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舒晋瑜
从1953年11月作家出版社成立并与人民文学出版社合署办公算来,作家出版社已走过了70个年头。
查阅出版社当年的历史,还能翻到要“放宽选稿尺度,扩大出版文学书籍范围,以满足群众对文学书籍日益增长的需要”的总结。为了适应当时国内形势的需要,解决“审稿迟”“出书慢”“对作家联系不够紧密”等问题,作家出版社应运而生,先后出版《三国演义》《红楼梦》等,1958年1月出版《青春之歌》的初版本,同年8月,作家出版社独立,划归中国作家协会领导,楼适夷任社长。伴随着时代发展,作家出版社的命运也几经波折,逐步走上稳定发展之路,活跃在文坛的很多著名作家,第一部作品或代表作都在作家出版社出版过。
2019年7月8日,作家出版社有限公司揭牌,标志着出版社由全民所有制企业转变为国有独资公司。揭牌仪式上,作家出版社有限公司董事长路英勇对未来发展方向作出了清晰的描述:以“精品出版”为着力点,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为文学精品提供传播阵地,为人民群众出版好书;以品牌经营为着力点,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推动企业做大做强做优;以“融合发展”为着力点,推进业态转型升级,抢占内容产业新高地;以“人才集聚”为着力点,坚持以人为本,为企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快速成长为合格的现代文化企业,为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推动新时代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做出应有的贡献。
转眼四个年头过去了,受纸张涨价、多媒体冲击、疫情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传统出版业面临极大挑战。即便在这样的环境下,作家出版社逆势上扬,2019年至2022年,连续4年实现利润增长。常销、畅销品种表现突出,仅以2022年为例,《遥远的救世主》销售170万册、《天幕红尘》销售57万册,《天局》销售36万册,近20种图书年销售超过10万册。《喜剧》《暖夏》《如果来日方长》等入选多种优秀畅销书排行榜文学榜单。
出版家邹韬奋把自己比喻为“花匠”,“好像园主把花园交给一个花匠,付以全权。这个花匠生性耿介憨直,无所私于任何个人,无所私于任何团体,不知敷衍,不知迁就,但知根据明确规定的宗旨,为社会努力;但他深觉这样耿介憨直的花匠不是任何园主所能容的,所以这个花园之有今日,第一就不得不归功于园主对于花匠之信任专一,毫无牵掣。”在出版界三十余年,路英勇非常赞同邹韬奋的出版观。他说,邹韬奋自喻为花匠,表明他对辛苦的劳作无怨无悔,因为对园主持有责任,对社会和时代怀有一种使命,所以担当责任,不辱使命。无论是在三联书店,还是自2019年出任作家出版社有限公司董事长,路英勇对自己一直是这么要求的。
维护“作家”品牌
“新时代的伟大实践创造了无数波澜壮阔的伟大奇迹,孕育了无数可歌可泣的生动故事,读者迫切希望读到更多深刻反映新时代历史巨变、描绘新时代精神图谱的优秀文学作品。”路英勇说,构建文学出版新格局,强调聚焦新时代现实题材文学创作,就是为了进一步强化文学出版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的使命担当。
70年来,作家出版社一直坚持做强出版主业,坚守文化责任之道,上世纪80年代曾以“当代小说文库”“作家参考丛书”“中国作家文库”等丛书品牌享誉文坛,既出版了一批具有高水准的名家名作,如韩少功
的《马桥词典》、莫言的《檀香刑》《生死疲劳》、王安忆的《长恨歌》、余秋雨的《霜冷长河》、曹文轩的《草房子》等长篇小说,显示出作家社把握当代文学走向的独特眼光,又出版了一批在市场上极具影响力的畅销书,如《哈佛女孩刘亦婷》《日子》《三重门》以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获奖作品选”书系都曾风行一时。而专注于挖掘并培养新人的“21世纪文学新星丛书”更为崭露头角的新人提供了开阔的平台,曾推出阿城、莫言、阿来、池莉、徐贵祥等一批作家,不仅在一个喧嚣的速度化社会中及时而冷静地发现和推举年轻文学人才,为他们出版人生中的第一部作品,更提倡了一种扎实、沉静、客观、纯粹、循序渐进的文学精神,如今,“21世纪文学新星丛书”已经形成一个巨大的感应场,吸引了无数年轻文学人才的目光,促进和壮大着文学有生力量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作家”品牌不仅在读者中有口碑,在海外也具有广泛知名度。进入21世纪,王蒙的《尴尬风流》、贾平凹的《秦腔》、张平的《国家干部》、周梅森的《绝对权力》等相继出版,也受到读者的广泛好评。
尽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发展思维和方式,但维护品牌,弘扬品牌,永远是出版人的历史责任和重大使命。路英勇认为,品牌是出版社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价值观、文化观、经营观的集中体现。作家社有深厚的文学积淀,有一大批优质的作家资源,有发现精品文学的优质编辑队伍,有很多长销畅销文学图书,多年来,他们正是以“精品出版”“品牌经营”“融合发展”为着力点,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同时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把品牌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加快构建具有“作家”出版品牌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推进业态转型升级,抢占内容产业新高地。
仅以2022年为例,作家社“双效”原创图书成效显著,王蒙的《从前的初恋》、冯骥才的《俗世奇人》(肆)、叶辛的《婚殇》、周梅森的《大博弈》、梁晓声的《中文桃李》、周晓枫的《小门牙》、老藤的《铜行里》等图书既有良好的社会效益,也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为配合第八届鲁迅文学奖,作家社及时出版了《第八届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品集》《第八届鲁迅文学奖获奖者小说精选集》,获得文学各界以及众多读者的广泛好评;《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之星丛书(2022卷)》《“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典诗歌文库》《作家经典文库》等重点项目也在顺利进展中。
精益求精打造文学精品
为人民奉献有正能量、有感染力,传得开、留得下的文学精品,对文学出版来说至关重要。“这就意味着对那些可出可不出的作品坚决不出,杜绝无效产出;对那些只有市场效益而内容有害的作品坚决不出,决不能在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而对那些基础好的作品,则要本着孜孜以求、精益求精的精神,与作者一道,精心打磨,久久为功,将‘璞玉浑金’铸造成为文学精品。”路英勇说,几十年间,作家出版社始终坚持不懈地秉持自己的出版理想,坚守自己的格调和品格,走出了一条创新发展之路。
文学精品是时代的印记、时代的回响、时代的旋律。2021年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作家社推出60卷本的“红色经典初版本影印文库”,《新俄国游记》《少年漂泊者》《可爱的中国》《八月的乡村》《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创业史》……文库精选了60部兼具时代精神、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的经典著作,以此向党的伟
大历史致敬,向中国文学传统致敬。丛书充分展现了一代又一代作家脚踏广袤大地,同祖国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使命担当。而以初版本的形式“复刻”,正是希望再现这些作品的原版原貌,带领读者重新回到百年文学风云激荡的历史现场。这些作品之所以难以被时光泯灭,既在于其所蕴含的思想具有穿越时空的力量,也在于它们在艺术上为后世留下了深刻印记。
“为文学精品提供传播阵地,为人民群众出版好书,是作家出版社的历史使命。”路英勇表示,文学精品必然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在市场上广受欢迎,而且具有长远性。同时,这些作品的多介质传播所衍生出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又将进一步促成效益提升这一目标的实现。出版家存在的真正价值就在于发掘作家,培养新生力量,寻找和打磨那些可能成为经典的作品,打造文学精品。比如2022年就为参与“山乡巨变”计划的关仁山《白洋淀上》、杨志军《雪山大地》、欧阳黔森《莫道君行早》等作品组织了改稿会,希望这些作品进一步提升质量,真正得到读者的关注和认可。他们希望通过改稿会,为作品把脉问诊,真正提升作品质量,打磨精品,引导作家以新的站位捕捉生活素材,以新的手法为新人塑形,全方位全景式展现新时代农村的精神气象,切实回答好时代之问、人民之问。
作家出版社始终深刻把握时代命题与文学命题的关系,把做大做强主题出版与多出精品相结合,围绕重要时间节点、重大活动、重大题材、重大理论问题等,推出了一批批反映时代巨变,抒写民族伟大成就和人民精神图谱的优秀主题图书。2020年,我国脱贫攻坚战略目标胜利完成,全面乡村振兴稳步推进。为反映我国脱贫攻坚的历史性伟大成就,作家出版社共出版脱贫攻坚主题图书近20余部,其中多为精品力作。如“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丛书”(10部)入选中宣部2020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选题,《十八洞村的十八个故事》被评为2020年度“中国好书”;《暖夏》入选中宣部2021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选题并被评为2021年度“中国好书”。
作家们参与采写的创作过程让人印象深刻。路英勇说,作家们本着现实主义精神,客观打量,深入体察,带着情感和脱贫攻坚的干部群众打成一片,真实反映脱贫攻坚这个伟大历程,充分展现了文学别样的在场,书写脱贫攻坚成果,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比如报告文
学《下庄村的道路》以重庆市巫山县下庄村党支部书记毛相林为主角,讲述了被誉为“当代愚公”的“全国脱贫攻坚楷模”带领全村人民摆脱贫困奔小康的故事。这部报告文学作品先期在《人民文学》发表时,编辑们在终审过程中数度落泪。后来罗伟章完成长篇报告文学《下庄村的道路》,写出了下庄村人历经20余年,铸就了勤劳勇敢、艰苦奋斗、坚守初心、自强不息的“下庄精神”,也正是凭借这种精神的力量,他们从远近闻名的贫困村走上乡村振兴的致富路,给人带来持久的震撼、感动与激励。《十八洞村的十八个故事》是李迪在去世前创作完成的最后一部作品。可以说,他把生命最后的时光全部贡献给了脱贫攻坚题材创作,贡献给了对伟大时代、伟大人民的热情讴歌。
书写新时代“山乡巨变”
“我们期待文学界的名家大家能真正沉入生活深处,扎根新时代的山乡大地,投身山乡巨变的写作,写出有时代温度的精品力作。我们更期待那些民间的、基层的、奋斗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一线的潜在写作力量激活文学梦想和文学才华,拿起笔描绘、书写亲身经历的‘山乡巨变’。我们推崇生活在山乡、成长在山乡、亲历山乡变化的山乡人写山乡事,以文学记录时代,呈现山乡巨变,书写伟大人民。”2022年3月,中国作协发布的“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征稿启事,其求贤若渴的坦诚邀请,深深地打动了各地作家们,作为该活动承办方的作家出版社,近一年来更是将此作为出版工作的重中之重,抓住推出“文学精品”的关键,努力推动这一创作计划的实施。
作家出版社积极筹划“创作计划”名刊名社拓展计划,以期形成共享资源、共担使命、共襄盛举的合作共赢机制。目前,《人民文学》《中国作家》《收获》《民族文学》等10家期刊,山东文艺出版社、百花文艺出版社、花城出版社、海峡文艺出版社、安徽文艺出版社等15家出版社已确认加入该计划,将在第35届北京图书订货会期间举办隆重的签约仪式,进一步增强创作计划的社会传播力和影响力。
“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旨在聚焦新时代中国山乡天翻地覆的史诗性变革,多角度展现乡村时代变迁,生动讲述感天动地的山乡故事,塑造有血有肉的人民典型,为人民捧出带着晶莹露珠、散发泥土芳香的新时代文学精品,以文学力量激发新时
代乡村振兴的昂扬斗志与坚定信念。作家出版社在实施“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过程中,对入选的选题进行全流程管理和严格的质量“跟踪”,召开一系列入选作品改稿会。
“‘创作计划’倡导‘山乡人’写‘山乡巨变’,注重发掘那些身在山乡基层、饱含创作激情的写作力量,期待推出一批有朝气、有潜质、有阅历、有泥土气息和创新精神的青年作家,并且还向网络作家敞开怀抱,鼓励、支持、引导他们成为新时代文学精品创作的有生力量。”路英勇说,改稿会上交锋不断,与会者都希望达成一个共同目标:打磨一批既兼具精神高度、文化内涵、艺术价值,又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优秀作品,进而推动这些作品借助新媒体业态广泛传播,拓宽文学边界,提升文学价值。相信“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将为构建文学出版新格局注入新动力,创造新活力,推动新时代文学精品不断涌出,并广为传播。
文学与时代的关系是天然的,无论是写实还是虚构的作品,无论是表现当下还是回溯既往,都离不开对所处时代的呼应和表达。脚下的土地是作家写作的永恒主题,而时代的呼唤则是作家的文学责任和艺术使命。路英勇表示,构建文学出版新格局首先突出了新时代现实题材精品生产的主体地位。通过优化选题结构、规划选题重点,突出新时代现实题材文学创作在选题计划中的占比和分量。同时,倡导新时代现实题材精品生产与多样化题材精品生产相互促进,目的在于以选题内容的丰富性,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多样化阅读需求。截至2022年12月底,已收到各渠道来稿743件,编辑们与110位作者就其作品的主题、人物塑造、艺术创新等方面进行了交流,提出了稿件的亮点及不足,持续跟踪稿件进展。经编辑初选、选题论证小组论证后,列入“创作计划”重点关注的作品有20部。目前,《白洋淀上》《雪山大地》两种已经出版。
打造新媒体矩阵
新媒体时代,对文学出版的导向、品质、服务等提出了新的要求,文学出版与网络视听、游戏、影视等各种现代传播形态的深度融合与联通发展将是未来发展方向。如何进一步拓展文学出版价值链条,形成围绕IP运营的完整产业体系,实现出版效益和传播效果的最大化、最优化,作家出版社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基于面向大众的付费知识分享模式的建立,作家出版社利用IP授权、IP赋能推动融合发展的阶段性目标,一是以新技术、新商业模式开发现有文学精品图书周边产品,如电子书、有声书等,并以此梳理、追溯、聚集作家社有效的优质内容版权;二是开发文学爱好者服务类产品;三是形成系统的付费作品在线发表、阅读服务体系,将内容生产与作者、读者服务相结合。据悉,作家出版社与中国作家网深度合作,开设的“创作计划”专栏已于2022年12月正式上线。
近年来,结合疫情防控形势,作家出版社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办图书宣传活动,官方抖音号带货也已成为常态,作家出版社全年直播带货100余场次,直播讲解图书近200小时,自营成交32万元。《大先生小日子》《做局人》等作者分别在直播间进行新书分享,官方抖音号年度涨粉10万;双十一期间在央视网“央央阅读”抖音直播间带货,现场促销《主角》《装台》《白鹿原》《苦难辉煌》《汪国真经典代表作》《中国文脉》等20多部作
品;在“小红书”等平台持续联系达人以种草、带货等方式推广“畅销书”;约请王芳、东方甄选董宇辉等直播带货,其中在王芳直播间带货《昆虫记》《朝花夕拾》《城南旧事》《稻草人》《名人传》等,董宇辉带货“迟子建作品”系列,均取得不错的销售业绩;《安魂》《说英雄谁是英雄》《将夜》等作品分别联动影视,在微博进行超话互动;抖店、微店回款逐年增长。
原创文学精品在IP授权、IP赋能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对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至为明显,这从文学出版的实践中可以得到证明。仅2022年,作家出版社完成《上海公子》《德吉的种子》《一道密旨》三部作品影视版权转化,收入653万元;周梅森长篇小说《大博弈》同名电视剧开播;根据《易地记》改编的电影《安家》在亚洲华语电影节和香港国际青年电影节连获3个奖项;落实集团与芒果TV合作协议,按要求先后13次向芒果TV推荐可进行影视改编的作品97部;积极拓展图书电子版和音频版权开发,《对手》电子书全渠道代理销售,音频广播剧同期制作并上线喜马拉雅;制作完成《皮卡兄弟1》音频广播剧。签约微信读书、阅文读书、番茄(抖音)小说、可知平台,当当网、中文在线等。2022年度国家知识服务平台可知分平台“融合出版创新榜”发布,作家出版社名列前茅。
构建文学出版新格局
作为一家成立70年的老牌文学出版单位,作家出版社一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出版导向,始终站在人民的立场上,表现人民的生活,传播人民的声音,用心用情用力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自创建以来,作家出版社紧跟时代发展,引领文学风尚,出版了大量优秀作品,为我国文学发展、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70年来,作家出版社出版了大量原创文学精品,培养了共和国几代作家。“作家”这个文学出版品牌受到作者和读者喜爱,不仅在国内有口皆碑,在国外也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和很高的知名度;在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各项工作都有新进展,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稳中向好。仅2022年,有《铜行里》《下庄村的道路》获第十六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图书类),这两部作品还分别入选了中宣部2022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选题等;《国家温度》《中国当代小说八论》分获第八届鲁迅文学奖报告文学奖和文学评论奖;《雪山大地》《莫道君行早》分别入选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第一期、第二期;《大博弈》入选中国作协会重点作品扶持项目、腾讯好书2022年度十大文学好书、中国好书月度榜单;《人民的财产》《濮哥读美文》《我二十一岁那年》入选2022年农家书屋重点出版物推荐目录等。据不完全统计,另有40多种图书分别获得行业奖项,入选各类好书榜单。
在新时代,人民的伟大实践和伟大创造为文学创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素材。鼓励和引导作家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讴歌奋斗人生,刻画最美人物,不断为人民奉献新时代文学精品,是文学出版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路英勇认为,构建文学出版新格局,才能更好发挥文学出版的功能,才能更为有力地鼓励作家从时代的脉搏中感悟艺术的脉动,推动文学记录新时代、描绘新征程,向人民奉献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以文学力量激发实现民族复兴伟业的昂扬斗志与坚定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