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3年03月15日 星期三

    译林出版社中国文学“走出去”成果丰硕

    本报记者 丁杨 《 中华读书报 》( 2023年03月15日   02 版)

        本报讯(记者 丁杨)日前,译林出版社在京举行了以“奔流与交融的文学长河”为主题的中国原创文学“走出去”沙龙,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人民文学》主编施战军,《人民文学》副主编、作家徐则臣,江苏省作协副主席、作家鲁敏以及翻译家大卫·海森姆(Dave Haysom)从各自编辑、作家、译者身份出发,在活动现场交流了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相关话题。此外,英国若意出版社社长董荣轩、译林出版社社长葛庆文等亦以线上线下结合方式参与了本次沙龙。

        以引进、翻译、出版外国文学、人文学术佳作见长的译林出版社近年来在原创文学出版与版权“走出去”方面收获颇丰,译林社总编辑袁楠在发言中介绍,“截至2022年底,译林社共输出版权项目603种,与全球40多个国家、130多家出版机构建立良好业务往来,涉及语种36个。连续7年荣获‘中国图书海外馆藏影响力出版100强’,连续8年入选‘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在译林社推出近期重要作品的作家鲁敏、徐风、阿乙等的图书已输出30余种外文版。其中鲁敏作品已输出5部7种外文版的版权,《六人晚餐》瑞典文版入选瑞典文化部2020年度好书,英文版入选英中贸易协会2022年最佳中国小说首选名单;《此情无法投递》英文版由西蒙与舒斯特公司出版,塞尔维亚文版入选当地媒体好书榜。徐风的《忘记我》中文版已输出6种外文版及中文繁体版版权。

        《人民文学》已有十几个语种外文版期刊在相关国家和地区推出,施战军以此为例,回顾了将中国文学推向世界的一些经验,强调“中国故事世界表达”,表示这是《人民文学》杂志与译林社在中国文学“走出去”过程中的切实体验,“文学是最好的平台,人们心底对于生活的感受、对于生活价值的设定在文学里面表达是最充分的,是最有理由能够获得世界读者共鸣的一种文化方式和艺术方式。”施战军说。

        徐则臣从作家角度出发,谈到中国作家的作品想要“走出去”就有必要调整创作思路,寻找自己的独特性和差异性,“把传统文学的叙事资源不断地引入到创作里面”,鲁敏讲述了德语、意大利语译者的故事,还列举其作品匈牙利语版权输出过程,她感受到海外译者、读者对“中国文学的关注可能回到了文学的本身,不再把中国文学当成猎奇带有东方既定想象的存在”。

        大卫·海森姆分享了将中国文学译介到海外的心得,董荣轩、西班牙语译者福玉星在线介绍了《六人晚餐》英文版、西班牙版的国外反响,据悉,鲁敏长篇新作《金色河流》已输出塞尔维亚文版,英文版版权亦在沟通中。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