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3年09月06日 星期三

    “在缭绕的炊烟中,北京城,就那么一骨碌醒来了。或许,是被接连不断的吆喝声给叫醒的。”

    北京胡同里的童年记忆

    ——记金少凡的《钟鼓楼下》

    《 中华读书报 》( 2023年09月06日   12 版)

        阅读一本图书,回顾一段往事,记录一段岁月。盛夏,一场主题为“北京胡同里的童年记忆”的新书座谈,在北京城中轴线上的一个小小四合院内展开。儿童文学作家金少凡创作的儿童文学作品《钟鼓楼下》,用原汁原味的京味儿语言,描写了20世纪40年代老北京钟鼓楼下胡同里的童年生活。北京城里,钟鼓楼下,四合院内,杂居着的六七户操各式行当的普通人家,一座城的烟火气如同这四合院里胡同巷内的市井生活与孩童记忆,伴着时间一齐弥散在关于老北京的记忆中。《钟鼓楼下》作者金少凡、《东方少年》杂志社原社长王庆杰和《十月少年文学》副主编冷林蔚为在场的读者们构建出一幅老北京民风民俗的瑰丽画卷。

        金少凡:咀嚼生活泪与笑细品北京史与情

        “我从小在北京长大,我觉得写北京是特别自然的一件事,这和我们吃惯了炸酱面,觉得炸酱面很好吃是一样的。这些传统记忆有的已经消失,有的尚存,变成了‘非遗’项目。我通过看展览,还有找我母亲的证实来补齐资料……比如老吕师傅的驴蹄儿烧饼、马蹄儿烧饼,摊位就摆在钟鼓楼下,是非常有名的。看他制作烧饼的过程就是一种艺术享受。吹面、揉面、揪剂子、粘芝麻,‘啪’一下将面饼贴在炉子上。特别是驴蹄儿烧饼、马蹄儿烧饼烤熟之后,师傅先伸一个大铁锨进去,再伸一个小铲子进去,把火烧一个一个铲到铁锨上。铁锹抽出来一甩,就跟杂耍一样……再比如老北京说话很客气,都是我小时候耳濡目染的,我就如实地把它们记录下来。”

        《钟鼓楼下》的作者金少凡生于20世纪50年代,他见证了近70年北京城的历史变迁。已经写过80多万字关于老北京故事的他,面对那些失传或者成为“非遗”的技艺文化,有着浓浓的不舍与眷恋。正是蕴含在书中字里行间的记忆与喜怒哀乐,共同构成了《钟鼓楼下》以及金少凡心中的老北京。

        作为北京人,老北京的故事不少是源于金少凡的“亲身经历”。“你都没有鸟,跟我们聊什么呀?”养鸟人的一句话点醒了他,因此,为了搜集养鸟的资料,金少凡买了鸟笼和鸟,提溜着到养鸟人之间,从而得知鸟笼子上面的钩子要选“天津小王”的,鸟笼子上面的板儿应该选“鼓楼老何”的。书中老北京的故事还有来自作者母亲的口述,正如他所比喻的“我写书就像拿了一个吸铁石,原来攒的那些素材就像钉子,需要的时候我一吸,这些钉子都被吸附过来了”。

        这样的书写,通过平凡小人物的故事让读者感受到亲切、温暖、有趣,同时也通过故事达到了对于自身过往经历的启发与自省。细节源于生活,而情感源于“咀嚼”。《钟鼓楼下》的语言与故事如此细腻富有魅力,正是因为写作中作者的反复“咀嚼”。书中刘师傅家好不容易买的半块豆腐,母亲因没有听到孩子嚼食物时发出“嘎吱嘎吱”的声音而怀疑孩子只吃豆腐不吃咸菜,便一巴掌就打了孩子脑门;中午放学后孩子饿了回家拿馒头吃,母亲见此状直接扇了个大嘴巴子。这些故事,读者不会觉得母亲野蛮心狠,只是会感到心酸与无奈。感慨的不是规矩之严厉,而是那年代连块豆腐都是奢侈品;不是饿了连馒头都不让孩子吃,而是下午吃了晚上就揭不开锅了——故事的字里行间,折射着一个时代的苦难与众多小家庭的辛酸。

        “作为一个作者,你写东西要感动别人,首先自己得被感动;你想要别人掉眼泪,你自己也要掉眼泪。”作者金少凡在动笔之前,早已咀嚼与品尝了这些细碎的情感,因此他去构建这些泪与笑背后的细腻现实,才会真挚生动。正如书中序言的《故事里的故事——致敬平凡的母亲》所写,金少凡的每一部有关老北京的小说,核心故事基本都来自他的母亲。这本书其实是他对母亲,以及那一代人的致敬之作……母亲的形象如同涓涓细流贯穿在他的作品与人生之中。在美丽古都的每一缕炊烟,每一种味道里,都镶嵌着有关母亲的记忆。母亲随着时间化身为一座古城,而这古城将随着时间继承所有平凡可爱的小人物的记忆,在中华民族雄伟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

        王庆杰:时代间的勾连老北京的传续

        “我在北京生活了62年,也算个‘老北京’吧,小时候见过老北京的一些风景。金老师的作品唤醒了我童年在这个城市生活的一些记忆。里面写到斗蛐蛐、卖小金鱼、摇煤球……这些生活场景我历历在目。北京的老胡同和生活其间的北京人在金老师的眼中是平凡的、快乐的、鲜活的,充满了人间烟火和温暖的情味。”

        在王庆杰的眼里,《钟鼓楼下》是一部能够用亲近、立体的话语建构起的一部属于老北京生活的作品,为更好展示老北京民俗文化提供了绝佳的平台,给了读者更多的惊喜和意外。读者可以从中看到老北京特有的风物民俗、浓郁的生活气息和独特的京味语言。故事里许多老北京的规矩并未过时,现在依然被遵循。一幅幅生动鲜活的生活画面,一个个呼之欲出的鲜活人物,随处可见的京味叙述,让读者瞬间穿越回往昔。

        作者生长在北京,沉潜于北京的胡同之中,浸泡在胡同文化的深海里,街巷胡同四合院是他的生活地和文学的表演场,其中最重要的是老北京风俗的呈现,体现了一种对北京地域文化的重新审视。同时,这部作品采用多幕剧的呈现风格,在每个章节中,胡同里的每个人都得到充分表现的机会。随着一幕幕场景逐渐出现和变化,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命运变化逐一呈现。读者好像在透过一个万花筒观察世间万象。

        冷林蔚:柔软的细节、美好的情感,也能传承民族的精神气质

        “金老师写这一本关于老北京的儿童小说,只是为了让我们知道更多老北京的生活吗? 只是写一写童年回忆吗? 我想也不完全是吧。金老师肯定是想通过这些故事和风土人情,真正地写出人们内心的美好情感。这种美好的情感既属于旧时的老北京人,也属于当代的新北京人,甚至属于我们整个中华民族,它通过这本书传承了下来。我觉得这样的内容对我们今天的孩子非常重要,因为它传承了我们民族的精神气质。”

        冷林蔚从读故事到厘清人物关系,再到阅读书中老北京风土人情的描写这三个层面阅读这本书,通过这种层层递进的阅读方式,她将故事中老北京街坊邻居的生活连成了一个圈。例如,书中的和平给捏“嗑咕”为生的沈师傅打下手,到了傍晚沈师傅买了烧鸡,把两条鸡腿撕下来用纸包了塞给和平,但是和平不要。因为他妈妈叮嘱他说:“沈师傅老两口没有孩子,很不容易,你不能要他们的东西,让他们攒着钱给自己养老。”这样的矜持与分寸感,体现的是人情味与人情美,体现着人们彼此之间的尊重与体谅。

        冷林蔚在平时与金少凡的交往之中,也常常能体会到那份地道北京人的“亲切”之处。作品中扑面而来的语言风格,故事情节细腻、恰当,如同《清明上河图》般生动。作品用孩童“和平”的口吻叙述,这种独特的儿童视角令读者带入感十足,“仿佛变成了八十年前的一个小男孩,住在钟鼓楼下的大杂院里”。

        除了对谈的嘉宾,座谈会现场许多读者也纷纷表示出对金少凡所著《钟鼓楼下》的亲切之感。书中的描写,包含了老北京人对这座城市的记忆,包含了唤起一代人、一座城、一个民族精神气质的深情。

        “一切看似都那样平凡,一切又都是那样不平凡。”大杂院儿里那些可敬可爱的人,那些撑起我们民族脊梁的看似平凡却又坚韧不屈的小人物,正是他们,捍卫了中华民族得以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基。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