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连根
从2015年始,文化学者魏新和石窟古建研究者白郁开启“文化乐旅”,重走梁思成、林徽因的古建筑考察之路。2022年,因疫情防控,“文化乐旅”活动被迫中断,于是,两人决定写一本书,记述他们重走梁林路的经历和心得。这本书就是《重走梁林路:我们的古建考察笔记》。
魏新说,写这样一本书,其实是一种文化丈量——梁思成、林徽因在用自己的脚步去丈量中国古代建筑,他们两人用自己的脚步去丈量梁林的脚步。我觉得,这样的丈量,带给读者的则是多层次的共鸣。
第一层共鸣来自古建筑本身所蕴藏的文化魅力。中国古代建筑,以木构架结构为主要特征。所谓木构架结构,就是指以木材、砖瓦为主要建筑材料,以木做的柱、梁承重,各个构件之间的结点则以榫卯相吻合,构成富有弹性的建筑框架。古今建筑技术的不同,使得不少人对古代建筑缺乏足够的了解。而不了解古代建筑的基本知识和相关文化,则会让很多人在欣赏古代建筑的时候不会“看门道”,只会“看热闹”。在这本书中,魏新和白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图文并茂地把中国古代建筑的一些基本知识、基本概念介绍得十分清晰。两人考察古建筑多年,无数次在古建筑现场给大家讲解各种“门道”,这次,他们把多年讲解的精髓定格成文字,其价值自不待言。
第二层共鸣来自对梁思成、林徽因的致敬。梁思成、林徽通过考察和研究,开创性地建立起了中国人自己的古代建筑研究体系。那个时代,交通不便,再加上时有战乱,梁思成、林徽因两人的古建筑考察之行异常辛苦。时隔八九十年,魏新、白郁两人重走梁林当年的考察路线,通过现场考察和对梁林当年古建考察、研究的文字解读,让读者真切地体会到了梁思成、林徽因当年付出的无尽辛劳和他们对中国古代建筑研究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孟浩然有诗云:“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从这个意义上讲,魏新、白郁的这本书,绝对是对梁思成、林徽因的致敬之作。
第三次层共鸣则来自于亲临现场的参与感和介入感。书中有一处让我特别感动的细节:山西广胜寺上的元代壁画于1927年被美国人买走,现在拼装在美国几座博物馆的墙上。魏新、白郁从国外博物馆的网站上看到了这些壁画的照片,于是跟临汾文物局的工作人员沟通,最后用先进的技术把这些壁画投影到了它本来的位置上。此外,魏新和白郁还建议龙门石窟改善了卢舍那大佛的灯光效果。这些行为,已经不再是单纯的重走与观看了,而是一种积极的“介入”。通过介入,自觉地去保护古建筑,保护文物。他们对古建筑的这份拳拳深情,自然会在读者的心中引发深深共鸣。
当年,梁思成、林徽因的古建筑考察与研究之行,从1932年起,至1940年结束,历时8年;魏新、白郁的“文化乐旅”,从2015年开始,到2023年这本《重走梁林路》问世,也历时8年。这是不是一种巧合? 梁林当年的考察、研究,开创了中国古代建筑研究的“中国范式”,而魏新、白郁合著的这本《重走梁林路》则有普及古建筑文化之功,唤起文保意识之效。我觉得,与其说这是一种时间上的巧合,倒不如说是一脉相承的文化接力。魏新和白郁所做的,其实是打了一个“共鸣的响指”,以向梁思成、林徽因致敬的名义,以凝视古建筑的方式,以在华夏大地上行走的姿势,唤醒人们对历史文化的深深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