传媒科技有限公司等40余位专家学者,围绕“古代经典与儒学研究”“文献史料与文明交流”“文献类别与古籍整理”“文本结构与史事考证”“文献载体与类书研究”等议题展开研讨。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中国近代文化史研究所张昭军教授在主旨发言中提出,近代新学兴起之前,中国拥有自己的学术传统、独立的学术体系和独特的理论方法,中国学术史与中国文化传统有着较高的契合度。以中国学术史为路径研究中国文化史,在提高中国文化史的主体性和民族性方面能够发挥重要作用。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副研究员谢辉以南宋杨万里易学名著《诚斋易传》为中心,通过论述其存世的六个明代后期刻本的情况,及其与宋元本和清代诸本的关系,论证了明嘉靖朝至明末这一时期刊刻宋儒著作风气的盛行及其重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