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3年08月30日 星期三

    “大学者小文章”专家笔谈

    《 中华读书报 》( 2023年08月30日   20 版)

        “大学者小文章”丛书,蒋寅主编 

        河北人民出版社,2022年11月出版,525元

        本丛书以古典文学知识为主,有文学史分期论、古典文学与华夏民族精神的建构、文学作品的艺术观赏和审美、文人的学术成就及意义、文人传记研究、文学名篇解析等等,包括了作家、作品、文体起源、发展历程、文学流派、文学理论、作家作品的考据等各方面的文学知识;从时间跨度来看,从先秦文学到魏晋南北朝、隋唐文学再到宋元、明清文学,都有所囊括;从涉及的文学形式看,诗、词、曲、赋、散文等,都有所包涵。丛书在讲述古典文学知识的同时,对中华民族在不同历史情境中价值取向和行为模式也做了研究,这将为当下的精神价值塑造和国民素质提升提供理论依据和历史经验,因此本丛书并不止有知识积累的学术价值,同时也具有古为今用的现实意义。

        学林豪聚弄潮人。燕赵风云。恢宏气象殷殷意,一编书、一代梁津。考据辞章义理,通今博古传神。太行高远接星辰。俯仰无尘。纵横最尚精神美,人间事、循理求真。此社枣梨佳处,为君一版千钧。

        ——张海鸥《风入松·河北人民出版社》    

        一、精致的私房菜——小而精的品格

        杜晓勤(北京大学):主编蒋寅先生的总序很谦虚,说这套书本来叫大学问小文章,出版社改成了大学者小文章。这是对的,这些作者都是做大学问的人。我在北京大学学习古代文学的时候,他们已经在各个领域展露才华,从上世纪80中期就走上了学术舞台,到今天已驰骋了40年,目前都担任各学会的会长、副会长之职。

        这套书从篇幅上说,好像是小文章,但内容实际上都不小。小文章是大学问的结晶,是大学问的灵魂。蒋寅在书里谈到古典诗歌创作的格律问题。为什么这种句调常用,那种不常用?他考察唐人的创作实践,再结合清人的研究,得出自己的结论,我觉得就谈得很好。说是小文章,但却凝聚着30年的学术心得,所以能讲得深入浅出,这和短视频或者快餐式的所谓学术普及是不一样的。用美食来打比方,有摆地摊的煎饼果子,有高座堂食的大菜,但未必称得上美食。要想品尝到真正的美食,还要试试私房菜。私房菜不是满汉全席,但各有他的拿手菜。“大学者小文章”就类似于这十位作者的私房菜,蒋家菜、傅家菜、胡家菜……,把这十家私房菜尝完,你对中国古代文学就不仅是了解,而且已经品味了,不仅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所以我说这套书是蒋大厨为我们奉献的学术大餐。

        张海鸥(中山大学):“大学者小文章”丛书——创意太好! 一直期待着,终于见书,果然精彩纷呈:傅道彬《日出岐山——周代文学笔谈》、傅刚《文学与文献窥管》、胡大雷《新火温陈酒》、许结《文林捕影》、王兆鹏《所乐轩说词》、胡晓明《余心有寄》、张宏生《半江楼丛札》、蒋寅《金陵生文学史漫话》、蔡毅《东海浮槎录》以及钟振振的《诗词麻辣烫》。看多了长篇大论,忽然觉得“短平快”真爽! 比如胡大雷研治汉魏六朝文学,早已是权威、翘楚、标志,他给你说几句《玄言诗的魅力和魅力的失落》,切中肯綮又言简意赅!他说那东西本来很有魅力,但却难免失落。为啥呢? 夫子三言两语,用醍醐灌你顶,让你豁然。又用三千多字将赠答诗的兴起及意义说得清清楚楚,既见学养,又见思想才华。胡晓明说“呵佛骂祖……将世人所珍爱、尊爱的事物,化而为一钱不值的破烂。可以解放思想,可以抒发性灵,可以回到儿时在大人面前撒娇的愉快,可以将上帝的骰子扔到他找不到的

        地方去,使机械的历史、沉闷的人生,透出一口气来。”——好美丽的思想和表达,精致又时尚。

        孟繁华(沈阳师范大学):这套书确实有雅俗共赏的一种品位。我们现在社会生活的表现形式,特别是文化的表现形式,就是短视频形式。这是今天很重要的一种文化消费方式,同时也是时代的一个文化表征。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种时尚的大众文化,一种快餐,久而久之沉浸在里面,我们这个民族是没有前途的。有责任、有担当的学者,应该像蒋寅这样,既做自己精深的学术研究,同时也能对本专业做一些普及性的工作。

        我们的学术研究,或者说我们的学科划分,现在越来越规范、越专业化。专业化虽有它的好处,但同时也带来一些弊端。实事求是地讲,从古代文学一直到中国当代文学,现在几乎都是高头讲章,这当然是有必要的,但是距离普通读者越来越远。多一些“大学者小文章”这样的书籍,我相信能使传统文化、传统文学和读者重新缓慢地再建立起联系。

        王小盾(温州大学):孔子论诗,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一般认为这是讲文学的功能,我觉得简单了一些,需要作两点补充。第一,所谓“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不能只看做知识追求,它还是一种侍奉神灵之物的仪式才能,是逐步掌握“天人之学”的基础。第二,所谓兴观群怨并不只是说社会交际才能,其中还包含了丰富的礼学和政治学内涵。自古以来,先贤对文学的认识就是由小及大、推己及人的一门大学问,与这大学问相关的小文章也应该有不同凡响的品格。

        我浏览这套丛书,最大的感受是所有作者都让我刮目相看——不仅看到以往在“大文章”中未能了解的方面,而且看到比“大文章”更好的一面。比如在傅刚《文学与文献窥管》一书中,不仅看到“刚”,而且看到细致和温柔。前者是他的旧貌,表现为对学术传统的固守,对求真、求是之学术规则与方法的追求;后者是他面对这套丛书的读者时,呈现的新面貌。他用“窥管”这个书名把两者贯穿起来了。他说:诚愿通过这“小文章”振臂疾呼以求志同道合的朋友琤然相应。这句话,既表现了学者的谦虚,也表达了对学问的敬畏。又如在张宏生《半江楼丛札》一书中,不仅看到熟知的“江湖”,而且看到广阔的海洋。1989年,张宏生以《江湖诗派研究》通过博士学位论文答辩;此后他涉足古代散文、明清词学,学问越来越大,名声播于四海。因此不妨说,“诗派江湖”和“笔墨渊海”,是他的浪漫人生的两个标志。另外,在蒋寅《金陵生文学史漫话》中,我不仅看到作者知识面的广大,而且看到他对理论系统性的追求——看到在“寥寥数笔”之中、“一闪灵光”之下,他对学问的妙解与体悟。我于是想:小文章来自大学问,但不止是缩印大学问,而可以提升大学问;不仅利人(读者),而且利己(作者)。这也许是编印这套丛书最重要的意义。蒋寅教授在主编这套丛书之初,向我发出过邀请。今天,我以未能履约而感到深深遗憾。

        张剑(北京大学):这是一套拒绝“平面化”的普及读本。中华五千年文明之所以能够连绵不绝,主要原因就在于重视传承。习总书记多次强调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在北京召开的“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他借历代典籍的收藏和保护,再次强调“把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继续传承下去”。而向全社会普及典籍中的精华,无疑是传承文化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主编蒋寅在丛书总序中指出,都市快节奏的生活圈定了文化消费品的形态,快餐文化充斥着大众消费的巨大市场,使精致文化产品和高雅文化品味难以进入,从而带来平面化、肤浅化的弊端。不幸的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古典文学首先充当了文化快餐的素材”。他策划的这套丛书,是面向广大古典文学爱好者的,旨在普及的基础上提供延伸阅读,以弥补视听媒体平面化、快餐化所带来的缺陷。这种具有学术深度的普及,无疑是中华文化能够更好传承下去的正确方式,其意义和价值毋庸置疑。

        这套丛书和凤凰出版社的“凤凰枝”丛书、浙江古籍出版社的“问学”丛书、“日知文丛”等有类似之处,都是各位学者昔日学术随笔的结集。但这些作者都是年龄相近的古典文学研究名家,身份和写作主题更为集中明确。由此我联想到,如果在选题、形式和阅读需求上做更精密的策划,约请相关学者撰写新著,也许可以与昔日随笔相得益彰,更好地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不知主编们其有意乎?

        二、数字化阅读时代学者的使命与情怀——通俗却不媚俗

        孟繁华:这套丛书的学术性是不用说的,各位作者的研究成果都是古代文学各领域的天花板。我更欣赏的是这些文章中流露的当代意识,用当代思想、当代审美风尚、当代价值观、当代理论逐一关照和阐释古典文学的重要作品,使这套书具有鲜明的当代性。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之文学,同样,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之学术。这些小文章表达了大学者的当代人文情怀,而这又与他们的世界眼光分不开。中国的传统文化,包括传统文学在内,是一个变量。它是一代一代学者不断构建起来的。这套丛书的作者,重新阐释、肯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的当代意义,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再阐释。这种再阐释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充实和丰富,它添加了我们这一代人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使古老的文学作品能与当今的世界对话,这是非常重要、也是非常必要的。

        靳大成(中国社会科学院):古典文学虽不是我的专业,但是我很关注,因为今天我们处在古今中西的聚焦点上,不管从事什么行业,只要你是一个有情怀的人,在当今的环境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其实所有的问题都是同情、同构、同源的,古典文学是我们的源头和方向,所以我认为古代文学学者责任是最大的。

        面对当下我们的人文危机,学界必须思考,学者能做什么?能够提出什么样的中国古典学问题来应对? 我们总说弘扬什么,怎么弘扬? 你怎么跟世界潮流对话? 没有自己特色的声音,没有自己的逻辑范畴、方法以及话题的创新,我们就没有资格更加平等地去讨论。这些书的学术含量不用说都是很丰厚的,但更重要的是,我能看到这批学者在自己的专业内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如何产生今天中国的升级能力。他们在专业之外游离出来,也恰好是在解决我们当前的文化创造的困境。

        这两年来,我们的主流话语,也是改革开放40年来越来越明确的一个文化方向,是在不同文化创意中慢慢摸到了一个定海神针:怎么才能在这个变动的世界面前,真正建立自己的文化价值核心,找到当下具有批判、对话能力的一个价值。如果我们不从眼前脚下、不从我们自己的根去发掘,就找不到源头和方向。这一百多年来,西方所有新的人文学理论、数学理论从哪来的? 除了当下的问题、困境之外,都是在和它的源头对话。我看了这套书里的几本,也有这种意识,我很高兴。

        郑虹霓(阜阳师范大学):这套古典文学知识丛书有着鲜明的时代性。张宏生谦称这个集子内容很杂,带有札记的性质,故名曰“半江楼丛札”。从时间跨度上看,从先秦到现代;从内容上看,有诗词文赏析,有文献钩沉。这些小文章不仅见出大学者的才力,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作者的治学历程,同时也反映了时代的需要。他早年专注于唐宋诗学,精于鉴赏,后来转向清词文献整理与研究,还将文献考据功夫延伸到地域文化研究,阵地虽有转移,却能触处生春。

        蒋寅的学术经历有点类似,《金陵生文学史漫话》一书反映了他从唐宋文学转战清代文学,从文学史研究跨入文学批评领域的历程。从这套丛书的策划也可以看出蒋寅对现实的敏锐观察力,对学术走势的关注,体现了人文学者的担当。

        相对而言,蔡毅的《东海浮槎录》似乎有点另类,研究对象从本土漂移到海外,但这个选题又是新时代文学史研究题中应有之义。开放的中国,必须有开阔的视野。这本书第一辑“东来西往”,主要谈了日本汉诗与其文化母国——中国的关系,告诉我们唐、宋、明诸朝所见日本汉诗的情况,不仅为我们开启了一扇观照古典诗词的窗户,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异域文明之间的碰撞与交流。

        陈伟娜(温州大学):2008年,美国作家尼古拉斯·卡尔(Nicholas G. Carr)在《大西洋月刊》发表了一篇题为《谷歌让我们变得愚蠢吗?》的文章,其中提到:过去我很容易沉浸在书本或冗长的文章中,深陷于其中的描述或观点转变处,可是现在看两三页书,注意力就会转移,这让我变得烦躁不安,只得找别的事情去做。我感觉自己总是在努力将不听使唤的大脑拖回到文本中,以往很自然发生的深度阅读已变成了一场思想斗争。这正是我们都在经历的数字化时代所伴生的注意力危机,“即时性”海量信息的涌入挤压了纸质阅读与深入思考的生存空间。

        当新媒体以锐不可当之势,给日常生活带来巨大变革之际,学问的传承,文化的昭明,也需要一种崭新的理念与决心与之相适应。“大学者小文章”丛书用普通读者听得懂的方式,将“高深”的学问付之以平易近人的“浅显”面貌,适应了新媒体时代普通读者的兴趣与口味。“小文章”一方面很好地适应了新媒体时代“短文本”的阅读方式,同时又避免了“短文本”所呈现的信息碎片化、零散无序的缺点,可以说是通俗却不媚俗。

        三、有容乃大——小文章的大学问

        郑虹霓:这套丛书其实专业性是很强的,而且作者的专业眼光每每代表了各自领域的高峰。比如傅刚《文学与文献窥管》一书,尤其强调文学史研究,离不开文献,学术需“言之有物”,不能空谈、空言。书中既有对文献学相关问题的阐释,也有对文学特征的分析,对文学作品的解读更体现了文献学的路径与独特眼光。例如《南朝文学的巧言状物》一文对诗歌用“巧”的分析就是建立在对大量具体案例梳理的基础之上的。

        许结先生作为辞赋学会会长,他偏爱的还是辞赋。《文林捕影》选录的文章虽然涉及诗、文、赋多种文体,讨论文学史,亦兼及思想史。随笔短章的背后,饶有文字内外的有趣故事与桑梓情怀。但集中选录的27篇文章有12篇是专门论赋的。这都为不同兴趣的读者提供了很好的选择。

        陈伟娜:因为各位作者都是不同研究领域的专家,小文章中也时时可见大学问点滴。如胡大雷《新火温陈酒》突破老生常谈,致力于用新观念来阐释古代文学现象,如用古典山水画中“散点透视”的空间构图法来分析杜甫的《望岳》,用黑格尔的爱情理论来解释《诗经·卷耳》,用西方的移民精神与“愚公移山”作对比。

        王兆鹏在《所乐轩说词》中与朋友同好握手殷殷,深刻认同读书问学“与其独乐,不如与人共乐”的知识共享的观念。所选《唐宋词与MTV》一文,紧扣普通读者心中的疑问“古典的唐宋词跟现在的MTV有什么联系、有什么相似性”,接着从通俗性、可歌性、音乐性、画面感四个特点娓娓道来,直击读者对于古典的好奇心,也解决了他们披读文章前抱有的疑惑。

        胡晓明《余心有寄》寄意于透过知识传递情感心灵的感发,往往借一个小题目作宏大的发挥与引申。如杂文《什么样的理由要考语文》关注了当代语文生活中探讨的热点,他说:“不要小看语文考试,考试本身当然不能保证促成一种活的语文能力与语文生态,但是考试是一个集结号,是一个动员令,是一个社会的风向标。”可谓气势夺人,掷地有声。

        钟振振的《诗词麻辣烫》关注诗词创作界的“热点”,快人快语,风格泼辣,著者认为颇有几分重庆、四川火锅的特色,故以“麻辣烫”名之,着实让人眼前一亮。

        四、再造经典——小文章里的新境界

        杨隽(南京师范大学):一套古典文学读物要想成为经典,首先必须与经典的塑造密切相关。这套书中,各位作者都不同程度地论及历朝历代的经典,而尤以傅道彬《日出岐山——周代文学笔谈》一书论“经典时代”最为集中。作者指出“周代是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也是中国文化的经典时代”,“是中国文化的奠基,也是中国文学的奠基”,诸体皆备,观乐与歌诗、言志与文言、立象与哲思相映成趣、焕然有章,带来的是文明之光,更是诗文风雅的文学盛世。书中通过重大的历史事件生发、呈现上古文学的发展道路,走近部族历史上最具代表性的圣王、智者的精神世界,将种族迁徙、城邦政治、地域风俗、思想论辩等重要的政治事件、文化事件场景化、具象化,从而与不同的文学活动场域紧密衔接,呈现了丰富多元的上古文学样态及繁盛壮观的文学景观。

        郑虹霓:丛书中包含着各领域有创新性的开拓。如王兆鹏《所乐轩说词》取名于孟子的“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意在将读书之乐、文学研究之乐与众人分享,书中收入的文章多为所编词学书籍的序言、导读等,同在词学范畴,但视角则时有变化,给读者带来新鲜的印象。作者既精于传统文献考据之法,又勇于开拓,打破学科壁垒,尝试将计量法、数字化技术等引入词学研究。《宋词排行榜的目的、方法和意义》虽是十年前的文字,但至今仍予人以启发。而几篇回忆前辈词学家(如唐圭璋、夏承焘)的文章饱含深情,令人如见往哲风神,亦有学术史意义。

        胡大雷多年研究《昭明文选》,系列专著对《昭明文选》研究的一些重要问题作了细致研讨,这本《新火温陈酒》则抓住了一个“小”字,所选文章往往察微知著,以小见大,如从“微辞”入手讨论宋玉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从愚公移山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中潜在的一些观念。善于推陈出新,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曹旭(上海师范大学):蔡毅《东海浮槎录》是这套书中内容很独特的一本,涉及古代中日文学交流。中国古典格律诗曾是日本诗人长期学习的对象,但现在“学生”这首充满人文精神的作品,摆上了“老师”的案头;作为“支流”的活水,也对“主流”有所回馈——日语中将这种从外部吸收某种文明,内化后又向对方反向输出的现象称之为“逆输入”。蔡毅教授多年致力于研究中日文化与文学交流,就特别关注“逆输入”的问题。比如首任驻日使馆参赞黄遵宪到日本后,与日本文人私交甚笃,积极接受新事物并将其展现在诗歌中,并由此推动了中国诗歌界的革命,促进了中国诗歌的发展。这种“逆向反馈”文学现象,为中国文学的开放性、包容性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认识视角。这套书名曰小文章,却有着学术的大境界,并开拓了新境界。

        五、“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小文章的趣味性

        杜晓勤:这套丛书虽有专业水准的学术性,但绝不同于枯燥乏味的高头讲章。这些大学者也都是很有趣的人,生活中除了做学问,还有很多爱好。只有参透人生百态,为人生创业的学者,才能真正研究出通透的学问,有温度的学问。

        他们书里都透着一种智慧,文字都洋溢着一种趣味,有谈茶的,有谈诗的,而且往往能够打通古今。如果自己不是一个有趣的人,不是一个感情丰富的人,又怎能评价古人做的学问和作品,以及留给我们的精神文化遗产呢? 所以读者如果看这套书,不仅要看它们谈什么问题,更重要的是要了解:这些作者为什么会写这些文章? 为什么会关心这样的问题? 其中体现了什么样的人生态度? 他们的文章里不仅讲了“是什么”的问题,更谈论了“为什么”的问题。谈到一些困惑所致、所由来的问题,以及对今天可能有什么启示的问题,仔细品味一下,就能获得一些启发。

        曹旭:这套书有些内容非常有趣,像蔡毅的《东海浮槎录》,“醉乡日月”论及中国酒文化的各个侧面,比如诗与酒的关系、酒与文人精神和酒与文艺创作,还对比了中日酒文化之差异,好酒的朋友读来会很有趣;“芳林拾叶”,则以新的视角对唐宋一些名篇进行重新解读,比如从西方美学角度对韩愈诗歌“以丑为美”作了独到的探究。当今世界联系愈发密切,我们的文学研究也不再固守一隅,越来越多的学者提倡在汉字文化圈内进行深入探讨,这无疑是古典文学开拓新境界的一个路径。

        郑虹霓:这套丛书没有一本正经的说教与论辩,云淡风轻的笔墨带来有趣耐读的效应,给人很愉快的阅读体验。钟振振教授是诗词大家,文献研究与文学鉴赏并重,又能以传统诗词形式书写当下生活,妙趣横生。对当前的诗词写作,他给出三字秘诀——“识好歹”。集中既有《七言绝句的句型配置》《近体诗的字声搭配》这样指示门径的文章,又有佳作评点,寥寥数语便切中肯綮,富有指导意义。

        作为诗学专家、文化学者,胡晓明对文章切入点的选择颇见灵心。他解释《余心有寄》的书名说,“文心”不单单是知识的传递,更是透过知识传递情感。集中多短文,有的还不足千字,说名物,言典故,讲轶事,颇得明代小品文之趣。不同的是,他津津乐道于细微物件并不只是把玩艺术品,在欣赏趣味的同时还有人文关怀,于方寸间展示宏大的历史画面。如《乾嘉学派》一文,指出乾嘉学派内心深沉的救世精神与其精湛的学术功力具有一致性,进而指出陈垣的《通鉴胡注表微》充满了抗日民族忧患意识和强烈的责任感,引人深思。

        陈伟娜:大学者写小文章,小文章阐述了活泼通透的真学问,而真学问又折射出大学者的志意与情怀。在学术性、知识性之外,力求笔调新颖而轻松,兼顾可读性与趣味性,是这套丛书最大的特色。诚如胡晓明《余心有寄》所言:“书生和他的书,应该是有人间烟火味儿的。”各家文章虽然风格各样,但万变不离其宗,都是与一二有心向学的“素心人”欣然把臂、乐数晨夕的朋友。

        (金陵生整理)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