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3年09月27日 星期三

    高适《燕歌行》,既悲且壮的大唐军歌

    《 中华读书报 》( 2023年09月27日   12 版)

        边塞诗在盛唐成为一个专门的题材,这是唐代特有的现象。边塞诗包括边塞战争与边塞风光,都与“拓边”有关。

        唐以后,如宋代,也有边塞题材的诗文,但抒情点更多落笔于守边、卫边、哭边,也就是悲悼失地,期望收复失地,守住一份家业就算是大幸了,不再有拓边的豪迈。

        盛唐是中国有实力的时代。

        唐太宗、唐高宗在位期间屡次开疆拓土,唐朝成为一个国境辽阔的国家。到了唐玄宗开元年间,在大明宫屋顶上浮现的已是“盛唐气象”:有世界领先的政治框架,如相互支撑,又相互制约的三省(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制度;漕运畅通,经济发达;有一定的阶层流动通道,民心向上;军事强大,威震四海,无须修“碉堡”,边将即长城,外族不敢犯,各国皆上供。

        国力的强盛大多会培养拓边的冲动,这种的时代,会诞生英雄,也会诞生战士。

        遥想当年唐代军人的自尊和威风,以及整个社会,特别是文人、外交官分享大唐荣光的昂扬心态,有些故事可以说是只有唐代才能产生的传奇。

        外交官力战不按常理出牌的中天竺

        中印两国之间横亘着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中间是强大的吐蕃领地,中印两国很难来往。后来,唐王朝在西域的影响逐步扩大,丝绸之路重新开通,诸多小国前来大唐朝拜,诗人王维曾经在《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中描写过这种万邦来朝的宏大场面:“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当时的印度分为许多王国,这些王国各自为政,其中不少王国与唐朝有过经贸来往和外交往来。

        唐贞观二十一年(647年),唐朝以职业外交官王玄策为正使、蒋师仁为副使,率领一行护卫三十人出使天竺(今印度)。访问十分成功,会谈十分友好,咖喱饭与葡萄酒共进,瑜伽师与歌舞伎互动,天竺各国派出使者带着财物来,准备与王玄策一起到唐朝朝贡兼讨赏。

        中天竺有个小邦国,这时候国王正好去世,国中大乱,大臣那伏帝阿罗那顺搞了个军事政变,借机篡位。

        这个不按常理出牌的军政府头脑,竟派遣军队伏击王玄策等人。跟随王玄策的三十个卫护与敌人交战,寡不敌众,或死或被俘,中天竺军队还把各个国家准备贡献给唐王朝的财物全部抢走。

        王玄策乱中逃离,心中愤愤不平。待回国搬救兵,路途长,时间久,还给祖国添麻烦。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就近解决,先斩后奏。由此可以想象大唐外交使者的自信和才略。

        于是,王玄策和蒋师仁就来到吐蕃借兵,在此之前,已经有文成公主在吐蕃担任和亲大使,举止亲民,赢得了人民的爱戴、赞普的欢心。于是,吐蕃就借给王玄策一千二百吐蕃精兵。

        王玄策掂量了一下,担心兵力还不够,又跑到泥婆罗(今天的尼泊尔)借得七千骑兵。有了这八千兵马,王玄策与蒋师仁率军直奔中天竺,与对方军队作战三天,攻破城池,斩首三千余级,敌人惊慌奔逃,落水溺死的超过战死的。

        阿罗那顺乘乱逃走,收拢散兵再次交战。这一次,蒋师仁率队斩敌数以千计,并擒获阿罗那顺。当时的唐王朝实力强大,《新唐书》只用四个字来记录这次战争:“击之,大溃。”

        但中天竺内阁也有一批犟头杠精女魔头,阿罗那顺的妻子又招集余部负隅抵抗,蒋师仁再次率军击败他们,一举俘获王子、嫔妃及各色人等一万二千人,还收获牲畜三万头。

        这一下闹大了,中天竺各地闻风丧胆,五百八十座城邑闻风而降。边上的东天竺闻讯非常惊恐,担心神明威武的唐朝使者又顺路灭了东天竺,于是主动送来牛马三万头,还送来了弓、刀、璎珞等宝贝。贞观二十二年五月,王玄策把俘获的阿罗那顺等一众男女一万二千人、牛马二万余头送到长安。

        如此虽远必诛的现实版故事,在如日中天的大唐却没有被排进年度英雄榜,因为与其他唐朝将领指挥的战争大捷相比,王玄策取得的胜利并不出众。当然,唐太宗还是肯定了这两个外交官为国扬威的尚武精神,封王玄策为朝散大夫,从五品下。

        这么一种盛况,可以想见盛唐时代青年人对立功边塞的向往。

        “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

        高适就生活在这么一个有内在拓边冲动的时代,他自己有文才,也有英雄气概,所以成了边塞诗的代表作家。

        高适本是官家子弟,无奈父亲早逝,也没有留下什么积蓄,高适自幼便过着贫困潦倒的生活。高适年轻的时候做过长安漂,和所有的年轻人一样,梦想做唐代的流行歌词大王。但后来发现,这条路不太靠谱,靠写流行歌词来养家糊口,唐宋两代,可能也就北宋柳三变(柳永)一人。

        想通了这一点,高适就毅然决然放下春风词笔,要走仕途。天宝八年(749年),高适四十五岁进士及第,还不算太晚,但所授官职却不怎么样——封丘县尉,掌治安捕盗之事,还要负责“割断追催,收率课调”。都是与刺儿头打交道的事,特别是催租收债这样的活儿,见过长安顶级歌姬的文人每天绑人催租,感觉很不好,他实在干不下去就辞了。

        唐玄宗时期改“府兵制”为“募兵制”,也给很多文人提供了另一条出路,文人掀起了从军热。走这条路的时候,高适已经不年轻了(大约五十岁),好在他遇到了命中的贵人,千里迢迢跑到凉州,他加入了名将哥舒翰的幕府。哥舒翰和高适有着相似的人生境遇,对高适的雄心抱负也十分赏识,得到重用的高适终于找到人生方向:现在,他可以在边塞城楼喝一杯了:“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

        高适在从军以前已经非常关心边塞战事,也曾经亲自到边塞游历,了解边地生活,他看到了军伍中的黑暗,知道当官的贪,也懂得当兵的痛。他的边塞诗,很正能量,也很务实,歌颂了为国守边的英雄主义精神,也批判了军中的腐败现象,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精神。

        高适的《燕歌行》这首诗既有赞颂,也有讽喻,看似有很多话要说。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燕歌行》采用的是乐府旧题,但写的是现实生活、当下光景,这已经开了中唐流行的新乐府的先声:“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燕歌行》还有对时政的批判意识,这对于新乐府批判时事的精神也有前导作用。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自唐开元十八年(730年)至二十二年(734年)十二月,契丹多次侵犯唐朝边境。幽州军政一把手——节度使张守珪经略边事,初有战功。

        但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张守珪让平卢讨击使安禄山出讨奚、契丹,“禄山恃勇轻进,为虏所败”,可见,安禄山开始时也就是行伍中的一个混混。

        开元二十六年(738年),张守珪属下将领又是轻敌冒进,出兵攻奚、契丹,先胜后败,“守珪隐其败状,而妄奏克获之功”。高适从密友处得知内幕消息后,对张守珪这种谎报军情、作弊邀功的行径很愤怒,因此作诗讽刺。

        《燕歌行》可分四段。开头八句为第一段,写雄师出征,第二段八句写边塞血战,第三段八句写大战带给战士及家属(少妇)的身心创伤,末段四句歌颂英雄主义并对战士以身殉国的精神表达了最高的赞美。全诗笔力矫健,气氛悲壮淋漓。

        这首诗思想深刻,既有赞颂,也有讽喻,作者有很多话要说。这首诗最鲜明的主题是对戍边战士为国献身的颂扬,自始至终充满了对前线军人的同情与礼赞。特别是全诗的结尾部分,沉重而悲壮,激昂又苍凉:“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士兵们与敌人短兵相接,浴血奋战,战争残酷而胶着,战士视死如归,这是何等勇敢,又是何等正气昂扬,岂是为了个人的功勋而战!

        他们是守护边境的勇士,是为国而战的英雄,是那个时代最牛的军人。军人的热血成就了边境的完整与安宁:“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那个遍地英雄下夕烟的边塞,留下了让人永远憧憬的英雄主义群像。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这一段,一句征夫,一句思妇,错综相对,写相望难相见的生死之悲、离别之苦,悲情逐步加深。城南少妇,日夜悲啼,肝肠欲断。战士殒身战场,一了百了,但留给少妇的将是无尽的创伤,无尽的流泪的夜晚。

        战士“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思妇“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这种对比带来的彻骨悲伤充满了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

        除了歌颂与同情,这首诗还具有深刻的批判精神,批判的重点是那些只图军功、罔顾年轻生命的将军们,批判了他们轻启边衅,轻敌冒进,醉生梦死,草菅兵命的恶行。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也是口诛笔伐之句,深刻批判军中腐败,缺乏良将。汉朝威镇北疆的飞将军李广,处处爱护士卒,使得士卒“咸乐为之死”,与当下那些骄横的将军形成鲜明的对比。

        另外,我认为目前的研究和赏析文章,还缺少了一个重要方面的深层分析,这首诗的字里行间,还对汉家天子(其实是当朝皇帝唐玄宗)进行了含蓄的批判。

        这首诗既有对久戍士卒的浓厚同情,又流露了对朝廷不能选贤任能的不满,同时又以大局为重,认识到卫国战争的正义性,因而呼吁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安全的需要,发出了“死节从来岂顾勋”这样的正能量军中口号,洋溢着爱国激情。

        高适具有的这种政治眼光、军事见解,也说明了为什么在安史之乱中,他能一路升迁到节度使的高位。

        (本文摘自《一日看尽长安花:伟大唐诗诞生记》,史双元著,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23年7月第一版,定价:49.90元)

        (本版文字由燕婵整理)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