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燕玲
翻开长篇小说《神圣婚姻》,耳边就雀跃着徐坤的声音,豪侠潇洒,快人快语,机智又深情,以致我都不愿把书放下,生怕她的声音断线,一气读完,直到掩上这本蓝调封面的长篇,徐坤快节奏的声音还在回响,她通过对婚姻的真切描述和深切思考,反思与表现人生与社会的万般世相,千种情结缠绕徐坤,豪迈而沉郁、朗健又感伤、侠义还情深,可以说,《神圣婚姻》是徐坤暌违文坛十年归来的声音肖像。
《神圣婚姻》以程田田与未婚夫感情破裂开篇,到她支教山乡与京城扶贫干部潘高峰重生感情为主干,以此开枝散叶,枝头伸向京内京外、各行各业,生发出几代人各自的婚姻故事,以及各色人等如海归青年、来京的“外乡人”、城市高知、挂职干部等在新时代中的婚姻生活与不同命运。
作品充满独特的女性气质和新女性精神。徐坤一直关注女性生活和女性生存,以一系列作品记录我们时代的女性精神、女性气质的变迁。《神圣婚姻》就是以婚姻角度思考女性命运,思考女性在大时代大变局的人生命运,以及寻找光和爱的人生处境。作者如对笔下各类女性或赞美或怜惜或批评,但都给予同情的理解,毛榛、于凤仙、程田田、顾薇薇、吕蓓蓓都是英姿飒爽、精神干练的女性形象,她们在日常生活中展现我们时代女性独特的气质和魅力;同时,作者又超越性别,对一切优秀人物一律惺惺相惜(包括男性人物老孔、萨志山等),满目欢喜,极尽赞美之词,颇具胸怀和格局。而对悲剧人物又充满同情之理解,如于凤仙,尤其写她与老炮儿中秋夜的第一次相会,如一曲人间喜剧,千回百转,万种风情,既充满人间烟火,又充满诗意与女性悲情。
徐坤的叙事风格依旧飒爽,且更具时代气息,脱口秀或评书般的喜感里,数落着许许多多的时代的历史细节,充满现场感、戏剧性和可读性。徐坤银铃般的叙事声音,富有节奏,急速而畅扬,反讽又豪迈,倒豆子般的声音如瀑布一泻千里,尔后又九曲十八弯地跌宕起伏,充满着侠义和情义,且视野开阔、学养深厚,既洋溢着东北的豪爽,还散发着儒雅的书卷气,一种只属于徐坤的声音。如借学者毛榛之口,引出许多经典文本,比如王蒙《青春万岁》,鲁迅《记念刘和珍君》,王菲《匆匆那年》的歌词,名曲《when you belirve》(信任),王尔德、黑大春的诗句,还有“民间语文”,如二人转《探情缘》等等,并且以散文化的语言与小说人物的心境和环境叠合与互文。开篇的第一行“多年以后,程田田仍会清晰回忆起2016年正月十五元宵节的那个晚上”,在致敬完《百年孤独》后,作者又接着写道:“2016年的元宵节,比往年来得迟了一些”,在此东北人刀郎便与同是东北人的作者、人物程田田与孙子洋融为一体,亲亲切切、密密实实地引人入胜;又如作者借毛榛之口背诵王蒙《青春万岁》的经典桥段,勾连与展示了几代人不同的蓬勃的青春;老所长万心川的现场座谈演讲,以“三·一八惨案”和鲁迅名篇点燃了青年学人的奋发激情,如此等等的时代的历史细节,令读者可感可触,颇具现场感和时代性。
表面看《神圣婚姻》叙述充满喜感,对众生相和婚姻的信与不信的拷问,尽管刀锋闪烁,但人物却是向善向阳,一如结尾成长了的田田回到故事发生地潘家园,一如高科技营造的幻境“星星点灯”,才能照亮家园。在这个顾薇薇、吕蓓蓓哭倒,众人泪流满面的感人的颇具隐喻意味的情境里,令人感受到众声喧哗里“星星点灯”一闪而过的幻影本相,感受到小说内核的忧郁和感伤,感受到男女主人公对婚姻的任性、哀怨、困扰甚至欺骗的无解和无奈,无论是时代新女性毛榛、程田田、顾薇薇、于凤仙、吕蓓蓓,还是优秀男性老孔、萨志山,各个婚姻的缺陷与众生相,一如封面的蓝调底色,阴郁与冷峻。蓝调的音乐节奏是缓慢的,尽管徐坤的叙事是快速的,但是我仍然认为小说的内核是蓝调,是忧伤,一种刻骨的疼痛和苍凉,一种精神独立、不难为自己、也不放弃向往幸福,对婚姻,对爱情。也许这才是徐坤真正的声音。
这个叙事的声音隐含着忧伤、无奈和活力,无论大时代众生相的藏污纳垢,还是单位体制改革的鸡零狗碎;无论毛榛20年的感情伤痛,还是颐指气使的、强势的顾薇薇的新寡;无论于凤仙假戏成真,还是程田田获得新爱,但被亲人欺骗的情伤一定铭心刻骨,不免情殇与伤逝。徐坤当然希望世界是清朗爽脆的,但人性幽明,婚姻生活的相亲相爱与藏污纳垢,此消彼长,惟此世界才充满活力,生生不息。徐坤洞悉一切,才写出这些人物如何在生活的淬炼下续命还魂,并精神独立,向阳而生。为此,徐坤对婚姻对家庭对社会的思考挖掘和艺术表现,笔指人性,同时为时代画像,颇具时代感和现实意义。
此外,《神圣婚姻》是徐坤为人作嫁、当文学编辑十年后的归来之作,十年的编辑生涯难着一著,可见编辑的劳动强度与徐坤的人文担当,我深知三昧。没有情怀是当不了好编辑的,念兹在兹,钦佩之余,也如徐坤一样希望人间对婚姻少些儿戏,多一点信任与敬畏,婚姻才有神圣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