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3年05月10日 星期三

    明清宫廷史的整体呈现

    孙浩 《 中华读书报 》( 2023年05月10日   19 版)

        郑欣淼先生的新作《紫禁城:一部十五世纪以来的中国史》甫一出版,就引起出版界和读书界的关注和好评。好读却不肤浅,正述却不枯燥,有趣而引人深思,说古而富有新意,既专业,又普及,是一部读者面很广的难得的好书。

        故宫研究可以说是郑欣淼先生的专业了,作为故宫学的开山者,已有多部故宫研究的专著面世,广获好评。但这一部以紫禁城为主题的新着,则围绕明清两朝宫廷史而展开,体现了作者对于故宫(紫禁城)研究与明清宫廷史研究所持有的整体性的观点,所以这部书也是紫禁城明清宫廷史研究整体观的成功展现。全书按照紫禁城的营建、明清两朝宫廷、宫廷中的社会生活以及皇宫成为故宫之后的相关史实四个部分展开,也可以理解为这是作者对明清两朝整体宫廷史基本结构的认识。这虽然不一定是定论,但由于实际提出了整体研究的基本框架,其先导性对研究的深入发展无疑会有促进作用。

        一

        宫廷作为宫廷史的物理载体,本身就有巨大的研究价值。明朝建立时定都南京,但朱元璋明白南京“去中原遥远,控制良难”,“非建都理想之地”。作者追述了胸怀大志的明成祖朱棣周密研究,力排众议,选址北京而迁都。这是“中国封建社会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中的一个重大步骤”。因为只有定都北京,才能真正实现朝廷对中原以及南方北方、长城内外、汉族与各少数民族作为一个统一的大中国的有效治理,也才能突显中华帝国在世界各国中的强盛地位。有了这样一个开辟历史的举措,也才有紫禁城的兴建并成为两朝各代皇帝的宫廷。

        书中还详尽叙述了修建皇宫的艰难过程,并特别强调故宫首先是明宫。因为很多人总是想当然地把紫禁城视为清宫而大大影响了其历史价值,所以这也有正视听的作用。这样的认识也因此使紫禁城得以成为六百年明清两朝的宫廷史之集合。

        对于紫禁城建筑,作者着重强调的一点是其作为皇宫所秉持的特殊的建筑理念。这方面已经有很多相关的论述分析,但我认为本书作了最集中经典的概括。诚如众说,儒家学说、礼制、易经、阴阳五行等等中国传统文化理念都是紫禁城建筑设计所依循的指导思想,但最核心的却是皇权的至高无上以及由皇权所规制的严格的等级,这在紫禁城的选址、空间结构、功能分布以及各个建筑个体上都被严格遵循并彼此呼应。作者特别指出紫禁城的以皇权为核心的建筑理念为中华建筑文化吸取并广为仿效。

        二

        宫廷史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当然是政治史。紫禁城经历了明清两朝共24个皇帝当廷坐朝,他们是如何实行统治的? 中国的帝制为什么能延续两千多年?有些什么足让后人吸取的制度经验和国家治理理念?作者在这方面作了整体性的研究和展示。正如书中引前人所言:所有的历史都是当代史。这部分的很多叙述与分析,给人以史为镜的启示。

        第二章中有一专题是“皇帝的养成”。民间往往认为皇帝是天生的,而郑欣淼先生指出,注重帝王教育是中国皇帝制度的组成部分,他甚至认为“皇帝是一个养成的过程”。这是一个相当进取的观点,说明即使在帝国专制时代,中国的皇帝也不是独夫,而应具有高尚的伦理道德,为民治天下。皇帝的道德情操只能通过教育而养成,不但当太子时要受教育,即使当了皇帝,也“还要继续通过圣学,格君心之非,启沃君德,不断提高治平能力”。其意义在于“集政柄于一身的专制帝王的个人修为和政策举措,常常导致‘一人兴邦’和‘一人丧邦’……中国君主专制制度在发展中仍能保持相当的清明与理性……正是经由教育而来”。从对专制者进行严格的教育看王朝兴衰这样一种历史现实主义的解读,对于我们理解和处理自身独特的传统是有意义的。书中例举清雍正帝要求皇子六岁就必须入书房读书由翰林授课,每天凌晨五点到下午四点,且一年四季几乎天天如此。除念书外,还要学练骑射等武艺。对于还是小儿的皇子们,这太不轻松了。书中还影印了院藏明大学士张居正为10岁即位的万历皇帝编写的绘图教材,内容为自尧舜的历代帝王做的善事81件与恶事36件,以此启蒙。皇帝的学习也是与时俱进的,康熙帝的学习内容包括大量的自然科学,而光绪帝坚持学英语多年,后被慈禧强令停止。故宫至今仍藏有光绪当年所读的书。

        引人深思的是作者将皇帝的养成放在君臣关系中来分析,说明中国的帝制中大臣负有皇帝才德培养之责,所以皇帝的权力绝不是不受规制的,当然权力总是要突破规制,尤其是皇权,决不甘于被束缚。所以中国的宫廷史中,廷争之事常有。但从政治学的角度对此却可作多角度的观察分析。作者指出:“儒学和科举的结合孕育了明代士大夫的精神和理想”,“士大夫群体中始终存在一个终极的是非标准——道义,坚持以道事君”,“重名节,好清议,凡不合圣贤祖训之事,朝野立即奏议纷纷,据理力争,常爆发廷谏、廷争之事”。尽管有些诤臣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但谏诤者依然前赴后继”。这使人认识到中国的千年帝制中,朝廷并不是皇权的一言堂,否则也不用每日上朝与文武百官议政了。在某种意义上是否可以认为帝制中多少有点以民意和百姓利益为基础的决策的民主和民主发展的成分呢?

        民主虽然是人民大众的政治权利,但中西方国家民主的发展,却往往都有一个从上到下的过程。作者指出,晚明士大夫政治文化之张扬,廷上君臣之间激烈的论争,到清朝却收敛甚至消失。这不禁令人感叹不同民族历史发展不同的方向路径。早年的英国国王在作出决策的时候要通过不算很正式的“贤人会议”的认可,所谓贤人会议,出席者无非是朝廷重臣、贵族僧侣中的代表人物、一些社会贤达以及皇帝的亲信等,有人称这是英国历史上统治权的二元结构。而到相当于我们的明末清初时期,英国爆发光荣革命,非制度化的贤人会议成为拥有最高权力的国会,国家也实行王在法下的君主立宪制,实现了民主治理。明末一度张扬的廷争,多少有点贤人会议的成色,如果能够朝制度化方向推进,历史有无可能就不太一样? 这是在下将这部书读到这里的暇想。

        三

        这部书还对明清宫廷生活作了全面阐述,从阅读趣味来讲,是精彩纷呈的。

        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帝王也是人,有自己的家和相应的生活。而宫中的皇族与其役使的太监宫女,是两个阶层,相互依存又对立。其实这就是主子与奴才的关系。在此基础上的后宫秩序就成为皇帝统治秩序的重要组成,而宫廷内乱则会动摇甚至颠覆皇帝的统治。所以后宫生活不时也会刀光血影。书中对于后宫太监与宫女的选择任用、等级安排、管理制度、所承担的各种事务以及奖惩等等均作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分析,并例举大量史实。读来使人对帝王统治及宫廷生活的各个侧面获得比较具体真实的感受,这是其他历史类读物甚至戏说之类的宫廷影视作品难以提供的。

        为了维持统治,帝王固然有前述励精勤政的一面,而从其日常生活观察,则专制帝王之骄奢淫逸也体现出其本质的另一面。书中大量的揭示也是很有意义的。仅举所述“膳食之精”部分,帝王饮食与平民百姓的区别真如天地之差。书中突出介绍了“王天下者食天下”,皇上及宫中一应人员的吃喝是天下百姓沉重的负担,而暴殄却是其饮食常态。而为皇帝之食所用人员亦超乎想象,书中举清帝之御膳房有官员、厨役370人,御茶房有120多人,这好几百人天天所忙就是皇帝的一张口。

        皇帝及宫中奢靡的用度耗费巨大,如何敛财是个大问题。“皇帝的财源”部分对此作了全面的阐述,宫廷的开支虽然很多是治理的需要,但挥霍民脂民膏也表明其剥削奴役人民大众的本质。有的皇帝还越出宫廷直接抢夺占有土地等社会财富,“皇庄”即由此而来,所以皇帝往往是天下最大的地主。

        另一方面,既然“皇帝是养成的”,受到最好教育的皇帝的宫中生活也有丰富的精神文化的表现。“游艺翰墨”部分对此有集中的展示。明清两朝皇帝几乎人人均可赋诗作文甚至绘画,数量惊人且不乏好作品,宫中有大量留存。除马上取天下的开国者文化修养可能不是太高外,其余皇帝个个应该都是处于社会文化水平的顶端。所以皇帝可以和大学士们对谈,可以在招纳贤才时举行“殿试”,可以不是乱点鸳鸯谱地圈定状元。和皇帝的文化修养相关,宫中留有大量各地以及外邦奉献的各种艺术品以及珍奇玩物,这已经成为故宫博物院珍贵的藏品及国家和全民的财富了。

        四

        清朝灭亡之后,紫禁城就成为故宫了。作者对这个过程的大量记叙中,有三个事件和相关的人物有特别的意义。

        辛亥革命发生,处在风雨飘摇中的清廷的最高决策人是幼帝溥仪的母后隆裕太后,袁世凯作为朝廷和南方革命政府都能接受的人物入宫觐见太后直接提出皇帝退位。此时朝廷仍有主战主和两派纷争,太后三次召开御前会议决议战和。这位在几十年的宫廷生活中备受冷落、无任何作为、被上下看不起的人物,在这历史性的千年变局时刻,作出了虽属大势已去但仍属顺应历史潮流的、需高度勇气的断决:以皇帝逊位求和。这“既避免了……天下大乱,生灵涂炭的历史循环,同时也将一个偌大的帝国疆域连同各族和平地转让于中华民国,为现代中国的构建,为这个未来中国的领土疆域之完整和巩固,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翌年,太后以46岁病逝,似乎她一生的使命就是做这件事。当时的民国政府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并予“女中尧舜”的题额。这样的人物,应该永远活在中华民族的记忆之中。

        而对溥仪在这个时期的记叙,也有不留历史空白的意义。溥仪在历史上兼有末代皇帝与伪满战犯的双重身份,但又是新社会将鬼变成人的典范,所以对于他过去的劣迹也宽宥了之。但在历史的相关部分,直书才能还历史之原貌。书中对5岁登基然后又退守宫中度到18岁的溥仪也作了记叙。尤其对其仍做复辟梦以及为度用开支而兜售拍卖宫中财宝器物,甚至将宫中物品盗出宫外大量流失而直书不掩。当时这种状况引起社会上有识人士的不安,并促使民国政府制定专门条例对宫中公财私产作出划分清点,并落实保护方式。这也成为故宫博物院由来的重要成因。

        这部书仍然重笔提到作者在其他故宫的专著中也多次提到的抗战时期的故宫文物南迁。这是讲故宫的历史不可遗忘的重要事件。本人也表达过一个观点,故宫文物南迁是可以和西南联大并列的抗战时期的两大文化事件,或者说是文化抗战中的两个重要战役,一个是为了中华民族的未来保护和培养科技文化精英,一个是为了保护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命脉传承,这两个战役都完胜了。故宫文物的南迁是随着战局的变化而一迁再迁,“时延十年,地迤万里”,其艰辛未历其境者难以体会。我不知是否有护送与接待转运南迁文物相关人员的完整的名单,这些人和战场上的将士一样是值得后人铭记的抗日英雄。

        五

        一代一代的故宫人为故宫的保护传承作出了不可或缺的贡献。郑欣淼先生概括了故宫人的故宫精神:“故宫精神的核心是视国宝为生命的典守精神”,这是对“自己所担当的神圣责任的深刻认识,是故宫人的价值取向”。为让中华民族的传统历史和传统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与时代的发展中永远有旺盛的生命力,这样一种精神是永远要秉持的。郑欣淼先生的这部著作,也可以说是这种精神又一次出彩的体现。

        可不可以这样认识,对故宫展开研究,是典守精神进一步的发展。而对明清宫廷史的研究,则是故宫学的进一步发展,表明故宫学从一门学问朝着一个学科在发展,后者就是前者的一个分支。当然,不管实际成果有多少,可以认为早有明清宫廷史,但只是作为精神文化现象而存在。而以紫禁城为名的明清宫廷史,则处处有出处,件件有着落,甚至有物质的外化。也许在这基础上会形成一个明清宫廷史的故宫学派,这部书是一个开始,我们乐见其成。

        《紫禁城:一部十五世纪以来的中国史》,郑欣淼著,漓江出版社出版,268.00元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