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卡奖迎来文学改编的荒年?
这是文学改编的荒年:只有两部改编电影进入了今年第95届美国电影学院奖(奥斯卡奖)最佳影片奖的候选名单,占比不过两成。那么,为什么今年入围的改编影片如此之少?美刊《文学中枢》的伊莱扎·史密斯分析,有以下三个原因:一、选书选错了。不好的书搬上银幕多半也不会太好。二、更多的书改编成了电视剧集。三、选对了好书,但改编时没搞好。(详见4版)
初访美国——1988年4月访问三所大学
我此次访美,加上两年在日本,得以了解两国的学术现状和动态。与国内的情况做比较,感受突出的一点是,西方(日本在思想、学术领域应属于“西方”)学者治学一般题目更具体、更注重文献功夫,而国内多数学者无论研究题目还是内容大体更注重宏观状况、多作议论。特别是日本学者的工作,往往是下大力气考辨一个词语或名物、考证一个事件或人物,看似显得琐细,甚至难以发现其学术价值。 (详见5版)
《从张骞到马可·波罗》:丝路研究新华章
丝绸之路研究和中外关系史一样,涉及内容较广,属于多学科领域,因而即便是通识性质的教材或著作,也需要跨学科视野。《丝路十八讲》的十八个专题,涉及到历史、民族、考古、文学、书法、版本、宗教、地理、美术、语言等多个学科,反映出作者跨学科的研究素养及深厚的学术积累与功力。例如对于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的积累与运用,对于各类写本、刻本、抄本及书法艺术的收集与整理,对于考古新发现、图像学的追踪与解读,对于民族史、语言学、地理交通等的重视与研究,对于欧美、日本等学界成果的充分吸收等,都是该书学术价值高的一种体现。 (详见9版)
冯雪峰捐革命烈士遗稿钩沉
大约是因为年代久远、记忆不清的原因,冯宝琳这次只谈到拜访许广平和冯雪峰询问“左联”作家的遗稿的事,没有提到她先后写信给许广平和冯雪峰,以及分别收到许广平和冯雪峰回信的事。从冯宝琳的上述回忆可以看出,在冯宝琳的不懈努力之下,许广平最后同意将这些革命烈士的遗稿捐献给北京图书馆,此后,冯雪峰才按照许广平的意见委托王士菁将这些革命烈士的遗稿捐献给北京图书馆。因此,建议国家图书馆能将这些革命烈士的遗稿的捐赠人修改为:许广平、冯雪峰捐赠。 (详见1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