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3年03月15日 星期三

    法国作家克莱尔·埃切雷利去世

    康慨 《 中华读书报 》( 2023年03月15日   04 版)

        法国作家、前《现代》杂志秘书和1967年妇女奖得主克莱尔·埃切雷利(Claire Etcherelli)3月5日去世,享耆寿92岁。

        关于她的生年和卒日出现了多种说法。法新社和《费加罗报》认为她生于1931年,《世界报》认为是 1934年,《图书周刊》则认为是1936年,而《巴黎人报》的标题说她活到92岁,正文里又讲她死于89岁。此外,《世界报》和《图书周刊》都报道她去世于3月9日。

        总之,埃切雷利战前生于波尔多。德国占领期间,父亲因参加抵抗组织遭到处决后,她成为孤儿,高中辍学,18岁结婚,次年开始文学创作,但投稿无门,并在产子一年后离婚,日后进入雪铁龙汽车厂的车间工作。

        1963年,埃切雷利写出了自传色彩强烈的小说处女作《埃莉斯或真正的生活》(Elise ou la vraie vie),描写出身平凡的法国女工埃莉斯·勒泰利耶和支持殖民地独立运动的阿尔及利亚男工阿尔扎基在巴黎的秘密恋情,暴露出20世纪50年代法国社会的种族禁忌,尤其是对北非移民的欺凌。

        书中写道:

        “好久以来我已经发现工人们之间暗中对立的情绪。法国人不怎么喜欢阿尔及利亚人,也不喜欢一般外国人。法国人总是责怪外国人抢了他们的工作,说他们不会干活。就像吕西安说的那样,什么共同的辛劳,共同的汗水,共同的要求,全是‘幌子’、口号而已。实际上,还是‘人人为自己’。大部分工人对工厂都怀恨在心,根本不信任它。他们在厂外不同意反对北非人的暴力行为,而进了‘笼子’却不同意工人阶级亲如兄弟。这样的事不时发生,于是,各人退守在自己的种族、国籍后面,进行攻击或自卫。工会代表插进来调停,但也没有信心。”(引沈志明、郭安定和陈树青译文)

        阿尔扎基“接受了这种贱民的地位”,并不愤慨,甚至为压迫者辩解,说“也有些法国人是爱我们的”。但另一个同胞告诉他:“他们爱的是阿尔及利亚,不是阿尔及利亚人。”

        苦于找不到出版商,《埃莉斯或真正的生活》直到1967年才由德诺埃尔出版社付梓。

        年轻的作家、编辑和电影人克洛德·朗兹曼和他的爱人西蒙娜·德·波伏瓦均对此书赞赏有加,分别于《她》和《新观察家》杂志发表了评论。

        在这一年的法国妇女奖——费米娜奖评选中,《埃莉斯或真正的生活》经历十轮投票,最终以简单多数胜出。

        1970年,导演米歇尔·德拉克将此书搬上了银幕。

        埃切雷利于1973年进入著名的《现代》杂志,担任编辑部秘书,为德·波伏瓦和她的同志让-保罗·萨特工作。

        以处女作获得妇女奖后,埃切雷利继续写作,出书数种,但再未取得同样的成功。

        沈志明、郭安定和陈树青汉译、管震湖校《艾莉丝或真正的生活》由外国文学出版社出版于1980年。

        译本的最后一句是:“我将沉默,但决不会在沉默中死亡。”

        (康慨)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