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8月17日,复旦大学宗教学系教授李天纲携新书《年代记忆:中国近代意识的形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来到上海市大夏书店,与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金光耀展开对谈。
李天纲教授谈到,按照传统的观点,中国近代化是以19世纪40年代鸦片战争为开端的,这段历史充满了欺凌和屈辱。而他在《年代记忆》中尝试拉长时段重新思考中国的近代化问题,从1793年马戛尔尼访华讲起,以1927年“上海市民自治运动的终结”作结。他认为,这段历史中有屈辱,但也有所成就,无论是在经济上还是制度方面,都有很多创建。“以更长的时段、多元的角度观察中国的近代化,我们对近代史的认知可能会更加丰富、全面,更为贴近历史真实,也有助于我们建立民族自信,修复百多年来积淀在国人心中的创伤感。”
金光耀认为,《年代记忆》选择重要年份,解析对中国近代历史走向有深远影响的人与事,以此串起一部中国近代史,给读者以新鲜的阅读感受。他表示,《年代记忆》对两个主题的论述让他印象非常深刻:一是近代中国和外部世界的关系,思考“强权”和“公理”之间究竟存在何种联系,对近代中国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二是国家历史与地方史的关系,地方史并不是“缩小”的帝国史,反而存在一定的独立性,甚至某些特定历史时期,地方发生的事情对近代化的走向造成了更为深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