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3年08月02日 星期三

    浦爱德:说一口浓重山东方言的美国人

    《 中华读书报 》( 2023年08月02日   07 版)

        浦爱德

        ■程麻

        十多年前,拙译《美国母女中国情》和编著《美国镜头里的中国风情》两书问世后,我的乡亲、美国人浦爱德(Ida Pruitt)开始在中国渐为人知。如今,我又翻译、校阅了美国学者金敏《中国的美国女儿:浦爱德(1888-1985)》和日本学者山口守《与中国人民共命运的美国人:浦爱德的生涯》两本传记中译本,即将由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这两本新书或将吸引中国读者,不再仅从乡土视角去回顾与怀念这位在中国生长、终生依恋中国的美国友人,进而扩展视野,系统了解她和现代中国命运息息相关,毕生献身于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光辉历程,并以这一典型案例回顾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对包括来华外国人的影响与启示,尝试探求中国世俗文化传统与现代社会变革推动与塑造来华传教士子女生活和心灵的内在机理。

        “海外游子”

        浦爱德于清朝末年出生在我的故乡山东省黄县(现称龙口市),是一对来华美国传教士夫妇的长女。如此出身与当时的环境,注定了她一生都在中美两国之间流连奔波:幼年在山东农村由中国保姆带大;在烟台的外国人学校读书后去美国上大学;毕业返回中国社会,先在山东教书,后应聘创建北京协和医学院社会服务部并在其中工作18年;从抗日战争时期开始参加以路易·艾黎和埃德加·斯诺夫妇发起的中国工业合作社运动,长期担任该组织驻纽约代表,筹集过大量资金和物资支援中国抗战与建设;新中国成立后,尽管力图回归中国长住终未如愿,却依旧对中国朝思暮想、藕断丝连,在美国不懈推动美中友好直至近百岁。

        中国人常以“海外游子”一词称呼那些身在异国而心系乡土的华夏子孙。浦爱德是纯粹美国血统,却也自认为中国的“海外游子”。这是因为她始终视山东农村为故土,无论在国内还是海外,总是“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她终生说一口浓重的黄县方言,连记录、出版的中国故事如《中国女儿:一个劳动妇女的自述》和《尹老夫人:回忆北京生活1926-1938年》等读物,主人公也都是本县或邻县老太太等乡亲挚友。晚年浦爱德难忘儿时家乡风土人情,深情写下洋溢着旧时胶东风情的《在中国的童年》一书。如美国著名汉学家费正清的印象:“浦爱德女士讲汉语带有其出生地山东的口音,她能够本能地觉察出中文习惯的细微差别,从而成了中国人生活的罕见知情人,为汉学家和社会调查人员求之不得。”因此,不必说外国人,连中国的外乡人看她的童年回忆录,都会对书中的人称、俗语、童谣之类感到陌生,而像我一样的乡亲阅读、翻译她的著作则心领神会,觉得乡趣盎然。

        浦爱德对生育她的华夏土地一往情深,并终生与繁衍、生活其中的民众休戚相关。如金敏所写传记的概括:“从最初记录自己的生活开始,浦爱德便对西方人在中国的态度表现出激愤的情绪。她的这种反应与中国人民对外国人的道德自豪感以及他们的经济与军事优势的憎恨相呼应。”她经历过1895年甲午战争日本军队侵犯胶东的暴行,曾将八国联军攻占北京时慈禧太后出逃的见闻《庚子西狩丛谈》一书译为英文,对日本军队占领北京后欺凌中国人忍不住咬牙切齿,等等。为此,她就能够超越狭隘的党派或意识形态偏见,始终以故土安危与乡邻幸福为标准,由衷地表达自己的爱恨情仇与政治立场。新中国成立后,她不得已远隔重洋,“尽管并未把握遥远的中国‘崛起’的真相,但将对生育自己的国家的强烈怀念,扩展成了弥漫在两国之间的漫漫情思。”对这样一位始终对中国故土魂牵梦绕,却因美国麦卡锡主义以“莫须有”罪名阻碍无法回归华夏而抱憾终身的“海外游子”,两位浦爱德传记作者,一说她是“与中国人民共命运的美国人”,另一将其定位为“中国的美国女儿”,确属合情入理并透辟分析浦爱德一生经历及其历史价值的真知灼见。

        “墙内开花”

        浦爱德丰富多彩、有声有色的生命历程,很像宋诗名句所写:“满园春节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不过,中国又有“墙内开花墙外香”的俗语,形象地喻示历史与现实中屡见不鲜的遗憾。浦爱德对当今中国人和中国学界而言便差不多如此。浦爱德终生依恋哺育她的中国乡土与民众,但此前普通中国人甚至学界群体很少知道她,更谈不上积累与挖掘相关资料,或者广泛宣传和深入研究。究其原因,这或许主要因为浦爱德后半生工作、生活经历以及相关图文资料多数存留在美国,由于长期中美交流不畅而少有中国学者接触与挖掘;另外,以往的中国对外宣传和研究,未能将来华传教士子女群体与其父母客观区别看待,欠缺个案资料积累或理性鉴别眼光,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对以前这些缺憾,无疑应该尽快弥补校正并强化拓展、深化之策。

        说浦爱德曾在中国“墙内开花”,是指她同某些来华传教士子女一样,身受中国现代化转型大动荡、大变革历史潮流的洗礼,逐渐摆脱了可以世袭父母的传教事业,选择了面向或贴近中国社会与民众的世俗化人生道路。他们所选的事业有别,所走的道路不尽相同,却大都与中国现代化变革潮流同行同步,浦爱德更成就了难以磨灭的业绩与贡献,成为中国人民的亲密朋友。

        浦爱德一生摸索、实践的事业路径,立足于平民、道义的立场,致力于普惠大众、造福中国社会的方向,后来则逐渐倾向、亲近历尽艰辛矢志拯救中国社会与民众于水火的共产党以及新中国政权。

        浦爱德在中国现代变革进程中的巨大贡献,重头戏之一是以创建北京协和医学院社会服务部为标志,筚路蓝缕开拓中国现代社会服务事业;二是投身中国工业合作社运动,千方百计为抗日战争以及新中国工业建设发展筹集资金与急需物资。

        浦爱德首创现代中国社会服务

        机构并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依托的是美国洛克菲勒财团创办的北京协和医学院。现代美国资本的复杂动机,无法遮蔽浦爱德开创中国现代社会服务事业的正向效应。医院内的社会服务机构除推动医院由治病向病前防治、病后康复延伸之外,还建立起职工福利部、怀幼会、救济部、调养院之类社会慈善、抚恤组织。在日本侵华之后,这些组织超越国家界限,及时参与红十字会人道救援工作。据当时工作人员回忆:“浦爱德对伤兵医院最关心,出力最多,影响最大。她以社会服务部所拥有的人、财、物,给予了伤员种种便利,成为伤兵医院的可靠后盾。”还为北京近郊的游击队、八路军运送过医疗器械和药品。另外,她也将本机构人员派往南京鼓楼医院、山东齐鲁医院、上海仁慈医院和中山医院,将医务社会服务的火种撒向全中国,为抗日战争增添了物资与精神力量。

        将浦爱德称为现代中国社会服务事业的奠基者之一,可谓实至名归。特别是浦爱德投身以路易·艾黎等开创的中国工业合作社运动后,长期被委派驻纽约的代表。她长年奔波在美国各地宣传,穿梭于各界人士之间募捐,输送给中国的资金和物资源源不绝。如金敏在其传记中所说,中国工业合作社美国促进会属于超党派性质,但“浦爱德关注中国工业合作社支持者中的美国左翼,急于将他们的捐款转移给中国西北的共产党统治区。……她认为,中国共产主义运动是对国民党腐败独裁政权的‘民主性’挑战,意味着西北地区的共产党政府在抗日战争期间赢得了民众支持。”为此,毛泽东和朱德曾共同致函,对通过浦爱德之手获得美国财物支持表示期待与感谢。

        说浦爱德当年在中国“墙内开花”,除了象征她对中国社会、民众和抗战的精神与物资贡献,也喻示其身心受华夏乡土滋养的成长与成熟过程。她从纯洁的少女最终成长为中外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在费正清夫妇眼中,“她被称为‘半个中国人’和‘真正的两种文化’。她是‘全心全意和中国平民百姓在一起’,甚至能与普通市民聊天的北京少数西方居民之一。终其一生,浦爱德始终竭力在她出生与成长的美国文化和中国环境之间自我定位”。浦爱德的传奇生涯,生动映衬了中国文化传统及其现代变革对包括来华外国人的世界舞台的感召力与改塑。她在国外引人瞩目的作为与形象,多半受益于根植华夏乡土与中国文明的哺育。生为炎黄血脉、华夏为家的中国人,或许终身呼吸中国文化气息而浑然不觉,身处中国社会而熟视无睹,若与浦爱德等生于斯、长于斯的外国人生经历对照,必将更为清醒、自觉地认识与评估中国文化传统及其现代社会变革进程的历史性、世界性价值与意义。

        “墙外缤纷”

        浦爱德父母长期在山东省胶东一带传教,尽管全力以赴却最终自认在中国的业绩差强人意。可他们半个世纪之久的传教生涯在所属基督教美国南部浸信会中毕竟凤毛麟角,因此当仁不让成了该教会国外传教的“标杆”。美国南部浸信会出版过她父母的回忆录之类,至今作为激励教徒信仰的样板。后来浦爱德在美国社会的声望堪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但又与父母“花开两朵”,各自“芬芳”。

        浦爱德当初创建北京协和医学院社会服务部,尚属摹仿、移植美国现代社会服务理念及其业务,其影响仅限于中国内地。太平洋战争爆发特别是美中两国共同抵抗日本侵略以后,浦爱德作为以路易·艾黎为首的中国工业合作社组织驻纽约代表,很快成为美国万众瞩目的人物。为呼吁美国各界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支援中国抗战,她不能不主动接受采访,在各种场合露脸,呼吁募集中国抗战急需的资金和物资。与当时宋美龄赴美讲演的一时风光相比,浦爱德几乎长时间作为“中国人”的代表,在美国各地奔波,募集成效也更卓著。

        另一方面,由于中国抗战时期国民党与共产党的关系错综复杂,加之深知中国国民政府官员的贪污腐败风气,浦爱德既要在美国各种政治、财经与军事派系势力之间纵横捭阖、趋利避害以争取最多资金、最好物资,还需要依据中国国民党和共产党差别巨大的体制规模和不同的战略战术,针对性地选择和物色不同种类或档次的物资。至于所募资金的分配方案与渠道,同样需要煞费苦心地平衡以各供所需。因此,中国各受援方面“众口难调”的不同需求与评价反馈到美国,浦爱德在当时美国的名声并非单纯“墙外香”,可称之为“多彩缤纷”才符合实际。由此也可以推想,浦爱德当时需要并具有多么自信与柔韧的褒贬承受能力。

        此外,浦爱德在美国知名,还因为她曾和中国著名作家老舍合作翻译了小说《四世同堂》第三部并改称《黄色风暴》出版。当时,浦爱德对和滞留在美国的老舍合作翻译很享受。她边听老舍朗读他的小说边译为英文,仿佛又沉浸在老北京街巷的脚步与叫卖声中。这一合作成果适时向美国公众展示了中国的社会风貌与抗战态势。后来小说部分手稿竟有遗失,幸好还可从英译本回译为中文,《四世同堂》才得以破镜重圆。

        浦爱德离世后,她的部分生平资料被美国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妇女运动研究所施莱辛格图书馆慕名收藏,与中国工业合作社运动相关的档案则主要珍藏在哥伦比亚大学珍本与手稿图书馆,据说斯坦福大学胡佛图书馆也藏有一些浦爱德资料。这些丰富的档案资料日益被各国研究者青睐,成为研究浦爱德以及相关问题取之不尽的宝藏,时时有重要的发现披露。至今在国外,已有美国学者金敏、日本学者山口守分别撰写的浦爱德传记出版,单篇研究文章则难以数计。这些研究成果正陆续反馈回中国,理应期待养育浦爱德的故土比以前有更多人力、物力投入回顾、宣传、研究浦爱德。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