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切雷萨
如果我们说水稻是最能代表中华文明成果的作物的话(按照费尔南·布罗代尔的定义),那么排在第二的必定是茶。我们认为中国人都是吃米、饮茶、讨厌奶和乳制品的人。第一个说法实际上以偏概全了,并不适用于中国的所有地区(其实中国分为南部水稻区和北部小麦区,两地粮食消费习惯不同),而所谓对奶的厌恶也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即人类学家马文·哈里斯提出的著名“嗜乳者和厌乳者”争论),近期中国人乳制品消费的增长则否定了这一观点。
不过不可否认的是,至少自唐朝以来,中国人便都有了饮茶这一共同习惯。茶树也恰恰源自 中国南方。尽管在植物学和历史学界这一说法饱受争议,但它仍是构成“中国性”这一认知的基石之一。陈寿的《三国志》是最早记载中国人畅饮茶水的文献,可以追溯到约公元270年。在此之前的记载或是从文献学的角度来看不太可靠,或是涉及的茶叶用途不同(一般作为一种可食用的植物或药物)。
《茶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茶学专著,由陆羽在758到760年间写就。直到《茶经》问世,饮茶才开始被认作是一种在中国各地和各个社会阶层之间广泛流传的习惯。在茶文化的传播方面,禅宗做出了不小的贡献。当时的禅宗僧侣为了在坐禅时保持清醒专注,便引用茶水以提神醒脑。在行脚途中,他们也总是随身携带茶具。此外,关于中国(和世界)茶文化的讨论也正是始于《茶经》,内容不仅涵盖农业和经济,还涉及文学(特别是诗歌)、具象艺术和实用艺术(陶瓷和茶壶的发明)、日常生活和社交活动(茶馆作为休闲娱乐和思想文化交流的场所)。从唐朝到清朝,共有一百多部茶学专著出版,内容涉及各个方面,其中甚至有专门研究制茶过程中如何煮水的专著。
根据各时期主流的制茶方法,中国茶史可以划分为与不同历史时期对应的三个阶段:唐代煎茶、宋代点茶和自明代至今的泡茶。这三种制茶法在某些时期同时存在,所需用具不同,茶叶加工方式也各异(分别为饼状、粉末状和叶状)。煎茶是指一种未经过滤的茶汤,多佐以香料;点茶是指一种茶叶细末制成的悬浮液,由沸水冲入茶粉后,用一种特殊的竹制搅拌器(茶筅)搅动而成,日本的抹茶正是源于点茶;而泡茶则是一种将茶叶放入茶壶或容器(带盖杯子)中冲泡而成的茶,泡后便可直接饮用,这种方法也是如今主要的制茶法。
陆羽有言:“翼而飞,毛而走,呿而言。此三者俱生于天地间,饮啄以活,饮之时义远矣哉! 至若救渴,饮之以浆;蠲忧忿,饮之以酒;荡昏寐,饮之以茶。”
(徐辰依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