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3年03月29日 星期三

    马二先生之“雅”

    韩羽 《 中华读书报 》( 2023年03月29日   03 版)

        ■韩羽

        初识马二先生,是在我二十多岁的时候。马二先生是“选家”,“选家”者,有点儿类似现今的“小说选集”“散文选集”的编辑,他编选的是“八股文”。

        且看《儒林外史》:“本坊敦请处州马纯上先生精选三科乡会墨程。凡有同门录及硃卷赐顾者,幸认嘉兴府大街文海楼书坊不误。”他正被文海楼书坊聘任为八股文选集的编者。

        且听他对有关八股文的议论:“文章总以理法为主。”“大约文章既不可带注疏气。尤不可带词赋气,带注疏气不过失之于少文采,带词赋气便有碍于圣贤口气,所以词赋气尤在所忌。”“古人说得好,‘作文之心如人目’,凡人目中,尘土屑固不可有,即金玉屑又是着得的么?所以小弟批文章,总是采取《语类》(《朱子语类》)、《或问》(《四书或问》)上的精语。”看来,马二先生不仅是编辑,而且是熟读四书五经深得八股文三昧的方家里手,正如他的自述:“小弟补廪二十四年,蒙历任宗师的青目,共考过六七个案首。”在我这个小学毕业生看来,只有惊呼:“满肚子的学问。”

        马二先生为文海楼编选了《三科墨卷持运》,又去文瀚楼书坊。住了几日,没有什么文章选,腰里带了几个钱,要到西湖上走走。

        我想这又要有好戏看了,看看这位满腹诗书的马二先生对西子湖将会有何样的有别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出新之咏?

        于是逐字逐句,紧随其后。

        “这西湖乃是天下第一个真山真水的景致。”“真乃五步一楼,十步一阁,一处是金粉楼台,一处是竹篱茅舍,一处是桃柳争妍,一处是桑麻遍野。”马二先生“步出钱塘门,在茶亭里吃了几碗茶,到西湖沿上牌楼跟前坐下,见那一船一船乡下妇女来烧香的,一顿饭时,就来了有五六船”。“起来又走了里把多路,望着湖沿上接连着几个酒店,挂着透肥的羊肉,柜台上盘子里盛着滚热的蹄子、海参、糟鸭、鲜鱼,锅里煮着馄饨,蒸笼上蒸着极大的馒头。马二先生没有钱买了吃,喉咙里嚥唾沫。”“出来过了雷峰,看见一个极高的山门,一个直匾,金字,上写着‘勅赐净慈禅寺’。”“第三日起来,要到城隍山走走,城隍山就是吴山,就在城中。”“马二先生一气走上,不觉气喘,看见一个大庙门前卖茶,吃了一碗。进去见是吴相国伍公之庙。马二先生作了个揖,逐细地把匾联看了一遍。又走上去,就像没有路的一般,左边一个门,门上钉着一个匾,匾上‘片石居’三个字,里面也想是个花园,有些楼阁。马二先生步了进去,看见窗棂关着,马二先生在门外望里张了一张,见几个人围着一张桌子,摆着一座香炉,众人围着,像是请仙的意思。马二先生想道:‘这是他们请仙判断功名大事,我也进去问一问。’站了一会,望见那人磕头起来,傍边人道:‘请了一个才女来了。’马二先生听了暗笑。又一会,一个问道:‘可是李清照?’又一个问道:‘可是苏若兰?’又一个拍手道:‘原来是朱淑真!’马二先生道:‘这些什么人?料想不是管功名的了,我不如去罢。’”“走上去,一个大庙,甚是巍峨,便是城隍庙,他便一直走进去,瞻仰了一番。过了城隍庙,又是一个湾,又是一条小街,街上酒楼,面店都有,还有几个簇新的书店。”“就又往上走,过这一条街,上面无房子了,是极高的个山冈,一步步去走到山冈上,左边望着钱塘江,明明白白。那日江上无风,水平如镜,过江的船,船上有轿子,都看得明白。再走上些,右边又看得见西湖,雷峯一带,湖心亭都望见,那西湖里打渔船,一个一个,如小鸭子浮在水面。马二先生心旷神怡,只管走了上去,又看见一个大庙门摆着茶桌子卖茶,马二先生两脚酸了,且坐吃茶。吃着,两边一望,一边是江,一边是湖,又有那山色一转围着,又遥见隔江的山,高高低低,忽隐忽现。”忽隐忽现,山竟顽皮,和人“藏猫猫”,如此情态,谁能无动于衷?果然,马二先生激动起来,叹道:“真乃‘载华岳而不重,振河海而不泄,万物载焉!’”

        咋的了?马二先生背诵起四书《中庸》来了。

        是很久以后了,从书上读到王国维的一段话:“书籍之不能代经验,犹博学之不能代天才,其根本存于抽象的知识不能取具体的知识代之也。书籍上的知识,抽象的知识也,死也。经验的知识,具体的知识也,则常有生气。”“且人苟过用其诵读之能力,则直观之能力必因之而衰弱,而自然之光反为书籍之光所掩蔽,且注入他人之思想必压抑自己之思想。久之,他人之思想遂寄生于自己之精神中而不能自思一物,故不断之诵读有害于精神必也。”才解开了马二先生背诵《中庸》之谜。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