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3年06月28日 星期三

    出版国际化之路

    ——以少儿出版“走出去”为例

    《 中华读书报 》( 2023年06月28日   06 版)

        王泳波

        ■王泳波

        █通过产品精品化、传播精准化、互鉴项目化、交流学术化、推广多样化五个维度拓展出版“走出去”路径,可进一步提升出版国际传播效能,推动新一轮出版国际化高质量发展。

        出版国际化工作秉承着“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的使命职责。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国家新闻出版署明确提出,中国出版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创新出版传播方式”,“积极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宣介中国主张、中国智慧、中国方案,推出一批融通中外、展现中国力量的出版物”。这为出版国际化的创新发展提出了明确目标和具体任务。

        出版“走出去”是讲好中国故事、展示中国形象、提高国际传播能力、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有效途径。我国出版机构立足全球市场,创新外向型出版模式,拓展“走出去”路径,取得了新一轮海外输出成果。尤其是我国实施“十三五”规划以来,众多出版机构积极参加国际书展,打造外向型出版精品,实施重大翻译工程、推广工程,出版“走出去”取得了一系列新成效。据统计,2019年,我国版权输出品种“达到15767种”,“版权引进与输出比也从‘十二五’末的1.57∶1缩至2019年的1.02∶1”。可以说,无论是在版权输出的数量上,还是在版权输出的质量上,我国出版机构均取得了重大突破。

        总之,众多出版机构秉承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时代重任,通过理念创新、模式创新、路径创新等,不断推动出版国际化的高质量发展。

        理念创新

        为构建新时代出版国际化新格局,我国出版机构不断创新版权贸易模式,积极践行外向型出版新理念。在此进程中,出版机构需要强化如下四个理念。

        其一,精品理念。

        原创精品是海外传播能力的根本保障。精品出版物所承载的思想和文化内涵、文学和艺术情趣、科学精神和科技创新力量是当下我国出版“走出去”的根脉。在国家“走出去”战略驱动下,出版管理部门启动了一系列出版“走出去”资助、推广、规划项目,如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中国文化著作翻译出版工程、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丝路书香出版工程等,取得了不俗成果,版权输出规模不断增大,版权贸易逆差不断缩小。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单品销量不大,流传度高、影响力大的精品不多,尤其欠缺具备思想之美、文化之美和时代影响力的原创文学力作。基于此,如何打造具有代表性的海外出版精品,成为摆在众多出版机构和出版人面前的一大课题。

        强化精品理念,需要出版机构秉承“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出版标准,挖掘和提炼出版物中具有全人类共同价值的思想内涵,以文学审美的方式呈现给读者,给予读者向上向善的精神力量和文学感染力。以此为观照,在出版国际化进程中,出版机构应积极输出能体现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海纳百川等精神特质的出版物,以及中华儿女在改革开放进程中进一步形成的具有共通性、包容性价值理念的现实题材文艺精品。这些富含优秀文化和时代精神、极具文学感染力的精品佳作,是讲好中国故事的所在,也是促进世界各国人民“美美与共”的所在。

        强化精品理念,需要出版机构立足专业化,根据时代发展和阅读需求,在各自的专业出版门类中,形成高远且明晰的出版宗旨,引领精品出版物的内容生产和发行传播工作。以此为观照,外向型出版需要与时俱进,根据“走出去”工作的时空环境变化,动态调整和优化外向型出版的宗旨,通过专题策划、国际组稿、联合出版等方式,打造能表达人类命运共同体精神的外向型出版产品,从而不断扩大外向型出版物的海外美誉度和影响力。

        强化精品理念,需要出版机构坚持系统观念,集聚、统筹优质出版资源,立足新的传播方式和市场环境,打造集内容、传播、融合、主题活动、“走出去”等多维度的精品生产体系,通过体系化建设有效保障和促进精品生产。以此为观照,在出版国际化进程中,出版机构同样要放眼世界,立足全球市场,创新版权贸易模式,扩展“走出去”路径,从而开创出版国际化新的发展格局。

        其二,传播理念。

        新的时代背景下,国际传播能力是众多出版机构亟待提升的一种竞争能力。为推动精品出版物走向海外,出版机构应提炼出版物的主题、主旨,通过生动的表达,清晰明了地把出版物的思想、文学和艺术之美呈现给海外读者。出版机构在海外开展出版活动、学术交流,也应形成高质量的媒体报道和资讯传播,把出版物的思想内涵和活动的主旨更好地传播到世界各地。同时,创新出版物、出版活动的传播方式,提升海外传播效能,能更好地把当下中国社会的精神面貌、改革发展、文化创造、科技进步等信息传递给海外读者。

        因此,出版机构须进一步强化传播理念,注重国内主流媒体海外版以及海外专业媒体、主流媒体对出版物和出版活动的有效报道。这些媒体往往拥有丰富的传播资源和渠道,通过其报道,可将相关的出版资讯及时、深入地向海外受众进行传递,引发更多的关注和交流,提高出版物、作家、出版活动在国际市场的知名度和声望,从而有效推动出版国际化。

        强化传播理念,需要出版机构加大与驻外机构、海外相关文化机构等的交流与合作,通过主题活动、文化交流活动等形式宣传推广品牌出版物、代表性作家,促进出版机构国际传播力的提升。同时,出版机构应坚持胸怀天下,深入了解输出产品所在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背景、市场需求、阅读习惯等信息,结合多方力量,不断强化自身的传播能力,从而形成更具针对性、更加多元的海外传播“中国方案”。

        其三,互鉴理念。

        出版是全维度记载人类文明发展的一种活动。每个国家和地区的出版工作,都是对自身文明发展的表述和呈现,同时也是对世界文明发展的丰富和拓展。每个国家和地区的出版机构和出版人在传承前人已有出版成果的同时,又不断与时俱进、创新发展,从内容、审美、呈现方式等多方面,把人类文明的进步更准确、更清楚、更生动地表达和呈现出来。

        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当下,出版机构需要强化互鉴理念,通过“走出去”工作,把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当代文明进步和社会发展以及中国对于世界文明的理解和认识等内容信息,传递给世界其他国家。

        同时,出版机构应认识到“文明交流互鉴应该是对等的、平等的,应该是多元的、多向的,而不应该是强制的、强迫的,不应该是单一的、单向的”。基于此,在出版国际化进程中,我国出版机构应与国际出版机构、文化机构,就创作资源、版权资源等开展平等互动。

        总之,我国出版机构应强化互鉴理念,以全球市场为背景,通过国际组稿、联合出版、中外互译等创新手段,拓展“走出去”维度,积聚外向型出版资源,推进优质版权贸易项目,着力提升出版国际化水平,扩大我国出版影响力。

        其四,交流理念。

        出版“走出去”不仅要推动出版产品出口和版权输出,同时更要注重把出版物所秉承的学术思想、文化内涵、文学审美、科学精神、时代风尚等呈现给国际社会,从而切实有效地宣介“中国主张、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比如,立足国际书展,围绕出版物或作者举办相关主题活动、阅读活动;与国际出版商、文化交流机构、文学代理机构共同举办业务洽谈或学术交流活动;组织作家参加国际知名学术论坛、发表主旨演讲,参加国际读书节活动,与海外读者面对面交流,共享阅读之美……这些交流活动已成为我国出版机构在“走出去”进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当下,出版机构要立足国际舞台,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更直接、深入地把中国学者、作家和艺术家的思想观点、学术主张传递给海外读者。这样的交流能打破不同文化背景和语言、环境等形成的障碍,能让国际出版商、版权代理商更清晰、生动地感受到中国出版物所蕴含的思想内涵和文化魅力。在新媒体传播环境下,中外出版人可以通过移动互联网不受地域限制地交流出版信息,这是当下出版机构与海外出版商、文化机构进行交流的重要手段之一。我国出版机构、出版人和作者也能在与国际出版同仁交流的过程中发现新的合作契机,找到新的“走出去”机遇。

        产品精品化

        立足新的发展背景,我国出版机构应进一步明确出版国际化高质量发展的目标,通过产品精品化、传播精准化、互鉴项目化、交流学术化、推广多样化等路径,进一步提高国际传播能力、提升国际传播效能,推动新一轮出版国际化高质量发展。

        精品图书是版权贸易的核心竞争力,讲好中国故事是中国童书出版国际化的根本使命。我国少儿出版机构在版权“走出去”方面,始终坚持发掘优质外向型原创产品,通过精品童书“走出去”,向各国读者分享中国孩子的成长故事。

        近年来,随着我国少儿出版的繁荣发展,中国儿童文学作家、插画家、评论家及其作品受到海外出版机构和读者的关注和肯定,屡屡获得国际奖项,如曹文轩获2016年国际安徒生奖,朱自强获2021年第十八届“国际格林奖”,于虹呈的《盘中餐》获2016年意大利博洛尼亚国际童书展插画奖,朱成梁的《别让太阳掉下来》获2019年第27届布拉迪斯拉发国际插图双年奖金苹果奖,王祖民的《噔噔噔》获2023年度博洛尼亚最佳童书奖虚构类提名奖。

        专业少儿出版社以名家名作为引领,通过一大批题材新颖、创意独特、富含中国元素的儿童故事,将中国文化和中国精神传递给国际小读者,正成为童书“走出去”的重要路径。例如,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以下简称“苏少社”)充分发挥在原创儿童文学领域的优势,借助名家名作打造输出精品。该社重视具有较高海外影响力的知名作家的作品输出,2018年推出黄蓓佳的长篇小说《野蜂飞舞》,图书版权先后输出越南、马来西亚、印度、黎巴嫩等国。

        根植于中国文化的原创图画书也是精品童书“走出去”的方向。作家余丽琼和插画家朱成梁创作的《团圆》,是一部将中国传统文化与儿童的生活、情感巧妙融为一体的图画书作品,2011年入选美国主流媒体《纽约时报》的年度图书排行榜——“最佳儿童图画书”排行榜,这是我国原创图画书首次入选该榜。

        新冠疫情来袭时,我国众多少儿出版社克服种种困难,推出了一系列抗疫主题的童书,并向世界各国输出版权。其中,苏少社的“童心战‘疫’·大眼睛暖心绘本”书系,通过儿童的视角,以绘本的形式,在呈现中国社会和家庭守望相助、团结一心等精神风貌的同时,也向海外儿童传递了战胜疫情的勇气和希望。该书系版权输出黎巴嫩、尼泊尔、美国、英国等19国,成为中国原创作品海外出版现象级案例。

        围绕世界话题,通过版权输出,把中国精神、中国价值和中国力量传递给全世界,已成为众多出版机构打造“走出去”精品的成功经验。

        从“引进”到“原创”,打造长线产品,也是“外向型”精品童书策划的思路之一。

        2002年,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引进德国的“彩乌鸦”系列图书,出版后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该社围绕“生命、爱、成长、人与自然和谐”等主题,加入中国儿童文学的元素,打造“彩乌鸦中文原创系列”,不仅得到中国读者的认可,版权还输出法国、德国、韩国等国。

        苏少社“墙书”系列也是从“引进”到“原创”、再到“输出”的典型案例。2016年,我社推出引进版“墙书”《地球通史》,这本通识教育科普作品形式新颖,建构了一种新的思维和学习范式。在引进版“墙书”的启发下,我社推出了原创“墙书”《中国通史》《坐着火车去拉萨》《中国服饰通史》等,版权输出尼泊尔、埃及、日本等国。

        设立原创平台,持续开发原创精品,也是收获原创精品的方式之一。

        “东方娃娃原创绘本大赛”是《东方娃娃》杂志社承办的一项原创绘本赛事。该项赛事从创办之初,就立足国内、放眼全球,征集优质的绘本创作稿件。自2019年大赛开赛以来,已征集国内稿件3298部,海外稿件502部,出版绘本图书41本,版权输出英国、加拿大、伊朗等10国。通过该项赛事,《东方娃娃》杂志社从国内外获取原创资源,形成出版成果,并向海外输出,体现了童书出版在促进国际文化交流中的作用。

        传播精准化

        在“走出去”进程中,出版机构需要强化传播意识,注重传播的多维度拓展和手段创新,不断提高传播的精准性,增强输出成效,扩大海外影响力。

        作为构建中国话语体系、传播中国声音、展示国家形象的重要窗口,《人民日报》(海外版)、新华社海外分社等国内主流媒体通过拓展内容传播平台,完善现代传播体系,海外传播效能得以进一步提升。我国少儿出版机构可以借助这些媒体平台向海外读者宣传优质童书,提升出版物及出版机构在海外的影响力。

        2020年,《人民日报》(海外版)对苏少社“童心战‘疫’·大眼睛暖心绘本”书系海外输出成果进行了报道,分析了中国童书走向世界的关键要诀,认为“共通的情感体验决定了童书更容易互通”。

        提升国际传播效能,需要重视国际媒体的力量。2018年意大利博洛尼亚书展,中国是主宾国,苏少社提前布局,围绕输出精品策划多场书展活动,同时积极联络国外媒体进行同步宣传互动。书展期间,我社成功举办“中国故事,感动世界”等主题活动,美国《出版人周刊》、意大利国家电视台、《安莎通讯报》等十多家海外媒体进行了专题报道。《草房子》意大利文版等成为宣传热点,赢得了国际同行及读者的认可和赞誉。

        原创图画书《夏天》由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出版,其英文版由麦克米伦集团首发,获得《出版人周刊》《科克斯书评》《书单》《学校图书馆学报》等多个书评杂志的好评。2019年5月,《出版人周刊》还重点介绍了这部作品。

        孔子学院、中国文学海外读者俱乐部等是我国重要的中外文化交流机构和平台。出版机构可与其合作,在海外举办阅读分享会、学术交流活动,精准传播外向型图书。

        2016年,孔子学院总部在法兰克福书展期间,策划、组织“中国孩子的书香世界”儿童绘本展,展示了197种中国原创绘本,让海外读者领略了中国原创绘本的艺术之美。2021年,中国作家协会启动“中国文学海外读者俱乐部”,为儿童文学的海外交流、传播提供了精准平台。2022年,苏少社协助突尼斯“中国文学读者俱乐部”举办《因为爸爸》少年成长讨论会,向海外读者讲述中国少年的成长故事。

        此外,出版机构还可以广泛联络国内外有杰出学科成就、有跨文化专业研究背景、有深厚翻译功底的专家学者、海外汉学家等,组建“走出去”专家智库,助推出版“走出去”。2018年5月,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启动“凤凰国际出版翻译专家库”建设,该“专家库”提升了该集团出版国际化水平,也助推了该集团童书出版的海外传播。

        创新合作出版机制

        倡导文明互鉴是实现出版国际化的有效途径。众多少儿出版机构跨越空间限制,面向国际,形成更为广泛的合作,既重视“走出去”,也重视“引进来”,通过中外互译、国际组稿、合作出版等方式拓展国际出版的深度和广度。

        翻译经典著作是推动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手段,不仅可以实现文化的平等双向交流,也有利于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华文化。

        2019年,“亚洲经典著作互译计划”正式启动。中方亚洲经典著作互译计划专项工作办公室“遴选了102种中国经典著作,作为亚洲经典著作互译计划中方首批推荐书目”,“《寄小读者》《宝葫芦的秘密》《我是花木兰》《盘中餐》等儿童文学书籍”入选。同年,苏少社与柬埔寨高棉出版社签约“中柬互译计划”,互译第一批柬方作品为《小女孩兰娜》。该作品中文版的出版为中柬文化交流起到积极的作用。

        国内出版机构需要立足全球市场,接触内容资源的创作源头,加强对于国际原创资源的组织,以此拓展出版外延,提高中国原创出版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国际组稿是国内原创儿童文学出版进行的重要探索。苏少社通过国际组稿打造“国际范”产品。2017年,我社启动“美丽童年”国际儿童小说书系的组稿,邀约世界各国作家书写各自的童年成长故事,迄今已出版小说《十四岁的旅行》《裴多菲街8号》《十一岁》。苏少社拥有作品的全球版权,其中《十四岁的旅行》版权输出越南、印度、马来西亚。

        中外出版机构立足市场和阅读需求,共同策划选题,共同组织创作资源,打造出版精品,开展一系列的出版和版权合作,在当下的出版领域,尤其是少儿出版领域,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比如,苏少社与韩国智慧屋出版社合作打造“黄善美成长小说书系”。该书系邀请韩国作家黄善美创作文字内容,苏少社组织中国画家进行插画创作,双方同步推出这一出版项目的中文版和韩文版。与以往单纯的版权输出和引进合作不同,合作出版在组稿阶段,双方出版社共同参与内容的开发;图书出版后,双方共同拥有版权。

        此外,国内出版机构通过同步出版,让更多优秀童书直接进入海外销售渠道,助推中国文化“走出去”。2016年,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收购了位于悉尼的澳大利亚新前沿出版社,次年又在英国伦敦设立新前沿(欧洲)出版公司。依托于这两个海外子公司,浙少社陆续将优质童书在海内外同步出版——可以做到一本图书在中国、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四国同步出版,中英两种语言同步发行,多国同步销售版权和实体书。

        重视国际人文交流

        新的时代背景下,国内出版机构重视国际人文交流活动,通过高端论坛、阅读推广活动等,传递中国出版的时代声音,提升中国出版的学术高度。

        我国少儿出版机构积极利用国际书展平台,筹划有影响力的主题活动、阅读活动,推动外向型图书的海外传播。2017年法兰克福书展期间,苏少社举办了“让世界心动的童年”系列读书活动,隆重推介了《草房子》的德文版,与会国际同仁和嘉宾对《草房子》等作品的艺术价值表示赞赏。2018年,苏少社在博洛尼亚书展上举办了“向世界讲中国故事——《墙书——中国通史》”等新书推广活动,用2.4米的长卷将中华民族灿烂的历史和文化图文并茂地展现出来,吸引了众多海外读者。

        同时,我国出版机构积极参与和组织国际出版高端论坛,以此加强中外出版界的沟通,不断提升中国出版的影响力。

        第55届博洛尼亚书展期间,中国出版协会少儿读物工作委员会与接力出版社共同组织承办了以“中外童书出版、合作新趋势”为主题的中外童书出版合作产业论坛,就中外童书出版合作及发展趋势等课题进行研讨。这种高端论坛“加强了中外童书出版界的沟通,对中外童书合作出版的创新方式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也进一步在国际舞台上展示了中国童书出版人的风采和实力”。

        我国出版机构在海外开展学术交流活动,从学术和专业角度,让世界同行了解中国出版。2016年,国际安徒生奖颁奖典礼在新西兰奥克兰举办。这期间,苏少社与当地出版社举办儿童文学沙龙,两国的作家、出版人、文学代理人围绕儿童文学创作和阅读这一话题展开热烈讨论。双方在儿童文学出版理念上达成诸多共识,为未来的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推广多样化

        外向型图书,需要积极推广才能实现良性输出;实现输出的图书,需要专业的版权维护才能产生更大的文化影响力。在国家政策的指导和扶持下,我国出版机构在推广模式、推广渠道、推广机制等方面不断创新,进一步增强国际传播效能。

        自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国家组织实施了丝路书香工程、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等重大工程,加快推进出版“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走出去”工作,把更多优秀的原创好书推广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通过认真研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人文背景与发展水平,我国少儿出版机构从出版的内容、形式、渠道、平台等方面多措并举,积极寻求合作上的新突破。截止到“十三五”末,苏少社的版权输出国家拓展到尼泊尔、越南、泰国、斯里兰卡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输出的内容上也取得了突破,从原有的低幼教育类图书,逐步转变为原创儿童文学作品和主题出版图书的输出,输出产品的品质得到进一步提升。

        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整体布局下,出版机构应重视“一国一策”的分众化方式,针对不同区域、不同国家、不同受众的特点和需求,采取不同的传播策略,从而实现中国故事的精准表达。

        越南是东盟中唯一与中国海陆同时接壤的国家。苏少社认识到中越双方合作的重大意义,深入推进与越南金童出版社、越南新越文化投资与发展有限公司、越南丁巳文化贸易与服务责任有限公司、越南丽芝文化公司等出版机构的合作。截至2023年,苏少社累计向越南输出图书版权89种,输出的版权图书涉及儿童文学、卡通漫画、低幼启蒙等多个门类。

        在立足本土市场的同时,我国越来越多的出版机构开始通过资本融合的途径,在海外成立新的出版机构,或者直接与海外优秀出版机构合作,打造外向型出版产品,促进中华文化“走出去”。

        2014年,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收购美国有声童书龙头出版企业PIL公司,成立凤凰国际出版公司(PIP)。依托凤凰国际出版公司(PIP),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又成立了红翼出版社等海外分支机构。通过这样的方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成功向英国、法国和澳大利亚批量输出童书百余种,累计销售童书4万多册”。

        互联网时代,我国少儿出版机构借助高科技手段,转变“走出去”思路和方法,通过融合发展加速“走出去”转型升级,在外向型产品的呈现形态、国际传播方式、推广渠道等方面不断创新。一方面,积极加强外向型数字出版产品的开发和推广;另一方面,积极借助云端交流平台、国际虚拟展会、在线版权交易平台等,以云会议、云首发、云展示等数字化方式进行图书宣传,有效实现了版权输出。

        (本文作者为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社长)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