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3年07月19日 星期三

    “为了弄清余叔岩的籍贯,几经周折,才和惠文联系上。那时她在北京医院工作,与刘松元氏为贤伉俪。说来真有意思,余氏三代名艺人,族谱标明为湖北罗田人,但《皖优谱》偏要拉他们加入皖籍。风风雨雨,嘁嘁喳喳,直到80年代还有人旧话重提,力图引经据典,证明余氏为安徽人。”

    京剧“三余”籍贯为湖北罗田

    刘选国 《 中华读书报 》( 2023年07月19日   05 版)

        余叔岩《定军山》剧照

        余三胜及余紫云、余叔岩“三余”京剧世家祖籍罗田,已经是被史志、词典、戏曲历史等典籍做了结论性表述。尽管民国时期,也有极少数人认为余三胜籍贯为安徽,但余叔岩在屡次的表述和书法落款、甚至在住宅门前的“罗田余叔岩”的铭牌中早已做了声明,但近期还有人把程演生《皖优谱》中谬称余三胜是安徽潜山人的论调重弹,并据此把某搜索网站词条里余三胜的籍贯改成了安徽潜山,不得不予以回应。

        余三胜的艺术生涯主要在清朝道光、咸丰年间,那个时期资讯和传媒不够发达,因此有关其生平籍贯等史料留下来不多,包括他的名字也有余三胜、余三盛、于三胜等几种写法。但作为著名京剧世家,他是余紫云之父,余叔岩是其孙,一个家族三代人在京剧舞台上成为他们那个时代最具影响力的京剧艺术家,无人质疑这种血缘和传承关系,著名学者潘光旦在《中国伶人血缘之研究》中也有过权威研究及血缘关系的图表描述。实际上无需上世纪80年代相关家谱、史料发掘等文章佐证,仅凭余叔岩本人留下来的表述和题款,还有余氏后代回罗田祭祖、修墓等言行,即可坐实“三余”祖籍罗田无疑。一个还有后代且多次回罗田祭祖的家族,还需要去自证他们不是潜山人,而是罗田人吗?

        余三胜之孙余叔岩对其罗田籍贯的宣示

        山西人民出版社、三晋出版社出版的《近代名伶传略史料汇编》影印收录了朱书绅的《同光朝名伶十三绝传略》,其中书前序包括有梅兰芳、余叔岩、尚小云、程砚秋等京剧名家的亲笔书法影印件,尤其难得一睹的余叔岩的书法和对其家族籍贯的表述,最后落款“辛亥仲冬罗田余叔岩敬观并记”,其内容除了评价十三绝图之外,提及其先祖余三胜、先君余紫云在京剧发展中的作用外,特别提到“先祖由湖北而至京津,即与程长庚、张二奎鼎足齐名”,这些毛笔书写的真迹文字是其对家族籍贯湖北罗田的最明确的确认。该书在附志《题词名伶概略余叔岩》文中,提到“上刊序文,为叔岩去岁所亲作,至今已成遗迹”。

        梅兰芳及余叔岩后人亲戚弟子对其罗田籍贯的确认

        京剧大师梅兰芳在其1951年写的《舞台生活四十年》的自传里,第四章专写“我和余叔岩合作时期”,介绍了余叔岩的家世及余三胜的祖籍情况,“叔岩名第祺,是余三胜的孙子、余紫云的第三个儿子。余三胜是晚清咸丰、同治年间与程长庚、张二奎鼎足而立的老生。程老先生是安徽潜山人,代表徽派;余老先生是湖北罗田人,代表汉派;张老先生是北京人,代表京派。他吸取程、余二位的艺术,发展成为擅长王帽戏‘奎派’”(河北教育出版社《梅兰芳全集》第一卷《舞台生活四十年》,2000年12月第一版)。作为梅余两个世交家族,且作为京剧“三大贤”其中二贤,梅兰芳对余叔岩及其家族的了解,其对余三胜湖北罗田人的表述,自然极具权威性。

        余叔岩嫡亲外孙刘真先生2003年曾经翻印孙养农先生1953年香港出版的著作《谈余叔岩》一书,由余叔岩关门弟子孟小冬作序,序中开头即表示“如我先师罗田余先生,抱云霞之质,兼冰雪之姿,家学绳承,振宗风于三世”。在孙养农的自序里也说:“自谭鑫培逝世之研平剧须生一行者,莫不以罗田余君叔岩为泰山北斗,如道统相承,为孔门之颜曾也。余自幼嗜研平剧,以家君与叔岩为两世之交,因从而濡染探讨,每北上必往请益范秀轩中……”作为余氏世交,孙养农在该书的首篇“余氏之家世”中写道,“余三盛后来人都写作余三胜,是湖北罗田人”,“余三胜之子就是余紫云,号叫砚芬……生有四个儿子,第三子名第祺,就是本书所要叙述的名须生余叔岩”。

        该书还收录了余叔岩先生在台湾的“三传弟子”李炳莘写的纪念文章《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余叔岩》,该文1997年经过了余叔岩次女余慧清女士校订。其在“家世”中描述:“余叔岩(1890年10月17日-1943年5月19日)湖北省罗田县人,生于北京。谱名第祺,字小云,官民叔巖,巖与岩通,巖字笔画太多,人多以岩书之”,“祖父余三胜(又名三盛,1803年-1866年),于道咸年间率领一个汉调戏班,由汉口经天津到北京,演唱京剧。其学识渊博,为人机智,唱腔抑扬顿挫,与当时一般伶官之洪钟大吕迥异,观众趋之若鹜。其与程长庚、张二奎并称‘梨园三鼎甲’……”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谭元寿在其回忆文章《谭门艺语》一文中描述:“我们谭家和余家,老一辈全是湖北老乡。余先生的祖父余三胜老前辈,是湖北罗田人,精于湖广音韵,是与程长庚大老板同时代的老生人物。我曾祖父拜余三胜为师,得其传授,后来余叔岩先生又拜在我曾祖父门下,最后我父亲又师事余先生。我们谭、余两家的师徒关系,如此循环往复。”(谭元寿《谭门艺语》,北京出版社《梨园往事》,北京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选编,2000年第一版)作为京剧须生两大里程碑式艺术家家族,谭余两大流派,相互传承借鉴,相互交往了解自然深厚,因此,谭元寿对余三胜是罗田人、余家是湖北老乡的记忆追述也自然不容置疑。

        不妨再读一下著名戏剧评论家陶雄1987年发表于《戏曲艺术》第2期的文章《我所知道的余叔岩氏》。该文中写到,他1931年时在北京春明女子中学教书,曾经是余叔岩两个女儿余慧文、余慧清的老师,后来到了1961年因编写《辞海》戏曲词目,“为了弄清余叔岩的籍贯,几经周折,才和惠文联系上。那时她在北京医院工作,与刘松元氏为贤伉俪。说来真有意思,余氏三代名艺人,族谱标明为湖北罗田人,但《皖优谱》偏要拉他们加入皖籍。风风雨雨,嘁嘁喳喳,直到80年代还有人旧话重提,力图引经据典,证明余氏为安徽人。主要根据无非是清代北京潜山(安徽)义园碑文上余三胜赫然具名,为发起人之一。殊不知十八九世纪时,徽班、汉班交往频仍,演员串班之事颇多,余三胜搭徽班唱戏,资助安徽义园,殆属人情之常。如果不是嫡裔亲自出面辩讹,这场官司恐怕一时还打不清呢”。遗憾的是,陶雄先生说的还真是一语成谶,尽管有其女的辩讹,但到了21世纪还有人在“旧话重提”。

        国剧研究专家对徽汉合流及余三胜来自湖北的确认

        著名的中国戏剧史家周怡白早在1957年中央戏剧学院主办的“中国戏剧史”学术讲座中就系统描述:“余三胜,湖北罗田人。道光年间来京。在王洪贵、李六之后。他唱的是楚调,当时把楚调西皮和徽调二黄合起来统称为黄腔。……余三胜在京剧的初期,因其来自武汉,其所唱声调,被认为是汉调,因而有‘汉派老生’之称。所谓‘而今特重余三胜’……他不仅代表了汉调老生一派,同时也使京剧逐渐脱离了单纯的徽调唱法,从而构成今日京剧的独立体系。”(周怡白《中国戏剧史讲座》,北京出版社2016年7月第一版)

        1990年在北京市纪念徽班进京200周年学术研讨会上,著名戏曲史家丁汝芹的文章《皮黄戏的“京化”》中,引用上世纪30年代戏剧音乐家陈彦衡对皮黄戏的名伶做的介绍:“程长庚,皖人,是为徽派;余三胜、王九龄,鄂人,是为汉派;张二奎,北人,采取二派而搀以北字,故名奎派。”(金和增、王蕴明主编《徽班与京剧》,华龄出版社1992年2月北京第1版)葛献挺的文章《从北京梨园八大家说起》中对余三胜、谭鑫培家族的介绍:“余三胜、谭鑫培两家都是湖北人,冯叔鸾所说的‘京剧发源于徽而脱胎于汉’的‘汉’字,就是指的余、谭两家。100多年来,老生这一行,虽然有‘前三鼎甲’和‘后三鼎甲’(分别指:余三胜、张二奎、程长庚及谭鑫培、汪桂芬、孙菊仙),但由于余、谭两家的特殊贡献及不断的交流发展,在京剧舞台上,余、谭两家是一个影响最大的艺术流派。到了今天,试看老生中的后起之秀,不是谭就是余,已经很难找出程长庚、张二奎的痕迹。”(金和增、王蕴明主编《徽班与京剧》)

        龚和德的论文《试论徽班进京与京剧形成》一文中描述:“余三胜是湖北罗田人,约在道光十六年(1836)之前进京,与李六同为春台班主演。这些迹象表明,春台班是吸收汉调演员较早、且持久的徽班。在春台班的带动下,徽班逐渐建立起以唱汉调为主的演出体制。这一重大变化,给了观众这样一个印象:‘班曰徽班,调曰汉调’。……余三胜之所以特受欢迎,就在于他倡先改变唱腔高响平直的缺点。他既善西皮,又是二黄反调的创新者,唱工旋律丰富,以‘花腔’著名。后来的谭鑫培兼采众美,粹于一身,使唱工技巧达到新的高度。”(龚和德《京剧说汇》,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16年9月第一版)

        在中国戏剧家协会主编、崔伟著线装本《中华戏曲:京剧》(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四月第一版)中这样描述京剧的起源:“人们普遍认为,京剧起源于清代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到道光二十年(一八四〇年)这五十年间。……随着四大徽班在北京的成功演出,观众对地方戏的欣赏热情被激发了起来。接踵进京的又一支来自荆楚大地的地方戏生力军——汉调的到来,为北京的戏曲舞台注入了更强的活力”,……尤其是余三胜的老生腔更是追求韵味,华美悠长。‘班是徽班,调是汉调’的局面随之出现。……直至一八四〇年前后,京中徽汉合流后的戏班几乎已完成了相互的融合,走向了携手共进的阶段。一个新的剧种——京剧羽翼丰满地诞生了!”在后面对“三鼎甲”介绍中,对余三胜的介绍:“余三胜生于一八零二年,离世在一八六六年,祖籍湖北罗田县。他是汉调最早晋京与徽班合演大红大紫的佼佼者。余三胜在演唱上魅力和贡献巨大,他对于徽汉合璧、(西)皮(二)黄一炉,推动徽剧与汉剧向京剧发展功劳卓著。他的风格后人称为‘余派’,后来被称为‘伶界大王’的谭鑫培就受他的影响最深。”

        朱恒夫在其著作《中国戏曲剧种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2018年3月第一版)一书中对“前三杰”的描述:“‘前三杰’主要活动于徽班进京时期,是四大徽班的领班人。余三胜来自湖北,唱念多汉调特色,故称为‘汉派’。程长庚来自安徽,演唱带有徽音,被称为‘徽派’。张二奎原籍河北,幼年随父亲来京,唱腔多吸收京腔、梆子腔特点,因而被称为‘京派’。从对‘前三杰’不同演唱风格的命名来看,在京剧形成时期,人们对演唱流派的分类,主要标准是地域声腔的特点。”

        《中国戏曲史》描述京剧的发展历程“乾隆末至道光前期,汉调名角四喜官、米应先、童应喜、余三胜、王洪贵、李六、龙德云等先后进京搭徽班演出,风格相近且早有交流的徽汉两调再次合流,经余三胜等老生演员反复锤炼,旋律丰富,初步融合京音京韵的皮黄新腔得以创立”,“咸丰末至光绪间是京剧的成熟期。为进一步迎合包括帝后在内的北京广大观众的审美趣味,余三胜、谭鑫培等汉调演员以湖北罗田及武汉等地的方言为基础,进一步融合北京语音,建构起独特的‘湖广音中州韵’的音韵系统,进一步融合北京语言,使原先的‘五方之音’实现了统一……”(郑传寅主编《中国戏曲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年7月第一版)

        2005年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京剧史》在描述京剧从形成到成熟的演进过程时,这样评价:在京剧形成时期代表性演员是余三胜、程长庚、张二奎,习称“老生前三杰”,在比较他们生卒年龄和戏剧活动时间后,认为“以余三胜年代为最早,程长庚活动时间最长”。在第三编人物中,将余三胜作为生行演员第一位来做专节介绍:“余三胜不仅将徽、汉二腔溶于一炉而创制出旋律丰富具有独特风格的京剧唱腔,在舞台语言的字音、声调上,也将汉调的语言特色与北京的语言特点相结合,创造出一种既能使北京观众听得懂,而又具有京剧特有的皮簧风格的京剧舞台语言的字音、声调规范。”

        1925年日本文化学者波多野乾一写作、鹿原学人翻译的《京剧二百年之历史》(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9年1月出版)一书“余三胜——谭鑫培之先驱者”一节对其介绍:“以幽微婉转之音,与奎派为正反对,而又与程长庚大异其立足地,以成谭鑫培先驱者之余三胜,为湖北罗田县人。”“彼之专攻为老生,将皖、鄂两省之音,合一炉而冶之。殊于音节回转之处,为研究之焦点,顿挫抑扬,缠绵悱恻,称为前古得未曾有;而于腔调改良之处,彼则荷‘第一人’之荣誉”。

        如此描述京剧发展历程的书籍文章还有很多,无需一一列举。

        典籍中关于余三胜及“三余”罗田籍贯的定论

        实际上在国家组织编写出版的志书、词典、艺术史等典籍著作里余三胜及其子、孙祖籍罗田已早做定论。

        1999年出版的《中国戏曲志》是由文化部、国家民委、中国戏剧家协会联合主办、国家艺术重点科研项目,由中国戏曲志编辑委员会编辑、著名戏剧家张庚担任编委会主任和主编的权威志书,在传记“余三胜”词条中介绍:“余三胜(1802-1866)清代京剧演员。名开龙,字启云。湖北罗田人。原为汉调演员。道光前期进京,先后搭广和成、春台班等徽班演唱。道光中期与程长庚、张二奎被誉为‘老生三杰’‘三鼎甲’,同为京剧创始人。他擅用‘花腔’,将汉调西皮和徽调二簧合二为一,加以革新,创造出皮簧新声,开拓出京剧音乐的新领域,丰富了京剧唱腔的旋律性,当时有‘时曲巨擘’‘老生中之不祧祖’之誉。”“京剧中的‘湖广音’也始自于余三胜”。“《都门杂咏》评述他的影响时说:‘时尚黄腔喊似雷,当年昆弋话无媒,而今特重余三胜,年少争传张二奎’,当时唱老生者以宗余为最多,如张奎官、刘和坤等均为其弟子。谭鑫培是他唱腔艺术最有代表性的继承人,余三胜有弟,名四胜,工净;其子名紫云,工青衣兼昆旦;紫云之子叔岩,工老生”。

        《北京志·人物志》(北京出版社2016年7月版)也收录有余三胜传记:“余三胜(1802-1866),原名开龙,字启云,湖北罗田人,生于北京。京剧老生演员。因家贫学戏,时在天津享有盛名,擅演《取帅印》《让成都》等。清道光时为北京四大徽班之一的春台班台柱。与程长庚、张二奎并称‘老生三鼎甲’,在群雅集票房参加活动。同治二年 (1863)入广和成班。五年(1866),病逝。初葬天津西门外安徽义地,后迁北京。余三胜在汉调皮黄和徽戏二黄腔调基础上,吸收昆腔、秦腔等特点,创新京剧唱腔,并以花腔取胜。世称‘余派’(也称汉派)。……谭鑫培曾正式拜其为师。子余紫云工青衣,孙余叔岩工老生。故居位于北京西城区石头胡同61号。”

        《京剧知识词典》余三胜词条中描述:“余三胜(1802-1866),京剧演员,工老生。本名开龙,字启云。湖北罗田人,原为湖北汉戏末角演员,于道光初期进京搭徽班演唱,道光中期后,与程长庚、张二奎齐名,称‘老生三杰’‘老生三鼎甲’。余三胜之成名实早于程、张,他的嗓音醇厚,声调优美,他在汉调皮簧和徽戏二黄腔调的基础上,吸收了昆曲、秦腔等艺术特点,创造出抑扬婉转、流畅动听的京剧唱腔。”在余紫 云词条里介绍:“余紫云(1855-1899),京剧演员,工青衣、花旦,名金梁,字砚芬,湖北罗田人。系著名老生余三胜之子。……紫云三子叔岩,工文武老生,成就颇著,世称余派。”

        史仲文主编的《中国艺术史·戏曲卷》介绍余叔岩:“余叔岩(1890-1943),‘余派’艺术创始人。本名第祺。幼年时用过‘小小余三胜’艺名,后改用余叔岩名。祖籍湖北罗田。余叔岩出身‘梨园世家’,是京剧‘老生三杰’之一余三胜之孙,名旦余紫云之子。幼年在家学戏,由姚增禄开蒙学‘武生’戏,11岁从吴联奎学‘老生’戏,辛亥革命后拜谭鑫培为师。”“余叔岩在全面继承谭派的基础上进行发展创造,于20年代形成‘余派’,对30年代以来的老生唱法有很大影响。”

        《中国文化词典》在余三胜词条里介绍:“余三胜(1802-1866)戏曲演员。名开龙,字起云。湖北罗田人。幼习汉剧。道光末赴天津,在群雅轩演皮黄戏。后入京搭春台班,为首席须生兼领班人。因演技高超,清廷授以四品供奉衔。咸丰年间自成余派,与程长庚、张二奎并称京剧老生三杰。融徽、汉、昆、渝之音调,用多种声腔表现人物,创造抑扬转折、苍凉悲壮的京剧老生唱腔。”(冯天瑜主编《中国文化词典》,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4月第二版)

        这么多权威机构、专家编辑出版的典籍著作,已做了结论式的表述。

        称余三胜为皖籍的两本书

        1917年出版的《伶史》是最早出现的谬误之一,作者穆儒丏被称为是“著述颇丰却又被历史所淹灭的旗人大作家……戏曲是穆儒丏终身所好,这也是彼时北京旗人之风气,加以穆氏大半生寄身于报界,因此,戏曲著述很多,如小说、剧评、剧本、随笔之类,多以伶人、伶史为主题”。在该书“余三胜世家第三”里,作者称“三胜,皖人,其先以作小负贩来京师,因家焉。生三胜,性极慧颖。及长,丰姿俊美,翩翩如浊世之佳公子。喜歌,发声如黄钟大吕。顾家贫,无力就外传,业贾复无资,以梨园为能治生,遂入伶籍,职为老生。以同治二年,搭广和成班……三胜业伶凡十余年,家陈称小康,后以疾卒,年七十余。子砚芬继起”,后面相继描述了余紫云、余叔岩的艺术经历和成就。陈均在《伶史》出版前言《伶史、国史与掌故》中说:“《伶史》因其大多为‘口述史’,口耳相传,与史实相抵牾的叙述也不在少数。”

        程演生先生的《皖优谱》一书,世界书局1939年出版,传承了穆儒丏的说法。虽然加了一点作者所谓的考据,也完全站不住脚:“余三胜,安徽潜山县人。生卒未详。子紫云,孙叔岩,咸丰间与程长庚、张二奎同有名于时。在北京先隶春台部。同治二年,癸亥,隶广和成部,工老生。外史氏曰:余见近人记载,梨园系年小录,以三胜为罗田人,评花新谱,以紫云为淮阴人,梨园影事则以叔岩为黄陂人,祖孙父子籍贯之不同如此,殊可笑也。惟京剧二百年历史,据穆辰公伶史谓‘余三胜实安徽人’。今考新修潜山县志公产门,京都潜山义园题记名,有余三胜名与程玉珊(长庚)并列,北京梨园金石文字录同。据此可证三胜之为皖人,至少彼之原籍为潜山人无疑也。世多以三胜为鄂人者,殆以其于咸同间,独工汉调故耳。且余氏为潜邑巨族,宿产闻人……”(天柱外史著《皖优谱》,山西人民出版社、三晋出版社2018年影印出版)以新修潜山县志及潜山义园题记有余三胜捐款名录即断定其为潜山人,则是完全不了解那个时期戏班慈善事业运作模式的简单推断,前面引用戏剧评论家陶雄先生1987的文章早已做过指正,无需再赘评。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