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图书:《县中的孩子:中国县域教育生态》
“今天我们的媒体不断讨论‘鸡娃’‘内卷’,中产阶层关于育儿的焦虑被无限放大,相比之下,这些县中的孩子对于教育的需求有时候却经常性地被忽略。我们过去的调研结果显示,中国2000多个县容纳了全国50%以上的学生,可以说这部分学生的受教育状况关乎我们未来社会的面貌和发展。”
这是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林小英副教授在“一席”的演讲,也是文景与林小英相遇的起点。近年来,随着教育资源越来越向发达地区的中心城市集中,“寒门再难出贵子”“小镇做题家”“县中塌陷”这样的话题频频上热搜。县中教育质量下滑、超级中学强势崛起、教育生态遭到破坏,已是不争的事实。县中困境如何破局,县域教育如何振兴,我们意识到急需一部作品能把这些棘手的问题讲清楚。林小英作为教育政策研究方面的专家,发表了多篇县域教育的论文,她的演讲更坚定了我们要做一本真实回应当代中国县域教育问题的作品。在与林小英的好友、雅理丛书主理田雷教授的接洽下,《县中的孩子》应运而生。
这本书是林小英老师历时三年实地调研的宝贵成果,是一部扎根中国大地的教育民族志,也是一部有温度的、具有深切人文关怀的难得之作。书中讲述了县级中学教育生态的方方面面,以田野调查的方式写就,实证色彩浓厚。直面农村教育、县城教育的痛点,也客观反映了全面精准脱贫给农村带来的变化。林小英对我国农村和县城教育存在的问题,教育管理和行政整合的交叉、教师队伍的现状、教育管理者尤其是校长的苦恼和忧思等,做了广泛的访谈,勾勒出了一幅生动而又有说服力的画卷,全面反映了县域教育生态的真实图景。
从2019年3月至2022年3月,林小英及其研究团队成员调研了陕西、广东、安徽、河北、湖南和江西六个省份内七个县域中的九所高中、三所初中、十所小学和三所幼儿园,追踪了从“村小的孩子”到“县中的孩子”、两度经历筛选的县域学子,助跑或放养、期许或无奈的家长,在扎根或游移、晋升或躺平之间摇摆的教师,在正事和杂事中疲于奔命的校长,串联起县域教育背后复杂的关系网络。在林小英看来,县域教育的症结之一,即不应以精英教育为参照标准,把教育作为向上流动的阶梯,以经济发展的逻辑来考核与衡量,挤压了教育部门按教育规律运行的空间,采用适者生存的模式,以致忽略了基础教育本应实现的基础性目标——为每一位学生的个体成长提供最基本的知识、能力、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最终致使教育生态失衡。
曾经辉煌的县中成为需要被帮扶或振兴的对象令人唏嘘,由此更引发对何为好的教育、何为好学校、何为好校长、何为好教师的叩问,以及解决县域教育难题,应加大对口扶贫还是强化自我造血功能的讨论。出路或许并非由外向内、自上而下,而是植根于县域内部的自生力量。县域内部不乏良苦用心的教育者,本地人对县域教育问题有着最深切的认识,也有着最准确的把握,能够专心按教育规律育人。也不禁感佩,林小英老师对县域教育问题的一片赤诚与不懈追问,才能促成这样一部扎实且丰富的社科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