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3年05月31日 星期三

    从《复兴文库》全流程管理,看重大出版项目的质量管控

    《 中华读书报 》( 2023年05月31日   06 版)

        ■朱兆虎

        █长期以来,中华书局在组织实施重大出版项目方面,积累了很多有益的经验。其中很重要的两条,就是编辑工作前置和所有工作可回溯。编辑工作前置可有效提高出版效率,所有工作可回溯则利于保证编校质量。另外我们发现,如果作者团队中有一位熟悉项目、懂技术的中青年学者参与,并且来负责与出版社的沟通、交流、往还,出版效率将大幅提高。

        重大文化工程是体现国家文化软实力和文化影响力的重要标志。做好重大文化工程,做好重大出版项目,必须要把导向和内容质量、编校质量、印刷质量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坚持守正创新,改进工作方法,提升工作效率,保证重大项目高质量完成。

        编纂出版《复兴文库》(以下简称《文库》),是党中央批准实施的重大文化工程。《文库》精选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相关的重要文献,按历史进程分为五编,收文约2.5万篇,总计60余卷、300余册、1.1亿余字。习近平总书记在为本书所作的序言《在复兴之路上坚定前行》中指出:“在我们党带领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之际,这部典籍的出版,对于我们坚定历史自信、把握时代大势、走好中国道路,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如此意义重大、规模巨大的出版项目,在编纂之初,中宣部领导就明确要求:“努力打造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传世之作。”要按照最高标准、最高要求,精雕细琢、反复打磨,使《文库》成为文献选编出版的重要范本。因此,确保高质量完成编辑、校对、设计、印刷各个环节的各项工作,对于承担出版任务的中华书局来说,不仅要体现一贯的社会责任和文化担当,更要以高度的政治使命感来对待。以下,简要介绍中华书局在管控《文库》出版质量方面所做的工作。

        专门编辑部和编辑工作前置

        项目启动后,由中宣部出版局统筹指导,责成中国出版集团及所属中华书局具体承担出版任务,确定为“一把手工程”。在中华书局成立专门的“复兴文库编辑部”,抽调近代史、党史专业出身以及文献整理经验丰富的精干力量,专职负责《文库》编辑工作。编辑部内专设校对岗,专门负责《文库》大量文献的校对工作。

        长期以来,中华书局在组织实施重大出版项目方面,积累了很多有益的经验。其中很重要的两条,就是编辑工作前置和所有工作可回溯。编辑工作前置可有效提高出版效率,所有工作可回溯则利于保证编校质量。另外我们发现,如果作者团队中有一位熟悉项目、懂技术的中青年学者参与,并且来负责与出版社的沟通、交流、往还,出版效率将大幅提高。以上经验都为我们顺利开展《文库》相关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文库》的五编分别由不同单位组织编纂,由作者方指定一个联络人确实比较困难。因此,在2019年1月编纂工作全面启动之初,书局便指定了一位有近代史专业背景的骨干编辑,来对接每一位分编主编和分卷编者,做好一切可以提供的服务,及时地接收文稿、遴选底本、查找文献、复印底本、识别文本,对于跨编、跨卷文献重收的情况,及时汇总反馈主编和编者。如此,有效地保证了书局在第一时间拿到齐清定的书稿,安排后续校对、审读工作,为项目整体平稳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乐高”编纂法

        审读与编辑加工、校对是出版工作的核心环节,在规模巨大、时间紧张的前提下,争取到较为充裕从容的编校时间,是保证出版质量的重要一环。

        《复兴文库》属于专题文章汇

        编,目录为其统帅。选文是否精当,主题是否鲜明,脉络是否清晰,也即《文库》一书的内容质量、学术价值全系于目录,因此编纂工作的重心主要在目录。编纂过程中,专卷以及专卷内专题的设置,文章的归属、去取、增删,跨编、跨卷文章的协调,等等,均会随时调整目录。每一次调整之后,都需要正文同目录一起,及时形成排版定稿,外发进行审读把关。并继续精益求精,随时调整。

        而对于出版社的编辑加工、校对工作来说,目录和正文一直变动不居,没有传统意义上所谓“齐清定”的概念,若按传统的“齐清定”后才能排版编校,编校工作势必迟迟不能展开。或者一旦展开,正文的编校、修改、核红,无法跟上目录调整的节奏,后续的调整会加大编辑处理和核红的难度和工作量,也容易发生漏编漏校漏核的情况,存在一定的质量隐患。

        我们总结经验,经过研究测试和实验,采取了目录和正文分开走的办法。目录为编纂方的主要工作本,正文为编辑部进行编校的主要工作本,分头行动,两不相妨。以篇为单位,而不以卷册为单位。我们为每一篇来稿文章,编一个号,即该篇的唯一“身份证号”,目录和正文用编号链接,目录不管如何调整完善,都可以随时调取、组合正文。如此便解放了正文,正文来稿之后,即可进行编辑加工、校对等编校工作,不致被目录的调整打乱节奏,可以从容编校,从容修改,从容核红,不易发生漏编漏校漏核的情况。对于文章的增删,只编校新增的部分,正在编校中的文章,若有删减,编校工作仍旧正常进行,以便后续再用或用到别处。总之,相当于正文做成总库,任凭目录的“统帅”调遣布排即可。

        以上采用数据库思维来编辑传统图书的方法,可称为“乐高”编纂法。经过《文库》的成功行用,目前已推广应用到中华书局其他编纂类的书稿上,甚至有大量图版的影印类书稿,在排版制作中也在借鉴使用。

        严格落实重大选题备案制度,严格执行图书“三审三校”制度,严格编校质量检查制度,邀请权威部门、学界专家进行多轮审读把关,是保证《文库》编校质量的前提。为了进一步提升编校质量,又增加了多轮次的通读、校对。如已出版的第一、二、三编,经过了七轮通读和四轮校对,前后参与编校工作的专业人员多达百余人。但在审校过程中,难免会有盲点,会有疲劳。所以,在通读之前,辅以技术性的标示,可以对审读工作起到有效的提醒;通读之后,再辅以专项检查,则可对审读工作进行有效的补充和检查。这两项工作也是保证《文库》编校质量的重要措施。

        比如在书稿纸样打印之前,编辑部会坐下来一起研究本编可能存在的敏感部分,梳理出一个敏感词表,并由排版人员对所有涉及到的词语加上标示,打印出来后能醒目地看到,方便通读时进行判断。每一轮次通读前,我们还会梳理本轮次审读需要特别注意的事项,交给每一个通读人员先行了解。

        由于参与通读的人员较多,通读完成后,还需要集中少量的骨干人员进行统稿工作,对通读后的校样进行复核检查。同时再进行专项检查的分工,每人负责一项,跨册集中检查和统一体例。比如甲负责标题层级的统一,乙负责标题脚注的通查和统一,丙负责文献出处的纵向排比统一……并造册签字。最终再由一个人进行统稿复核,签字退改。

        编辑全程参与印制

        为保证《文库》项目高效优质如期出版,无论是编辑加工阶段,还是印制装订阶段,亦或出书后的宣传发行阶段,书局均安排专人负责,负责的同志则抛开手头所有其他工作,心无旁骛地投入《文库》项目。

        在前期环节中,一些工作还可以按部就班地进行,到了印制装订阶段,不仅时间紧张,而且还会遇到很多突发情况。比如临时抽换文件、图版清晰度不够、版权页调整、印刷文件不全、拼版失误、印前印中检查,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负责印制环节的编辑与出版部同事有效沟通,密切配合,发挥各自对内容、技术熟悉的优势,相互补台,确保最后临门一脚不出纰漏,避免功亏一篑。

        “人是核心”

        所有的制度设计、流程管理,最后都得归结到一个根本问题——人。工作都是由具体的人来完成,人的专业程度、投入程度,是重大出版项目成败的关键。

        《文库》项目时间紧、任务重、责任大,关键时刻都是全局投入、全局参与。在书局领导的统一安排部署下,书局各编辑、校对、美编、出版、二级公司、职能部门通力协作,相互支持,说调用就调用,说加班就加班,绝不含糊,绝不推诿,绝不讨价还价。所有人都带着一种使命感,为《文库》项目无私奉献。此外,学界同仁、集团领导、兄弟出版单位也都在编校工作攻坚阶段给予书局大力支持。

        通过《文库》项目的实践,再次验证了中华书局所具有的强大编辑队伍和深厚编辑底蕴,特别是在出版质量控制方面所具有的丰富经验和有效方案,是一个担得起重任、打得胜硬仗,值得信赖、值得托付的出版“国家队”的重要成员,而这也正是中宣部和中国出版集团将如此重大的国家文化工程交付给中华书局的信心所在。我们将继续坚持守正创新,做好出版工作的全流程管理与服务,全力打造更多精品力作,推动出版工作高质量发展,在新征程上努力创造属于出版人的业绩和荣光,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部鸿篇巨制续写华章。

        (本文作者为中华书局编辑)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