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图书:《位移与思易:侨易个体的精神质变及其文化空间》
当今世界纠纷不断、战争频发,如何在“命运共同体”的理论框架和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长远目标下,实现国际交流和跨文化交际显得至关重要。习近平总书记在致第三届文明交流互鉴对话暨首届汉学家大会的贺信中指出:“不同文明之间平等交流、互学互鉴,将为人类破解时代难题、实现共同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指引。”
互学互鉴,以平等交流为前提。不同个体、组织、国家间的互学互鉴,通过人员流动、商贸往来、文明对话等形式得以实现。其中的内在机理为何?“侨易学”的理论或可提供一种解释框架。
“侨易学”理论是学者叶隽提出的带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文化理论,关注的是人们在移居异地及此一过程中所发生的精神面貌及行为的变化。“侨”侧重地理位移和位置变化,承继了留法学人李石曾(1881-1973)的“侨学”资源;“易”源自《易经》,体现思想层面的变化。“侨易学”的目标是分析并阐述这两种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观察、分析和研究异文化中、跨文化间的地理侨动及思想变异现象;同时力图完成阐述中国文化的现代话语体系之构建,并改善异文化与中国文化交流的原有二元模式,增强“命运共同体”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叶隽“侨易学”三部曲的前两部——观念篇(《变创与渐常:侨易学的观念》)、方法篇(《构序与取象:侨易学的方法》)——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法兰西科学院院士巴斯蒂称赞侨易学“可以解释各种变化和交流——不仅在中国内部或是中国与世界之间,而且在世界各地和各种人群之间。在此意义上,中国学术重新获得了创造理论的能力以及主体地位”。法国的Monde Chinois Nou⁃velle Asie杂志还以“中国文化交流:通过侨易学棱镜看西方”为题,组织专题讨论,寻求文化交流的新路径。复旦大学的邹振环教授认为侨易学可在文化生命体、物质技术、社会规范、心理认知、话语象征代码等五个层面“大有作为”。
《位移与思易:侨易个体的精神质变及其文化空间》是叶隽教授的最新力作,也是该理论在“文化生命体”层面的一次“专题拉练”:萨义德、卡内蒂、卡夫卡、严复、辜鸿铭、王国维、陈寅恪、蔡元培、关良、李可染等悉数登场。作者将侨易学的方法落实到这些历史语境下的作家、史学家、艺术家,以知识精英个体所表现出的精神质变线索作为解“时代命题”之引,给出了一份本土学人使用中华传统文化思想资源、汲取中西理论所长、传承学术思脉的答卷。
在中华文化传承的重要时代议题下,不同文明间的交流互鉴显得更加必要。钱钟书先生有云,“东海西海,心理攸同”;费孝通先生又言,“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在文化发展和交流中寻求规律性的因素,推动这种理想图景的实现,也是我辈的由衷期待和共同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