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千年前的孔仲尼,两千年后的陶行知,你将永远永远地受人纪念。——郭沫若《祭陶行知》1946年7月25日,陶行知突发脑溢血去世。在他的追悼会上,宋庆龄为他题写了“万世师表”四字。古往今来,知名教育家不计其数,但被称为“万世师表”的仅有两位,一位是中国历史上被称为“第一位伟大教育家”的孔子,另一位就是陶行知。除去在教育史上发挥的重要作用,二人的品行与追求亦有诸多相似之处。那么,他们为什么能称得上是“万世师表”呢?
孔子希望通过复兴周礼,实现一个礼乐文明,施行仁政,秩序井然的国家。“天将以夫子为木铎”,孔子希望从培养人的品行入手,以社会风气影响政治风气,最终实现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的大同社会。陶行知的追求与孔子的基本一致,面对更加复杂凶险的时代局面,陶行知将教育宗旨直接建立在国家和民族之上。早在青年时期,他就对教育的目的与作用提出了精辟的论断——“人民贫,非教育莫与富之;人民愚,非教育莫与智之;党见,非教育不除;精忠,非教育不出。教育良,则伪领袖不期消而消,真领袖不期出而出。而多数之横暴,亦消于无形。况自由平等,恃民胞而立,恃正名而明。同心同德,必养成于教育;真义微言,必昌大于教育。”在此基础上,他提出教育要为实现人民的最高利益而办,并指出“民主教育是教人做主人,做自己的主人,做国家的主人,做世界的主人……民主教育是人民的教育,人民办的教育,为人民自己的幸福而办的教育”。
二人所推行的“大道”是“面向大多数的”,或者说,是使尽可能多的人获益的。孔子主张“有教无类”,不论贫穷还是富有,高贵还是低贱,聪慧还是愚笨,都可以受教。他广收三千弟子,率先打破了统治阶级对教育的垄断,使平民百姓也有了读书习礼的机会。不过,受一定历史条件的限制,孔子推行的“无类”也并非指人人都可以受教,如妇女、儿童、奴隶等就不能进入“弟子”的范围。尽管如此,孔子仍然以博大的胸襟,使发展的机会惠及更多人。陶行知则较孔子有着更大的进步意义,因为他要“叫全国处处读书,人人明理”,他主张的是彻彻底底的“平民教育”,他要打造的,是一个真真正 正 的“四通 八达的社 会”。1929年,他在写给妹妹的信中讲到:“平民教育的宗旨是要叫种种人受平民化。一方面我们要打通层层叠叠的横阶级。如贫富、贵贱、老爷小的、太太丫头等等,素来是不通声气的,我们要把他们沟通。又一方面我们要把深沟坚垒的纵阶级打通。纵阶级的最昭著的是三教九流七十二行,江南江北,浙东浙西,男男女女等等都有恶魔把他们分得太严……我说我要用四通八达的教育,来创造一个四通八达的社会……我深信平民教育一来,这个四通八达的社会不久要降临了。”
正是这种在乱世中所产生的深刻的危机意识与强烈的忧患意识,使得相隔两千年的两个人都将教育作为达到改造社会、实现人民幸福这一宏大目标的必由之路,并为之奋斗终身,而这种兼济天下的理想与追求,正是他们被尊为“万世师表”的根本原因。
孔子向来反对空谈,教导人要“讷于言而敏于行”,而他本人也一直在躬身实践。“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孔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推行仁政,关注民生福祉,鲁定公、齐景公、叶公、季康子等统治阶层人物都曾向他请教过政事。他意志坚定,周游列国屡屡碰壁而矢志不渝,困于陈蔡之间接连数日断粮而弦歌不辍,不为天下所容而仍秉持大道。他饱受离乱之苦,终其一生也未看到仁政的成果,但他也从来没有放弃过他的追求。正是他的坚韧意志和奉献精神,才使他达到了“九流仰镜,万古钦躅”的至高境界。陶行知是坚定的行动者,更是一位伟大的民主斗士。他用了两年多时间访问了世界二十八个国家和地区,他创办南京晓庄师范、重庆古圣寺的育才学校等实验学校,以实现他的社会抱负。晓庄办学失败后,他依然不退缩、不放弃。信奉知行合一,在行中知、行中创,提出“创造主未完成之工作,让我们接过来,继续创造”。不同于孔子主张的“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当局越黑暗,陶行知的反抗就越激烈。针对当时社会腐败的状况,他写《国会议员又做买卖》揭露政府的腐败与无能。“九·一八”事变后,他更是连续发表一百多篇文章,积极主张抗日救亡。抗战胜利之后,他又奔走于反饥饿、反内战、反独裁等各种民主运动之中,为国家发展与民族未来振臂高呼,奋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除去对理想的不懈追求,二人对自己的品行也有着极高的要求。孔子曾明确提出自己的利义观,“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提出“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的要求。并且他注重终身学习,不断完善自身,比如他说自己“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学如不及,犹恐失之”,还提倡“不耻下问”“后生可畏”等理念,时刻体现着治学处事的谦逊态度。陶行知亦如是,他指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他坚持“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更重要的是,陶行知有着崇高的奉献精神,他提出“如果全国教师对儿童都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决心,必能为我们民族创造一个伟大的新生命。”他也确实做到了这一点,他为了中华民族的未来,为了他建立“四通八达的社会”的宏伟目标,他“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真正表现了一位万世师表的信念和品格。
“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青史泛黄,残章断简里,多少人湮没于黄沙之下,逃不过被人遗忘的命运。但是,总有人如恒星一般,闪耀在历史的天空之上,虽历世事变迁不能使其暗淡,虽经百代光阴不能令其蒙尘。他们没有声音,但是他们的理论正在一代代人的口中传诵;他们没有行动,但是每一个孩子都在沿着他们的脚步前进;他们更没有远去,因为他们所开始的一切都在为后世千秋万代所延续。“俾千载之后,莫不宗其文以述作,仰其圣以成谋。”当一个人,他能够被后人不由自主地敬仰、爱戴、追随的时候,当他制定的规范已经成为一种习惯的时候,当他的名字已经深深地刻在人们心中的时候,当他本身就成为了一种精神、一种境界、一座丰碑的时候,他为什么不能被称为“万世师表”呢? 而这些,正是孔子与陶行知做到的。
朱子曰:“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在陶行知的安葬仪式上,有人说:“我们要用陶先生的一部《论语》,把中国变成晓庄,变成天亮的地方。”所谓“万世师表”,它代表的不只是一个优秀的老师,传道授业解惑,教人成才。他更像是一根火柴,划破万古长夜,引来了智慧的星火,真理的光芒,为迷茫混沌的世人指明了方向。他捧着那颗始终燃烧着的心,那颗济世的良心、师者的仁心,为一大事而来;他把一生献给教育事业,献给再平凡不过的劳动人民,成一大事,亦不带半棵草去。而在他身后,终掀起了那燎原的烈火,让教育的火光温暖了后世千千万万的人,也让“师”这一字,有了永恒的温度。
孔林松柏参天,古圣寺已为陈迹,斯人已逝,古来圣贤都早已化作风雨云雷。但“春风走过,大地知道”,那些我们习以为常的理念与思想、时刻鼓舞着我们的精神与力量,正是他们以另一种方式,永远伴随着每一个人才的成长,永远与中国的发展与未来紧密相连。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