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金章
冯其庸先生藏录《瓜饭楼藏汉金丝楠木明式家具》终于面世了,从商定把金丝楠木制成明式家具,到全部制作完成,再到这本书的出版历经近20年。冯其庸先生和我的恩师陈增弼先生也已去世多年,看到这本书后,往事历历在目。
早些年冯老同陈增弼老师商定把他存了20多年的汉金丝楠木老料制成明式家具,我同陈老师专程去冯老在通州张家湾的住处,看他存在车库的这批老料。陈老师看到这批材料后心情激动,双眼发光。看得出,陈老师对利用好这批材料做成明式家具信心十足。
2007年9月11日我又陪陈老师去冯老家看他存的汉金丝楠木老料,商量如何着手设计制作。那时陈老师已病重,并做着化疗,但精神很好,在冯老的客厅里两位老友聊得特别开心。临走前陈老师让我给他们拍张合影,我拍完几张后给陈老师看,他看后怎么都不满意,认为构图不好。他拿过相机让我同冯老坐在一起,给我拍一张照片示范,为了一个合适的角度,他干脆单膝跪地。于是换成我拍时,冯老的爱人夏老师在一旁说:“小苑,你也学你老师单膝跪地地去拍。”引得在座的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10月12日下午,我给陈老师打了个电话,问他原定去宣化的事。他说:“天气冷了,放弃也可。当前重要的是你应先把冯老的金丝楠木测量核实尺寸,这项工作很关键。”第二天上午,我便去冯老家,一来测量他收存的汉墓出土金丝楠木尺寸,二来拿回他给陈老师题写的书名。因为木材的测绘图和木材照片仍无法展现材料现状,更不能由此判断应用及出料效果。陈老师慎重考虑,让我把材料运到厂里,待他健康好转,再到厂里看着材料设计。遗憾的是,2008年1月5日陈老师病逝,他的这一愿望也未能实现。
2009年5月4日,我去冯老家拉金丝楠木。让冯老看金丝楠木条案设计方案,并选定了款式。8月2日下午,我再去通州张家湾冯老家,拿回冯老题写的“金叵罗”,并谈论了家具制作问题。10月31日下午,我接冯老去看做好的金丝楠木第一件家具——大条案。我开车由朝阳路转通燕高速再转六环,沿途火炬树叶已红,景色很美。尽管天气有些冷了,但冯老非常高兴,神情盎然,晚上下了那年的第一场雪,雪很大。途中冯老讲到王羲之特别喜欢在案子上题字的故事。王羲之的字很难求得,但他有一嗜好,就是见到他喜欢的书画案会情不自禁想在上面题字,并由工匠刻下来。他的一位朋友深知他这一嗜好,特意请了木工匠师,选好材料,不计工时打造一件大书画案。制成后便邀请王羲之前来观赏,王羲之看了激动不已,当即要来笔墨即兴挥毫,他的朋友计谋得逞,万分得意。他送走王羲之兴致勃勃返回,但见案子上的字不见了,原来他在送客的时候,他的父亲见新制成的案子上写了这么多黑字,觉得不干净,趁着墨迹未干就赶紧擦掉了。所以冯老为家具题写的铭文中也提到“右军恨未着毫尖”“恨王逸少未及见也”“右军几棐制初成”等。
11月1日上午,冯老来电话说要刻在案子上的诗已写好,把陈老师的名字和我的名字都写进去了,问是不是还需要把工匠的名字写进去。他说写得很长很好,待用毛笔写好后通知我去取。未到中午,冯老又打来电话说,全部写好了方便时来取。11月4日下午,我由新厂绕到通州张家湾取回冯老写的铭文。晚上我在办公室观赏冯老写的条案铭文和他送我的一把紫砂壶。11月11日下午,我到通州冯老家给他看大条案刻字的排列构图。晚上,冯老打电话来说了一下字的排列布局,并说又写了一首诗送给我,等用毛笔写好后再让我去取。11月14日上午,我去通州张家湾,接冯老和夏老师来厂里看金丝楠木制成的家具,并取回冯老书写的他前些天作的诗。往返的路上,他讲了很多趣闻轶事。冯老高兴的心情溢于言表。他在没有暖气的库房坐在家具对面看了很久,仍意犹未尽。因为天气较冷,他又走了很多的路,我很担心他年事已高,身体受不了。他却说:“我并没有感觉到冷,也没有觉得累,这就叫乐此不疲。”
以上点点滴滴记录了冯老汉金丝楠木明式家具制作中的部分细节。这批家具的设计制作完成也当是我向恩师在天之灵的汇报。这本《瓜饭楼藏汉金丝楠木明式家具》也寄托了我对冯其庸先生和陈增弼老师的深深怀念。
(《瓜饭楼藏汉金丝楠木明式家具》,冯其庸藏录,商务印书馆2022年7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