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3年05月17日 星期三

    “新时代文学写作与出版研讨”在杭州举行

    《 中华读书报 》( 2023年05月17日   02 版)

        本报讯“新时代文学写作与出版”研讨活动近日在杭州举办。活动由“诗画江南·活力浙江”文学书写工程发布暨签约仪式和“文化地图·书香中国”——新时代文学写作与地域文化对谈两个篇章构成,由中国出版协会指导,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浙江出版联合集团主办,浙江出版工作者协会、浙江文艺出版社、《江南》杂志社承办,中国出版协会理事长邬书林,中国出版协会副理事长、中国图书评论学会会长郭义强,浙江出版联合集团总经理、总编辑程为民出席并致辞。

        郭义强表示,文学写作和出版是分不开的,要打造文学精品,写作者和出版人应当团结起来,做好四个坚持:一是坚持“为人民出好书”的理念,坚守文化情怀、出版情怀;二是坚持守正创新,推出主题鲜明、文质兼美的好作品;三是坚持精益求精,细致打磨,降低编校差错;四是要继续加大对好书、精品的宣传力度。邬书林认为,在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点上,讨论新时代文学写作与出版的话题是十分有意义的。他强调,打通写作与出版,作家与出版人应当相互支持,相互鼓励,认真打磨出好作品,创作出引领时代、走向世界的文艺作品。同时,邬书林对出版人提出了要求: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向国内外优秀出版家学习,树立高远目标。

        浙江文艺出版社社长虞文军介绍了“诗画江南·活力浙江”文学书写工程的策划组织情况。项目将聚焦“浙东唐诗之路、大运河诗路、钱塘江诗路、瓯江山水诗路”四条诗路文化带,组织邀请国内多位作家、名家来浙江、写浙江,共同打造更多见筋骨、高品质、有流量的精品力作,以文学作品集中书写和展示浙江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强化地域文化特色。茅盾文学奖得主王旭烽、徐则臣,“中国好书”得主江弱水,实力派作家赵柏田成为首批签约作家,浙江文艺出版社总编辑王晓乐出席现场签约仪式。

        王旭烽、叶舟、邵丽、赵柏田、汤汤、潘凯雄、毛尖等作家、评论家,围绕“作家与地域文化的关系”“地域文化的书写与反思”“‘文化地图·书香中国’——新时代文学写作与地域文化”等话题进行了研讨。

        作为多年来深耕茶文化领域的作家,王旭烽认为,浙江多绿茶,孕育出的茶文化可以辐射全国、全世界乃至全人类,这也是自己将奋斗终身的文学事业和文化事业。30年来,除了致力于茶文化传播与推广,王旭烽笔耕不辍,先后创作了《南方有嘉木》《不夜之侯》《筑草为城》《望江南》,集结成“茶人四部曲”。叶舟表示,一个人的生活写作常需一枚“图钉”,将自己钉在某个地方,他的写作便是立足西北。在宣传新作《凉州十八拍》时,他策划了“十八少年下凉州”的活动,邀请来自全国各地10所高校共18名文学博士走进故事的发生地,走出纸质书,走出边界线,让小说文本走入大地。书写“黄河故事”的作家邵丽说,生活和情感是作品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任何地域的写作,都必须要有情感,有温度,带着真诚与热情书写,才能创作出打动读者、引起共情的作品。在赵柏田看来,“江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既是古典宁静的,也是变动开放的。他感慨,家乡的河流再小,也是哺育自己的母乳;家乡的山峰再低矮,也是望向世界最初的坐标。      (夏琪)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