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3年03月08日 星期三

    “数字时代”的诱惑——人类之光

    胡象明 《 中华读书报 》( 2023年03月08日   20 版)

        ■胡象明

        杨安教授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崇尚独立自主,愿独辟蹊径,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和社会责任感,是促进我国社会治理现代化发展的研究者、创业者、创新者,他的新著《数字时代社会治理》理论与专业相兼、实践与探索共融,是部难得的好作品。

        人类迈向数字社会,深刻改变了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会治理方式,数字化建设、数据安全、数据基础制度建设事关国家新发展格局和总体新安全大局。要充分发挥我国海量数据规模和社会治理丰富应用场景优势,激活信息化数字化技术、要素、动能、潜能,加快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新形势、新要求,构筑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体系,在更高标准、更宽领域、更多层面、更大范围上全面驱动引领社会治理现代化等工作。因此,我们必须顺应数字化发展新趋势,发挥数字化建设新优势,应用数字化新技术,直面数字化安全新风险,并且找到应对这些新挑战的新方案。

        (一)数字化技术发展新趋势。人类社会全球数字化进程势不可挡,包含计算、连接、基础设施、人工智能、传感和感知在内的五大“超级技术力量”搭建起从模拟时代到数字时代的全球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治理的数字社会,深刻地塑造了我们体验数字世界、理解现代社会的方式。随着“超级技术力量”变得日益无处不在,它们正在释放更强大的全新变数可能性。

        此外,在技术对人类安全生存的各个方面都越来越重要的今天,五大“超级技术力量”中的每一项超级技术力量建立在其他超级技术力量的基础之上,同时也在互相强化,由此形成了一个强大的循环,不断提高影响力并加速技术的创新、探索和增长。未来人类社会将面临全新的数字化生活空间、数字化安全形态、数字化战争形式,数字攻击、数字战士、数字武器、数字指挥必将替代传统的军事斗争力量。人类的生命安全、生活安全、财产安全形态将不再是传统的安全,数字化新技术将全面颠覆传统国家安全与社会治理理念。比如:网络安全、太空系统安全、整体太空系统产业供应链的网络安全、引导信息分布与流动安全、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数据安全、算法安全、个人信息保护、信息内容安全、网络犯罪、数字攻击等问题,不仅要有技术层面的解决方案,也需要有战略、法律和制度层面的前瞻思考、前沿研究、前端应对。

        (二)数字化应用规模新优势。我国信息领域科技创新、数字化快速发展,2021年全行业销售额首次突破万亿元,2018—2021年复合增长率为17%,为同期全球增速3倍;电子信息制造领域,以服务器、个人计算机、手机为代表的整机产能产业规模全球第一;云计算产业规模占全球市场已达17%;我国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的数字基础设施;全国100%的行政村通宽带;建成全球规模最大5G网络和移动物联网网络,IPv6规模部署和应用数量位居全球第二,活跃用户数达7.18亿;服务化网络架构、统一空口架构、极化码、大规模天线等为全球移动通信发展世界领先;算力基础设施数据中心机架总规模超过590万标准机架,服务器规模近2000万台,算力总规模居全球第三;数字经济规模已达到45.5万亿元,总量位居世界第二;数字产品手机、彩电、计算机、可穿戴设备等终端产品性能持续升级;5G行业虚拟专网数量已超过1万张,应用覆盖国民经济40个大类;工业互联网产业规模迈过万亿元大关。

        截至2022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51亿,微信用户12.6亿活跃用户,抖音日活跃用户8.42亿。全国中小学互联网接入率100%,远程医疗区县覆盖率超过90%。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整体上线,实名注册用户超过10亿人,总使用量超过620亿次,90%的省级行政许可事项实现网上受理。数字抗疫成效明显。新冠疫情发生以来,数字技术应用在疫情防控、监测分析、病毒溯源、物资调配、复工复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线办公、在线教育、远程医疗、智能化生产等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为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和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为数字化时代推进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和社会治理体系夯实了根基。

        (三)数字化安全风险新挑战。一是数字政治安全风险。数字政府建设给政务数据安全、数字政治安全治理带来了全新挑战,如政务数据治理管控碎片化、采集重复化、应用市场化,政府部门共享数据协调推进机制未理顺,政治安全元数据安全防范措施不到位,核心终极算法缺乏自主创新等困境,如何重构政治安全数据治理思维,提升政治安全数字治理的合理性及逻辑性、规范性,做到有效提升政治安全数据治理的全周期管理能力,已成为重点课题。比如:以文件连续体理论为指导,提出政治安全数据连续性治理的理念和体系框架,推动政治安全数据连续性治理能力的价值,政治安全数据连续性治理应秉承文件运动的形成全过程,贯彻前端性与全程性、真实性与可靠性、协作性与整体性、增值性与服务性的治理思维,可从业务体系、安全体系、协同体系、服务体系四方面优化政治安全数据连续性治理能力。始终将国家政治安全风险防范数据治理置于重要位置,要加快政治安全风险元数据管理和主数据监管,从数字化政府建设的风险源头强化数据治理,补齐政治安全风险的相关数据,比如将涉及数字化政治安全的元数据、业务逻辑等数据纳入监督和政治巡视的范畴,降低数据不全及监管不当带来的风险隐患;要在中央及各级政府的领导下组建兼具权威性与专业性的政治安全风险防范智库团队,研究并制定“数字化时代的国家政治安全风险防范元数据驱动方式管理、数据风险的生产、敌对势力加工和使用的新技术框架”,并在此范畴内探索引入先进的数据工程和知识图谱工程方法、数据模型、终极算法开发团队,逐步实现涉及数字化政治安全风险案件关联话题、文档、图片、音视频等资料数字化,以便查询、分析和挖掘新线索,从而明确防范的重点难点,防范新技术和数据滥用带来的数字化时代的政治安全风险。二是数字经济快速发展,数字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数据隐私保护、数字平台可信度、产品安全等问题。这些已经不再只是单纯的经济问题,而是触及国家安全、社会安全、人身安全与全球治理安全的迫切问题。当前我国的数字经济在安全领域存在以下五点风险:1、网络安全风险;2、系统安全风险;3、应用程序风险;4、资料加密及身份认证授权风险;5、云端运算风险。与此同时,信息化数字化基础设施安全、网络安全、数据安全、算法安全、数字治理安全、数字资源安全等面临全新的安全风险和前所未有的挑战。三是数字生活风险。数字化转型是持续的过程,数字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和优质高效的服务,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同时数字生活安全风险不可避免。数字化已成为生活的必需品,数字生活方式与社会治理方式带来了翻天覆地的改变:消费、出行、购物、旅行、社交、娱乐等日常生活所需要的服务几乎全部可以提供数字化服务、在线上生活,在新冠疫情期间,线上交易对于消费发挥了重要的稳定器的作用。数字化领域将会变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自动化,我们的数字生活世界里充满了对组织、企业、个人的安全风险挑战,数字资产安全、数字服务安全、数字产品安全、的数据隐私安全等都是很重要的挑战。

        本书具有如下的敏锐与情怀。

        推动数字化治理新理念。一是数字化前沿技术继续取得重大进步,中美科技博弈更加激烈,科技竞争数字化新技术与国家安全融合不断加深。我国数字化发展与治理面临外部压力增大,环境更加复杂,维护国家安全与发展安全挑战增加。我们如何在数据资源、数字化基础设施、数字化人才、数字化治理技术规则及标准制定等方面系统地建立起全新的理念和创新优势。二是如何建立数字信任,以及整个数字生态系统中建立数字信任机制,重视数据合规性方面的成本投入问题。三是现有的整体的法律框架与整个数字社会生态系统规则如何建立衔接,如何不断改变和调整运营模式、治理策略,建立良好的安全基础、安全环境,采取预防性措施彻底改变社会治理领域的结构性困境。具体可从以下方面着力:一是获得跨人员、跨流程和跨业务的数据“可见性”。没有可视化数据安全就无从谈起。要确保系统、数据、用户的访问都具有可视化,通过有效的威胁暴露管理来保持数据“清洁”,这是数据治理最基础的步骤,利用“新兴技术”弥补安全漏洞。因为技术的推陈出新会伴随着很多风险,要充分发挥人的能动性优势,充分借助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建立防御性的机制。二是有效严格地管理“第三方”数据风险。今天所处的世界非常复杂,是一个互联互通的生态系统。不仅要关注自身的安全度,还要关注第三方的安全度,保证第三方的数据也有较好的可见度。确保关键网络之间的“气隙”。无法完全确保所有东西的安全,所以因对技术要识别出哪些是最重要的IP,并且把它们放在单独隔离的环境中,使其不被他人侵犯隐私和安全。三是启用“检测”和连续监控。要积极监控,时刻维持被保护数据的可见度,为客户的端到端环境(云、OT、IOT等)以及IT系统建立24×7全天候安全监控,并利用高级分析和异常检测技术来检测异常活动。实施“事件响应”流程和程序。突发事件的响应和管理是业务弹性的关键,定期测试事件管理过程。四是在整个计划中坚持“设计安全”原则。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政府、企业、研究机构一定要把安全放在优先考虑的事项中。内置的“弹性”,要发挥数据生态系统本身的韧性、弹性,使其具有适应性和灵活性,以便于在不同的环境下都能够安全作业。五是建立有效的“治理模式”、全新的“数据安全机制”和领先的“创新与竞争态势”。要定义合适的指标和绩效考核机制,各个专业团队分配角色和责任,重视围绕风险管理流程的治理,并衡量成熟度,定期检查性能。

        由于数字化的转型非常迅速,网络安全是绕不开的话题。网络风险随时、随地都有可能发生。我们需要打下非常扎实的基础,充分利用当下物联网、3D打印、算法等技术解决网络安全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应该以数字化的思维思考问题,继而转化成为数字化的解决方案,充分拥抱数字化转型之旅,了解其风险,同时采取积极措施应对风险。如今的数字安全思维,不能只有单纯地避免黑客入侵,更要以“确保关键服务持续运作”的角度来看待。目前我国很多基础设施已经依赖于数字化管理,政府更应该扮演重要角色,通过建立健全数字经济安全风险的预警研判平台、构建数字经济安全风险常态化的协同防控体系、加快推进数字经济国产自主可控替代计划、探索公众参与的数字经济安全风险公共治理机制、加快数字经济安全风险防控的人才队伍建设、强化数字经济安全风险防控的法治保障等举措高质量加快推进数字化建设,筑牢数字安全治理长城。

        书到尾声,作者仍未忘记“报效国家、服务社会”的情怀!数字化、智能化科技这把双刃剑,既可以造福人类,也可以给人类带来极大的风险和困惑。网络安全、网络欺诈、网络犯罪、网络霸权、暗网兴起;数字安全、数字鸿沟、数字治理、数据垄断等问题促使人们思考人与科技时代、人与智能社会如何做到和谐美好地相处,使数字化最大限度地服务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和进步事业。一路上遍布机遇与挑战。作者一语“理论是谦卑的,实践是普通的”的感慨道出了原委,也是深潜于心中的信念畅流在血液之中的证据。(作者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二级教授)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