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3年04月26日 星期三

    他乡风景倍撩人

    杨河源 《 中华读书报 》( 2023年04月26日   10 版)

        《西方旅游史:16-21世纪》,[法]马克·布瓦耶著,金龙格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年10月第一版,128.00元

        旅游这无烟工业,如今已是世界潮流。吾国名山大川、古城古镇,固然早早圈禁,不在话下。其外,但凡拳山勺水略有可观,但凡于史有征腾传众口,造景抢人、圈地卖票,也所在多有。安徽河南争老庄,隆中南阳争诸葛,襄阳巩义争杜甫,福建江西争朱熹,热闹得很。甚至子虚乌有的小说家言如西门庆、孙悟空的“故里”,都争得有模有式煞有介事的。2023年春节假期,专家预测的其他“报复性消费”没见动静,倒是不堪禁足三年,“报复性旅游”实实在在呈现了:重庆的洪崖洞、厦门的鼓浪屿、杭州西湖、北京故宫这些面积不大边界清晰的地方,人头涌动不出意料;而武当、黄山风雪中的游客们,下面的上不去,上面的下不来,煎熬当中还不免“花钱买罪受”“有钱活该”的风凉话。

        拉长时间,今天遍布地球可居任何区域的人类,哪怕已然成为这小小蓝色星球表面上,无与伦比的生物量,最初也不过从东非老家出发,十来万年间走出非洲的结果。也就是说,旅游可谓自古有之于今为烈罢了,并不新鲜。相比《西方旅游史:16-21世纪》中,法国历史学家、旅游研究专家马克·布瓦耶所称“旅游是一种体现身份的个人行为”这一定义,“旅遊”这个中文合成词,更能反映旅游的群体性质:旅是五百人的军队,遊是举旗行在路上,“旅遊”二字共有的部首“方人”,是旌旗。高擎在手行进在途的旗帜,流苏飘扬,自是指挥召集的意思,集体行动如在目前。即使将时间限定在16世纪以来的500年,将出现在18世纪英国、具有明显身份特征的旅游主体“游客”(tourist)一词,溯源到“壮游”(Grand Tour或Tour),同样是集体行为,虽然那个集体规模很小。“‘壮游’指的是18世纪英国贵族子弟以增长见识为目的,到欧洲大陆的游历,终点一般为罗马。”“壮游”甚少“个人行为”,游学的贵族子弟,必有导师陪同,往往还有同伴或者仆从,是个“小队”。

        当然不必如此挑剔。《西方旅游史》所梳理的现代旅游缘起的“精英特征”,不仅在“平等”为旗的今天依然存在,将来或者也会是区别身份的重要手段——不屑于跟团游,就自助游。不屑于火车大巴之类大众旅游工具,就自驾。不屑于寻常的登山临水,就去攀岩浮潜滑翔伞。不屑于人间烟火,就南极北极第三极,甚至预定太空游。普遍的工业化之后,刚面世时昂贵无比现在近乎代步的自行车和汽车,使得普罗大众在最近的一百多年,也纷纷上路。何以故? 旅游“有钱有闲”这个必要条件的门槛大为降低了。

        《西方旅游史:16-21世纪》一书由上下两部组成。第一部《16世纪到18世纪的旅游革命》包括8章,分别讲述了到17世纪中叶的“旅游史前史”、17-18世纪古典主义时期恰相对照的旅游与蛰居、18世纪英国人发明的壮游、被排挤在工业革命之外的英国土地贵族发明的去温泉和海滨浴场泡澡的“消夏度假”、卢梭对瑞士和科西嘉自然风景的推崇而诱发的旅游“有限革命”等。第二部《旅游季与旅游地:19世纪和20世纪精英旅游史》除引言之外,包括6章,分别记述了19世纪浪漫主义自然主义旅游兴起、各国旅游指南系列的纷纷出版、被发明的阿尔卑斯登山运动和冰川旅游圣地霞慕尼的来龙去脉等。

        这部洋洋大观、基本循时间线展开的《欧洲旅游史》,从结构上不难看出它的详今略古。毕竟,虽然免不了残留精英用以区分身份的影子,当代旅游作为一种普遍现象,最为突出的特征,还是它的大众性。像1786年霞慕尼那样“村民变身向导,客栈变身酒店”的故事,在吾国,“民宿热”似乎就是其当代翻版。只是这两百来年的落差会让人感叹一声,日光底下,并无新事。虽然现代旅游革命与工业革命同时,而且第一推手都是英国,只是两个革命的主体力量,判然有别:“拥有土地收益者的优越感”、不需要工作的贵族和“拼命工作忙于发家致富的资产阶级”,难免互相鄙视。如果要找出二者之间的共同点,或者无外“18世纪的重大发现就是旅游、大自然以及大山对人的教育和重塑价值”吧。

        至少在“大自然”这一点上,我们可以骄傲,着了先鞭。“庄老告退,山水方滋”,至迟在魏晋,吾国士人对于山水自然的欣赏,已形诸笔墨,咏于歌诗。像徐霞客王士性那样“烟霞痼疾泉石膏肓”的职业旅行家不必说,就是仕途蹭蹬幕客终身的徐青藤,书诗文画之余,也得机便游颇见自得的:“至其前年,涉淮泗,穷漕河百泉胶水之利害,拜孔孟董刘之遗,辨滕薛邾莒诸子列国所载道里之谬,遂上太山,憩日观,盖徘徊而始去。去年泛长江,由金焦以纵观高皇帝之所经略。而今夏则又出武夷,其所登涉,盖少壮者所不能。”(《奉赠师季先生序》)遗憾的是,赴欧的“壮游”,费钱费时,我们普通人,费不起。就是像徐青藤那样的漫游,普通人也游不起,哪一家5A景区少得了三位数的门票呢?不过,出于尽人皆具、对自然对造物无可救药的好奇心,哪怕出游不了,也不妨我们捧起一卷《西方旅游史》神游吧。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