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3年05月10日 星期三

    让“非遗”搭上文旅融合的“快车”

    《 中华读书报 》( 2023年05月10日   08 版)

        享受自然风光和美食之余,在“非遗”项目中体验传统文化之美,正成为新的假日风尚。作为全国唯一拥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三大项“非遗”代表作名录(名册)项目的城市,泉州充分利用当地非物质文化传承项目,进一步夯实文化影响力。提线木偶、少林五祖拳、南音、梨园戏、高甲戏……多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项目,“五一”期间在泉州景区和剧院登场,为游客呈现世遗之城的独特魅力。(5月2日澎湃新闻)

        “五一”假期,多地游客爆满,自然景观令人陶醉,人文景观也引人入胜,尤其是各地不同的地域特色文化,为游客奉上不同的“文化大餐”,让游客流连忘返。比如一些地方特有的“非遗”项目,成了地域特色文化名片,吸引着游客的脚步。

        现在文旅消费不断升级,游客文化消费需求增强,如“非遗”体验就成了旅游新趋势。发展文化消费,促进文旅融合,成了各地促进旅游消费的新热点和新增长点。泉州充分利用当地非物质文化传承项目,就值得肯定。

        如在泉州,就拥有提线木偶、少林五祖拳、南音、梨园戏、高甲戏等多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项目,泉州也是全国唯一拥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三大项“非遗”代表作名录(名册)项目的城市。泉州拥有得天独厚的文化旅游资源优势,泉州也没有浪费这么好的资源,如今年“五一”期间,泉州市木偶剧团演出29场。盘活“非遗”财富,促进文旅融合,拉动了旅游消费,提升了游客消费体验。

        而通过开发旅游市场,还有利于激发“非遗”生产力和生命力。一些地方的非遗保护面临“人走艺失”的困境,部分非遗项目日渐式微。要保护“非遗”项目,不仅要“输血”更要有“造血”,要能盘活“非遗”资源,就要让“非遗”文化在新时代重焕光彩。通过非遗+旅游,开发旅游市场,就不失为一个好办法,有利于“非遗”在旅游中活起来。

        让“非遗”坐上、搭上文旅融合的“快车”,有多重利好,能够实现多方“共赢”。当然,泉州是一个“非遗”资源丰富的城市,其他一些地方可能没有“资本”照抄照搬,但其他地方也不要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无奈,每个地方都有其独有的地域文化,要能懂得盘活与挖掘本土文化资源优势。这不仅有利于激发旅游资源潜力,也有利于提升本地居民文化自信,更好满足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还有利于赓续文化基因,保护与传承好地方特色文化。

        长沙市开福区 戴先任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