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美霞
人遇良师,是一生的幸运。
我说的“良师”,是一本叫《鄂尔多斯》的杂志和几个精耕细作的编辑。从年少青葱时对文字的懵懂热爱,时间已经过去二十多年。2006年,我来到鄂尔多斯,如一朵花栖居在一片广袤美丽的高原。宽厚,包容,让我与鄂尔多斯之间并无半点生分之感。她的每一块土地,每一片草场,每一朵白云,每一条溪流,都和我一样被明媚的阳光浸透晕染。我似一只低飞的燕,将足印在鄂尔多斯大地不断延伸,行走在山川草原、大漠沟壑。将一颗心安稳妥帖地契合在鄂尔多斯高原旖旎细碎的掌纹中,将单薄的身影融入这盛放着无边无际悠悠马兰的壮美画卷中。我努力扎根,像一株风中摇曳的马兰,似一棵山野戈壁中生根的芨芨草,将最丰满的光阴献给敦厚温暖的鄂尔多斯。
被接纳,是幸运且幸福的。由此,我从不吝啬自己对鄂尔多斯的爱恋与赞美。鄂尔多斯,成为我遇见的最深沉的爱人。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朋友的书架上发现了一整套沉静内敛的《鄂尔多斯》,翻开第一本,就已难掩内心的激动。这么多年,我一直游离在文学的边缘,爱着它,却不能走近它。此时,这一套已沉淀出年代感的《鄂尔多斯》,用最朴素的语言对我说:写吧,把你对这一片土地的热爱写下来,把你与这座城市的故事写下来。
之后不久,我从耕作了十七年的三尺讲台上走下来,义无反顾走上追逐文学之梦的路。年近不惑,人生重新开始,雨雪逼人,岁月不等,没有多余的时间可浪费。此刻必须马不停蹄,像一匹马快马加鞭,自带光明冲向鄂尔多斯大地,冲向茫茫草原。
几年时间里,我白天行走,夜里挑灯伏案,在稿纸上书写着一个人对一片土地热烈而深沉的爱。幸运的是,文章陆续刊在《鄂尔多斯》上。我知道,唯有此,我才真正融入鄂尔多斯,与一片山水形神合一,共为一体。而我,也最终与失散多年那个少年再次相认,用一根笔延续着年少时的文学梦。
遗憾的是,大哥最终放弃了文学书写。他说:哥写得太苦,大概是太用力的缘故。你对文学的敏感比我好,遇到难关能咬牙化解,你好好写吧。
我想,他只说对了一半儿。我给他讲述我与鄂尔多斯的遇见,我给他讲我与《鄂尔多斯》的缘分。我说,你在文学路上行走的时候,缺少一份幸运——像我一样,得遇数位良师,得遇一份杂志,得遇一片温情的土地上,他们,用盈盈烛光为我点亮心里的一盏灯。
当然,文学这条路终是孤独的,但心里有一盏灯,一路走下去绝不至于迷路。我常常想,正是文字,正是书写,正是鄂尔多斯大地上土生土长的《鄂尔多斯》,让我不论是背井离乡之时,还是春和景明之时,都从不胆怯,也并不孤独,是的,每一个和我一样书写的人,每个执笔为剑的编辑,精雕细刻为我修剪着斜生旁出的枝桠。一群又一群人,手举一段烛默默行走在我的身边,指引我继续往前走。
如果说,鄂尔多斯是用博大的胸怀接纳了我,那么,《鄂尔多斯》杂志,就是我追逐文学之梦的一盏灯,如星一般明亮,照亮每一个晦暗的夜空。
因为它的指引,我义无反顾行走在戈壁草原,田间地头,不再恐惧任何一条或狭窄逼仄或布满荆棘的路,所有苦难都是命运对我的提醒,此生,即便不能开花结果,但生命中有了这样一个过程,灵魂就必然高贵了几分。
所幸,我在这条路上走的并不孤独。在我面对最熟悉的汉字手足无措,不敢轻易摆布他们,害怕误解了它们、糟践了它们而迷茫的时候,我的手边有如马兰一般纯净的《鄂尔多斯》,翻开它,我的心里就是安然的;当我举步维艰跋涉在一条路上,独自欣喜或者悲伤、满足或者失望、彷徨或者坚定、暴躁或者疯狂,有时甚至无路可走却也无路可逃的时候,我的身后有鄂尔多斯大地,有灿艳如马兰的人们。这诱人的芬芳,总是让我在黎明时分再次觉醒,重整一次羽毛,重新回望走过的路,重认识我所热爱的文学。
是的,只有文学,让我愿意用一程又一程的旅途去兑换一场风雪,用一派春光去迎接万物苍凉,宁愿在从未止息的时间里缄舌闭口,埋首于一种执着的文学正信,长醉不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