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3年03月22日 星期三

    一次教学范式转型的探索之旅

    赵惠霞 《 中华读书报 》( 2023年03月22日   18 版)

        ■赵惠霞

        国家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目标和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的要求,加快了高等教育改革的步伐。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必然带来高等教育教学范式的深刻变革。

        以“立德树人”为目标,“以学生为中心”的新时代教育理念,正在聚焦于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范式转型。高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创新思维、解决重大实际问题、自主运用现代科技知识、适应未来发展等综合素质已经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基本导向。作为对“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的回应,高校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水平通常也反映着一所大学的“育人”成效,甚至是通识素质教育课程的教学质量也成为人才培养质量的衡量标准。以地方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的普通高校,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尤其是人文素质教育水平更反映这所大学的办学水平。

        普通应用型高校如何提高通识教育课程的开设,落实“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在注重专业能力培养的同时,提高大学生的科学素养、人文素养、审美素养、心理健康素养,实现大学生“专才+通才”的全面发展目标,以增强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未来发展能力,是摆在教育者面前的一大任务。

        由西安思源学院副校长赵惠霞教授等主编的《沟通与写作》(西北大学出版社出版)一书,作为西安思源学院“沟通与写作”课程的配套教材,实现了与慕课视频和混合式教学方法的一体化配套。教材在编排体例上,实现了与线下课堂教学组织的同步一体化;在课程教学目标达成上,借助“思政在线”案例实现了知识学习与课程育人的同步一体化;在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改革上,实现了“项目+任务”的组织形式,并配套案例教学,最终实现了通识素质教育课程从原来注重教师“教得好”转向注重学生“学得好”的教学范式转型,落实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我们知道,无论多么先进的教育教学改革理念,如果落实不到具体教材中,课堂教学总会显得底气不足。一本好的教材,一定会对这门课程的教学创新产生直接影响,也必然会成为任课教师开展教学创新的实践依据。

        《沟通与写作》这本教材在编写过程中,经过反复思考和深入调查研究,最后选择围绕着课程教学目标要求,按照教材内容与课堂教学活动开展的“一致性”原则, 确定了教材以“项目+任务”为驱动、以案例教学为导引的教学内容编写体例,有利于老师组织“教”和学生深入“学”都在一个逻辑层面上同步展开。

        首先,教材把每一部分的教学内容作为一个完整的“教学项目”来统筹,全书共设置 10个教学项目,分为上、下两编,即口头沟通和书面沟通分别各设5个项目;在每个项目之下提示了“学习目标”;根据学习目标分别设置三个教学“任务”,每个任务既各自独立又相互关联,共同构成该项目的教学内容。

        其次,每个项目的教学内容都设置有“案例导入”;按照不同的教学任务设置“知识讲解”“课堂讨论”“情境训练”模块;在具体教学中,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和讨论,导入“知识讲解”,引入相关理论的学习环节,理论讲解之后设置“情境训练”环节,引导学生进行能力提升,由此构建了“实践-理论-再实践”的开放式认知链,让理论与实践融会贯通成为一体,完成知识学习向能力转化的教学目标。

        最后,在每个教学项目内容完成之后,教材还设置了“思政在线”“知识图谱”“课后作业”模块。“思政在线”紧扣本项目的知识点,从给出的案例材料中引入对相应价值观问题的判断,引导学生开展正确价值观的讨论与思考,落实课程思政的“育人”目标;“知识图谱”通过对知识点相互关系的逻辑架构和总结,便于学生形成系统的认知体系;“课后作业”则是为了让学生带着问题离开课堂,再带着思考走进课堂,开启下一个学习任务,同时也是任课教师检查和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方式和路径。

        针对课程知识点的教学,课程还建设了与教材配套的慕课视频资源,方便了任课教师利用线上线下组织混合式教学。

        沟通与写作课程的教学创新实践,证明了以教材为基础的课堂教学改革具有生命力。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的教学范式,有效破解了长期以来任课教师“满堂灌”教学方式带给学生的困扰,把学生眼中的“睡觉课”变成了感兴趣的“兴趣课”,大大增加了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进而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训练和语言沟通能力。这种教学方式与美国生物学课程研究开发的“吸引-探究-解释-迁移-评价”为一体的“5E教学模式”相吻合,其中,案例分析,就是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目的;问题探讨,以鼓励、引导学生的知识探究为目的;知识讲解,以解释未知为目标;实践训练,其核心就是发展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效果评价,即实现教学过程的考察与评价。

        新时代的高校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有了“学生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OBE教学理念的指引和“四新”建设加持下的知识融汇,无疑是一本好教材的标准。《沟通与写作》及其课程教学范式的创新,成功开启了一次教学范式转型的探索旅程,这种经验对于新时代课程教学改革具有示范意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