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3年05月17日 星期三

    大作家
    两部阶级主题的社会正义小说双双获得表彰

    破天荒:《大魅·考坡红》和《信任》分享普利策奖

    《 中华读书报 》( 2023年05月17日   04 版)

        芭芭拉·金索尔弗。摄影:史蒂文·霍普。图片:barbarakingsolver.net

        埃尔南·迪亚斯。摄影:帕斯卡尔·佩里克。图片:hernandiaz.net

        《大魅·考坡红》

        《信任》

        ■本报记者康慨

        68岁的著名作家芭芭拉·金索尔弗(Barbara Kingsolver,另译金索维尔或金索沃)和49岁的阿根廷裔作家埃尔南·迪亚斯(HernánDíaz)上周以各自所著阶级意识强烈的《大魅·考坡红》(Demon Copperhead)和《信任》(Trust)分享了美国最重要的年度小说奖——普利策奖。

        1

        《大魅·考坡红》是金索尔弗的第十部长篇小说,也是对《大卫·考坡菲》的重述,书里的多个人物在狄更斯的经典小说里各有原型。金索尔弗把维多利亚时代的诺福克郡搬到自己的家乡——美国当代的阿巴拉契亚南部山区,并让狄更斯的叙事者大卫·考坡菲变身绰号“大魅·考坡红”(恶魔铜头)的少年戴蒙·菲尔茨。

        在《大卫·考坡菲》的开头,狄更斯写道:“在记叙我的平生这部书里,说来说去,我自己是主人公呢,还是扮那个角色的另有其人呢,开卷读来,一定可见分晓。为的要从我一生的开始,来开始我一生的记叙,我就下笔写道:我生在一个星期五夜里十二点钟。”(引张谷若译文)

        金索尔弗的《大魅·考坡红》则有如下开篇:“首先,我是自己生下来的。现场围观的人不老少,他们给我的也一向就这么多:最糟糕的工作还得靠我,我妈只能说不谋其职。”

        十几岁的母亲用烈酒和毒品为分娩做准备,然后在单人拖车里生下戴蒙·菲尔茨。父亲在他出生前便死去了,只留给他一张俏脸和铜丝似的红发。母亲吸毒过量,反复进入戒毒所时,铜头便转由国家监护。他靠着狡诈的生存智慧和描绘超级英雄的小人书,在弗吉尼亚州农村长大,用尖酸的语调讲述继父、寄养、受虐、贫困、饥饿、破败的学校、冰毒工厂的童工经历、高中足球带来的短暂荣耀、受伤后的延误治疗、医生哄骗下的鸦片类药物成瘾、女友引诱下的芬太尼历险、朋友教唆下的抢劫和爱情的灾难等一连串人生悲剧。

        通过铜头的遭遇,金索尔弗毫不留情地撕开了资本主义伪善的面纱,暴露出当代美国典型的社会悲剧:贫困和对农村的剥夺,公共教育、医疗保健和儿童福利制度的缺陷,尤其是以普渡制药公司及其止痛药奥施康定为罪魁的鸦片类药物危机。

        在金索尔弗的小说——包括她1998年的畅销书《毒木圣经》(The Poisonwood Bible)里,往往能看到她对社会正义的强烈关注。《大魅·考坡红》同样如此。

        她在获奖后通过电话告诉美联社,普利策奖不仅是对她小说的肯定,也是对这个国家被误解和被忽视的那一部分的肯定。

        “我为我的人民写了这本书,因为我们对世界来说是如此的不可见,又如此持久地遭受着误解,”金索尔弗说。“出于这个原因,我〔对获得普利策奖〕非常开心。”

        芭芭拉·金索尔弗1955年生于马里兰州的安纳波利斯,在肯塔基州农村长大。早年在刚果的生活经历让她得以写出以比属刚果美国传教士家庭五位女子为主人公的成名作《毒木圣经》。

        2000年6月,美国电视脱口秀女王兼书业头号发动机奥普拉·温弗里选中《毒木圣经》为其书友会的推荐书目。《大魅·考坡红》又在2022年10月再度获得奥普拉书友会的推荐。

        奥普拉的青睐意味着走上超级畅销书之路。早在2010年,《卫报》就有报道,《毒木圣经》已经卖出了400余万册。如今《大魅·考坡红》也成了《华盛顿邮报》畅销书榜的冠军。

        2

        我为我的人民写了这本书,因为我们对世界来说是如此的不可见,又如此持久地遭受误解

        ——芭芭拉·金索尔弗

        《信任》是埃尔南·迪亚斯的第二部长篇,以20世纪20年代的纽约为背景,通过金融巨头安德鲁·贝弗尔和妻子米尔德丽德的故事,揭露了大资本家如吸血鬼一样积累巨额财富的秘史。

        小说分为四个部分,用四种不同的声音讲述:一本伊迪丝·沃顿式的小说、一本未完成的安德鲁·贝弗尔回忆录、一本由杂志作家所写关于上述回忆录的回忆录,以及一本米尔德丽德的秘密日记。每个声音都在与其他声音对话,互相补充,彼此挑战,争夺着对故事的控制权。

        第一部分是某位作家哈罗德·万纳所写的小说《债券》,讲的是华尔街巨头本杰明·拉斯克的崛起。他的祖先通过烟草业发了财,但拉斯克志在以钱生钱。他无情地专注于对金钱的追求,在股票市场上聚敛起惊人的财富,却对钱能买到的任何东西都没有兴趣。一个不花钱的富人必然是古怪的。为了避嫌,拉斯克开始做一些富人都要做的事,包括娶妻。于是海伦进入了小说,成为众所周知的艺术赞助人。

        拉斯克是炒股的天才。1929年的大崩溃发生时,他不仅毫发无损,反而大发横财,因此成了公众眼中的恶人。海伦同样感受到了艺术圈对她的敌意,健康大受影响,最终陷入疯狂,在瑞士的疗养院悲惨地死去。

        安德鲁·贝弗尔在第二部分《我的一生》里出场,用回忆录为自己的巨额财富和致富手段辩护。通过无情地积累财富,“我看到的不仅是我们伟大民族的命运得到了实现,也看到我自己的命运得到了实现”。早逝的妻子让他念念不忘。米尔德丽德曾赞助小说家哈罗德·万纳,后者却以怨报德,写出诋毁贝弗尔一家的坏小说《债券》。

        第三部分是近半个世纪之后作家伊达·帕尔滕扎的回忆录。她父亲本是来自意大利的左翼革命者,憎恨华尔街,认为金融资本是一切社会不公的根源。“如果货币是虚构的,”他指着曼哈顿下城的天际线对女儿说,“金融资本就是虚构的虚构。”但在1938年,为生计所迫,伊达应聘担任了安德鲁·贝弗尔的私人秘书,为他代笔回忆录《我的一生》。

        安德鲁对亡妻形象的无限维护在伊达心头留下了一个未解之谜,多年以后才因为发现米尔德丽德留下的日记——《信任》的第四部分——得以破解。

        “今天环顾周边,我们不难发现资本的吸血力量仍然发挥着作用:利字当头的科技公司、对移民劳工的剥削、亚马逊在经济上的主宰和实际的主宰,都能让我们感受到它的存在。”《大西洋》月刊在书评中写道,《信任》“企图推翻支撑美国权力神话的顽固传统。它巧妙地揭示出关于我国例外于世界的故事如何与金钱的流转密不可分”。

        在接受美联社的电话采访时,迪亚斯认为他的书和金索尔弗的小说从不同角度触及了一个相同的主题——阶级。《大魅·考坡红》戏剧性地描述了极端贫富分化造成的悲惨生活。《信任》则探讨了这样一个不平等的世界是怎样创造出来的。

        “我想谈论财富积累的过程,”迪亚斯说,“我想描写阶级和金钱,以及金钱到底是怎样制造的。”

        另据《好莱坞报道者》去年报道,美商家庭票房公司将把《信任》改编为电视连续剧,由英国演员凯特·温斯莱特主演。她还将与迪亚斯出任此剧的联合监制。

        埃尔南·迪亚斯1973年生于布宜诺斯艾利斯,1976年军事政变后随左翼电影制片人父亲逃奔瑞典,过了几年重返阿根廷,后赴伦敦学习,最终定居纽约的布鲁克林。

        他的处女作《在远处》(In the Distance)出版于2017年,描绘了一幅异国风情画。一位瑞典青年来到美国加利福尼亚后,又为了寻亲,逆着西进的移民大潮一路东行,沿途遇到各种各样的人:博物学家、罪犯、宗教狂热分子、拆白党、印第安人和执法者。《在远处》多获好评,曾入围普利策奖和笔会福克纳奖。

        3

        今年是普利策小说奖创办105年来首次出现联合得主。以前评委或顾问争执不下时,往往造成奖项空缺的结果。例如,2012年,天才作家大卫·福斯特·华莱士(David Foster Wallace)喧嚣一时的超长遗作《苍白的国王》(The Pale King)和另外两部小说进入最后的角逐,但因主事者意见无法统一而未能获奖。

        中华读书报在当时的报道中统计,在普利策小说奖的历史上,空缺并不罕见。

        1920年——该奖创办后的第三年,便无人获奖。20世纪40年代和50年代各有两年空缺。1964年再空。70年代最不景气,分别在1971、1974和1977年三度虚掷。

        尤其是1974年。这一年的评委会选出了托马斯·平琼(Thomas Pynchon,另译平钦、品钦、品琼或聘琼)的《引力的彩虹》(Gravity's Rainbow)作为优胜小说。但是,有最后话事权的顾问委员会拒绝了评委们的选择,理由是这本书“无法卒读”、“浮夸”和“造作”,而且很多部分“淫秽下流”。一位身为委员的编辑说,他百般努力,也只读到三分之一,就实在看不下去了。

        评委会和顾委会之间的意见相左,使得那一年的普利策小说奖出现了空缺,造成了影响深远的一大憾事。因为那一个评奖年度,实在是美国现代文学史上大丰收的一年:菲利普·罗思、艾萨克·辛格、冯内古特、马拉默德、乔伊丝·卡罗尔·奧茨、约翰·奇弗、戈尔·维达尔、托马斯·伯杰和桑顿·怀尔德等众多著名作家都有佳作问世。《引力的彩虹》引发的僵局,连累了整个文坛。

        4

        普利策奖现有六项书奖。

        今年的回忆录或自传奖颁给了45岁的纽约巴德学院教授许华(Hua Hsu)所著青春回忆录《保持真实》(Stay True)。这本书也是去年美国全国书评人协会奖的得主。

        许教授在书中动情地回忆了他18岁在伯克利加州大学与外向而主流的日裔同学健之间深厚却短暂的友谊——仅过三年,健同学便路遇劫车匪,无端地惨遭杀害——也记录下20世纪90年代美国年轻人的不安全感和大学的文化。

        再看另外四项书奖。

        传记奖授予了贝弗莉·盖奇(Beverly Gage)教授所著的《差人:埃德加·胡佛与美国世纪的形成》(G-Man: J. Edgar Hoover and the Making of the American Century)。

        63岁的诗人卡尔·菲利普斯(Carl Phillips)以其诗选集《然后是战争》(Then the War)获得了诗歌奖。

        历史著作奖由73岁的范德比尔特大学教授杰斐逊·考伊(Jefferson Cowie)所著《自由的领地:白人抵抗联邦权力的传奇》(Freedom's Dominion: A Sa⁃ga ofWhite Resistance to Federal Power)获得。

        《华盛顿邮报》的两位记者罗伯特·塞缪尔斯(Robert Samuels)和托卢斯·奥洛伦尼帕(Toluse Olorunnipa)则以合著的《他名叫乔治·弗洛伊德:一个人的一生和争取种族正义的斗争》(His Name Is George Floyd: One Man's Life and the Struggle for Racial Justice)赢得了一般类非小说奖。

        此外,《纽约》杂志及所属秃鹫网31岁的书评人朱龙(An⁃drea Long Chu)获得了批评奖。    

        我想谈论财富积累的过程,我想描写阶级和金钱,以及金钱到底是怎样制造的

        ——埃尔南·迪亚斯

        去年的普利策小说奖颁给了青年犹太作家乔舒亚·科恩(Josh⁃ua Cohen)所著充满喜剧色彩的历史类讽刺性校园小说《内塔尼亚胡一家》(The Netanyahus)。

        普利策奖是美国新闻界的诺贝尔奖,但其文艺类奖项,特别是书奖也非常著名。

        约瑟夫·普利策(1847-1911)1904年所立遗嘱中,便规定了四项书奖:一本美国小说、一本美国史著、一本美国人传记和一本媒体所作的公共服务史著奖。1917年首次颁奖后,普利策奖委员会将诗集加入其中,传记或自传奖则在今年分拆成两个奖,如今共计小说、历史、传记、回忆录或自传、一般类非小说作品和诗歌六项书奖,加上戏剧和音乐两个奖,共有八项艺术奖与十五项新闻奖争辉。

        每位获奖者都将得到一万美元的奖金,但是新闻奖项中分量最重的公共服务奖(一般授予机构)得主,还将获颁一枚金质奖章。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