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敬畏便无真正的教育。教育中的敬畏,至少包含五方面内容:敬畏自身职业,敬畏传承的文化和传授的知识,敬畏专业技能和课堂教学活动,敬畏学生的个性化成长需求和共性化生命价值,敬畏我们自身的存在价值。任何一位教师的专业成长,都只能建立在这五方面的敬畏之上。因敬畏,得滋味,获成长。
■刘祥
如果只以“既敬重又畏惧”的字面意义为参照,则每一位身处职场的人对其从事的职业都注定存在一定程度的敬畏之心。只是“敬畏”这个动词涉及的宾语过于丰富,世间万物皆可纳入其中,而“敬畏”者的心态与动机也千变万化,因此谈论教师专业发展中的敬畏之心,就必须首先界定“敬畏”的对象,然后确立“敬畏”者的应有心态和合理动机。只有所“敬”所“畏”皆立足于教育本真,皆服务于教师和学生的真正成长,则其敬畏之心才多多益善;倘若敬畏的是教育之外的名利或威权,则那样的敬畏越多,便离教育越遥远。
在现实的教育语境中,初入职场的年轻教师往往很难合理界定敬畏的应有对象。最寻常的景象是,对校长、副校长以及各类管理人员持仰视姿态,对老教师持敬重心态,对所有职龄较长、经验看似很丰富的同行持谦恭之态,而对其终日面对的教材、学生则持平视甚至俯视姿态。此种以“人”为主要对象的敬畏,究其本质,算不得教育领域中应有的价值认知。
教育领域中的敬畏之心,应该始终以“理”为对象,敬畏教育自身的运转与发展之理,敬畏学科知识结构之理,敬畏课程体系中无限丰富的思想之理,敬畏师生共同成长中的人情人性之理……一言以蔽之,即“敬畏真理”。
教育领域中属于“真理”的东西很多,最经典的莫过于陶行知先生的“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所有的教育“真理”,必须指向生命的健康成长。任何一种以牺牲当下身心健康为代价的教育教学行为,都绝对不属于教育的本真态势,也就不值得敬畏。
日常的教育教学生活中,我们该对哪些东西心存敬畏,又该对哪些行为无需敬畏呢?
敬畏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教师职业
曾听一位名师讲述过这样一个故事:某位特级教师外出开设示范课,结束后的晚宴上,一桌子的教师聚在一起边吃边聊。一位小有名气的青年教师给大家讲了一个笑话,内容是拿教师职业寻开心。笑话说完后,该特级教师便拒绝这位讲笑话者的敬酒,更不愿意收他做徒弟。其理由只有一条——不懂得敬畏自己职业的人,绝不会成长为一名真正优秀的教师。
这个并不生动的小故事,传递给读者的只是一个简单道理:任何时候,从事了一份职业,便应该对其持有一份敬畏。唯有敬畏,才能想着将其尽量做得更好。一旦丧失了敬畏,便容易忘乎所以。
现实生活中,外界对教师职业的评价从不像媒体宣传的那样光鲜亮丽。在贩夫走卒们的口中和心中,教师很大程度上正遭遇着妖魔化。最典型的说法就是教师课堂上不讲解主要内容,将重点全部留到课后的家教中。
身为教师,我当然不全部相信这样的说法,但我也深知,确实有极少数的教师有过这样的行为。这样的教师便属于教师职业的抹黑者与谋杀者,绝不会对自己的职业心存敬畏之情。在他们的思想中,这个职业不过是用来获取利益的一种工具,而非雕塑灵魂的一份事业。
真正视教育为终身追求的事业的教师,绝不会在灵魂深处看轻了教育的价值。他们或许会对现实中存在的各种“反教育”行为深恶痛绝,但绝不会像局外人一样一味地指斥或者谩骂,而是竭尽全力修缮其各种瑕疵,努力推动其朝向美好的方向前行。罗曼·罗兰说,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就是认清了生活的真相后还依然热爱它。一位真正热爱教育的教师,就应该是这样的英雄主义者和理想主义者。因为,在他们的心中,始终存在着一个近乎完美的教育蓝图,为了这个蓝图,他们愿意心存敬畏,永恒追求。
敬畏我们传承的文化、
传授的知识
任何时候都不要轻率地认为自己已全部掌握所教学科的各类本体性知识,更不要奢望自身已通晓教育学、心理学、历史学、哲学等教育专业知识和通识类知识。在人类社会浩如烟海的文化成就面前,就算是世间最聪明的大脑,其能够了解并合理应用的也只是沧海一粟。
这个道理相信所有人都明白,但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工作中,却始终有一部分教师过于自信,并不愿意静下心来深入研究所教学科的各类知识及其意义关联。有些执教政治、历史、地理学科的教师,每节课都忙碌于将课本中的信息摘要书写到黑板上,或者勾画在教材上,然后用一份份的练习不断强化这些静态化知识的机械记忆能力。有些执教语文学科的教师,不愿意耗费时间沉潜至文本中涵泳咀嚼,只依照网络上的某些教学设计或者PPT便敢于组织学习探究,以至于经常性弄错了文本的时代背景,曲解了作者的创作意旨。有些执教英语学科的教师,热衷于用看似热闹的课堂活动替代富有思维含量的高水准课堂对话,让英语学习始终徘徊于文学和文化的大门之外,无法真正感知英语社会人们灵魂深处的情感与思想。有些执教数学、物理、化学学科的教师,习惯于用解题、做题代替思维训练和操作能力训练,知识陈旧,方法单一,甚至还有人时常在课堂上出现“思维短路”,解不了相关题目,或者解错了相关题目。凡此种种,皆属于对文化和知识缺失了应有的敬畏之心。
如果心怀敬畏之心看待我们传承的文化与传授的知识,则会在备课时绞尽脑汁地思考,则会为了弄懂某一个细节而不惜花费数个小时甚至数天时间查阅资料。当然,这样做的前提是能够在备课时发现困惑。比如,很多年前当我第六次执教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时,突然发现前五轮的教学都忽略了对“怅寥廓”中怅恨之情的深度思考。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先是在网络上检索了为数众多的关联性资料,阅读了中共党史中的若干文史资料,后来还阅读了美国人罗斯·特里尔的《毛泽东传》和英国人迪克·威尔逊的《毛泽东传》。当我终于理顺了诗人创作该作品时独特的内心感受时,所有的付出便都转换成了一种难得的欣慰。
我曾在很多场合与天南海北的语文同行聊起这件事,有人说,搞清楚这个问题有什么价值呢,考试考不到,与教学参考书中所给的解读也不一致,对学生的成长也不构成多么重要的影响……从功利性的角度而言,这样的说法自有其存在的道理。但我以为,我既然要带领学生学习这篇课文,就应该在组织教学活动之前,自己先尽量把文本中的内容理解透彻。前五轮教学没有思考到这一点,那是因为我的认知能力有欠缺。现在发现了这个问题,就有必要了解它。我想,这就是我对语文学科中需要传承的文化和需要教授的知识的敬畏。
敬畏我们的专业技能
和课堂活动
教学不是一种感性的经验,而是一份理性的、专业性的技能。教师的教学技能,一部分来自师范学校的教育学课程和教材教法课程,另一部分来自工作之后的习得性经验,还有一部分来自基于教育实践而激发出的阅读、思考与探索。三者中,最后一点最为重要,成为区分优秀教师和平庸教师的最重要的检测剂。
现实的教育情境中,完全不讲究专业教学技能的教师或许并不存在,只是,为数众多的教师的教学技能只属于经验,不属于科学。几乎所有的学校中,都存在着一定量的只依靠经验而工作的教师,他们看起来兢兢业业、忙忙碌碌,一方面不折不扣地完成各类教育教学任务,另一方面又以过分忙碌为借口,不接受专业培训,不开设示范课,不主动阅读专业书籍和报刊。
事实上,将“天道酬勤”这个成语应用于学科教学技能的养成与发展时,其“勤”的本质从来都不指向单纯的时间消耗,而是指向勤于阅读、勤于思考、勤于实践。在以“县中模式”为代表的学校中,时常有一些所谓的优秀教师或者把关教师,数年如一日地扎根学校,从早晨六点开始工作,至晚上十一点以后休息,全过程对学生严防死守,至于其课堂教学,则同样是数年如一日地题海战术,依靠抢用学生的课余时间来完成本学科的应试成绩的提升。这样的教师,敬畏的只是分数、升学率和个人名利,绝不是教育教学的专业技能。
对专业技能心存敬畏的教师,必然对课堂活动也充满敬畏。优秀教师之所以能够在课堂上更好地吸引住学生,在于其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活动,都必然建立在精心预设或合理生成的前提之下。对课堂活动心存敬畏的教师,就像一名敬畏表演艺术的优秀导演,总会在每一个细节的设定上都反复斟酌推敲,力求其最大限度地激活学习者的学习热情和思辨能力。为了这样的敬畏和“激活”,他们往往在授课前反复预演,就像一位将军在决战前反复进行沙盘推演。也正因为如此,优秀教师才会因为课堂上某个活动的失误而长时间懊恼不已,也才会因为课堂上某个出乎意料的精彩而兴高采烈。须知,教学中有敬畏才有悲欢,从不思考如何更好地组织课堂活动的教师,自然不会因为一节死气沉沉的课而垂头丧气。
敬畏学生的个性化成长需求和共性化生命价值
应试、升学与成长,同属于“人生”这条道路。前两者,路程并不遥远,路途亦并非荆棘密布。相比较而言,后者才是贯穿起点和终点的全程性行为。如果需要将这三者的关系作一个比喻,则成长就是一次漫长的旅行,升学只是旅程中的某一个站点,应试则是购买车票从某个站点登上旅行列车的一种行为。
21世纪20年代的当下,依旧有为数不少的学校和教师未能正确认知应试、升学与成长的关系。在这部分学校和这部分教师的心中,应试既属于至高无上的人生目标,也属于无可匹敌的生命历程。为了这个目标和历程,他们在学校教育中一味强调纪律和服从,强调消弭一切个性的执行力,要求学生不看闲书,不追星追剧,不关注窗外发生的一切。在这部分教育工作者的心中,好学生就应该非应试勿视,非应试勿听,非应试勿言,非应试勿动,至于“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则只是语文名句默写中的一个考点,绝不将其纳入真正的育人行动之中。
真正的教育当然不是这样。
真正的教育,必然是对个性、成长与生命心存足够的敬畏。真正的教育者,会将每一位学生都视作独一无二的“这一个”而予以关爱和教育。真正的教育工作者会清醒地意识到,每一个孩子来到学校,都是为了从学校教育中收获人之为人的道理,养成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基本能力。为了让孩子们接受更多、更高深的知识,教师需要帮助他们学会应对各种考试,督促他们修正各种不必要的旁逸斜出,但绝不会将教育统一成普洛克路斯忒斯的大铁床,将所有的孩子统一为一样长短的形象。
当今,“小镇做题家”和“985废物”成为一种具有强烈羞辱意味的标签,被强行贴在某一类青年的身上。这类青年在解题和应试之外,视野相对逼仄,社交能力相对匮乏。而恰恰是这样一批青年,当他们走上社会并被碰撞得焦头烂额之时,他们的照片和励志名言或许正在母校的宣传橱窗或者教室走廊上熠熠生辉。他们被视作家乡、学校以及教师的骄傲,被树立为中学生学习的榜样。
当然,理想的教育在尊重个性的同时,也绝不会放弃了对共性化生命价值的敬畏与雕塑。优秀的教师必然知晓,尊重个性绝不等于放纵私欲。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实际上恰恰是丧失了应有的个性,走上了世俗社会追名逐利的共性化价值诉求中。
好的教育应该敬畏什么样的共性化生命价值呢? 最浅近的共性化生命价值是敬畏生命,绝不因为遭逢了点滴挫败便轻易放弃生命;稍高层级的共性化生命价值是如文天祥所言“隐忍以行,将以有为”,为了达成某种理想或目标而坚韧地活着;更高层级的共性化生命价值是“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是“天下兴亡,我的责任”,是让他人因为我的存在而收获幸福。这样的共性化生命教育,不是将一堆口号灌输给学生,而是要用优秀文化传统滋润他们的灵魂,使其能够拥有健康的家国情怀和人生理想。
敬畏我们自身的存在价值
人生最可悲的事,是走完了生命全程之后,身后未能留下任何一点印痕。身为教师,我们是否也应该时刻警醒自身,看一看走过的教育路径上到底留下了什么。时常有教师会如数家珍地介绍,在自己的手下走出了多少多少的名校学生,似乎这些数字就是自身留下的印痕。事实上,学生考取什么样的学校,很多时候和遇到的教师并无特别密切的关联。依旧用旅行来做比喻,有哪一位司机或者售票员会愚笨地认为旅客能够到达目的地,全部属于自己的功劳? 旅客乘上哪一列车,不过是一种偶然。学生遇到某一位教师,也是一种偶然。
但这绝不是说教师便不会对学生的成长产生影响。因为遇见了某一位教师而改变了人生命运的事例,在教育领域中也从不匮乏。所以,当我倡导对自身的存在价值心存敬畏时,其实就是希望告诉我的同行们,千万不要将学生取得的成就视作自身付出的必然果实,而是要认真思考自身是否真的在做教育,是否真的在帮助学生健康的、幸福的、合乎规律的成长。
在我的生命历程中,经历过的教师接近百位,但真正影响到我的人生轨迹的却只有几个人。一位英语教师用罚站扼杀了我对英语学习的全部兴趣,让我在随后的应试、学历晋级、职称晋级中遭遇数十年的挫败;两位语文教师用智慧和爱激活了我对文学、对人情人性、对语文教学的全部热情,让我在职业选择、专业发展、兴趣养成等方面拥有了持久的动力和能力。我由这三位老师的身上,感悟到教育者的一言一行背后的重要影响力,因而也就对自身的存在价值充满了敬畏。我知道,我不经意间的一个眼神、一句话,或许就能够构成某个孩子灵魂深处的一束明媚的阳光,或者一柄寒气森森的利剑。
人,最难认知的恰恰是自身。有人说,人不可有傲气,但不能无傲骨。傲气与傲骨的最大区别,在于傲气作用于他人,张扬着一份暴戾,傲骨作用于自身,宣示着一份自尊。身为教师,我们需要敬畏自身的存在价值,就是要呵护我们的这份自尊,并将这份自尊转换为学生们更好发展的推进力。
(作者系江苏省特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