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芮小河(西安外国语大学欧美文学研究中心)
2022年,斯里兰卡作家谢罕·卡鲁纳蒂拉克(Shehan Karunatilaka)凭借《马利·阿尔梅达的七个月夜》(The Seven Moons ofMaali Almei⁃da,以下简称《七个月夜》)在英国头号文学奖布克奖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继1992年迈克尔·翁达杰(Michael Ondaatje)之后第二位出生于斯里兰卡的获奖作家。卡鲁纳蒂拉克在科伦坡度过青少年时期,并在新西兰的一所大学学习,后曾在伦敦、阿姆斯特丹和新加坡工作,目前他在科伦坡从事广告文案工作,并在一支摇滚乐队兼职担任吉他手。2012年,他自筹资金出版处女作《右曲线球》(Chinaman),一举荣获当年的英联邦图书奖和南亚文学奖,在文学界崭露头角,此次获奖的作品是他创作的第二部小说。此外,他还撰写过新闻、儿童读物、剧本和摇滚歌曲等。
在颁奖典礼上,卡鲁纳蒂拉克交替使用英语、泰米尔语、僧伽罗语发表了获奖感言,并和他的斯里兰卡同胞共同“分享斯里兰卡的故事”。他指出,鉴于只有极少数斯里兰卡作家有机会在国际上发表作品,他希望自己的获奖能为斯里兰卡作家们开辟一条道路,使他们得到发声的机会。卡鲁纳蒂拉克问鼎布克奖广受各界好评,它标志着继印度英语文学和巴基斯坦英语文学之后,代表南亚文学的斯里兰卡文学在英语文学世界大放异彩。他的获奖在斯里兰卡也引起轰动,就连斯里兰卡总统等政治家们也公开向他表示祝贺。
2022年,评委们在170部小说中评选出六部作品进入决选,除了《七个月夜》,其他五部决选作品包括:津巴布韦作家诺维奥莱特·布拉瓦约(NoViolet Bulawayo)的《荣耀》(Glory)、非裔美国作家珀西瓦尔·埃弗里特(Percival Everett)的《树》(The Trees)、美国作家伊丽莎白·斯特劳特(Elizabeth Strout)的《哦,威廉!》(Oh William!)、英国作家艾伦·加纳(Alan Garner)的《特里克尔·沃克》(Treacle Walker)和爱尔兰作家克莱尔·基根(Claire Keegan)的《如此 小 事 》 (Small Things Like These)。这些决选作品来自全球四大洲五个国家,反映出作为全球英语文学奖的布克奖,其评选所具有的全球视野。
根据评委会主席的解释,布克奖决选作品的一个共同的特征是“引人入胜”。这些作品的主题包括内战、政治动乱、种族冲突、暴力、民族历史、家庭历史、神话和民间传说等,其中多数作品打破了不同文类的界限,融合了通俗的犯罪小说、侦探小说、奇幻小说等,并以精彩的情节、悬念和出人意料的结局、讽刺幽默的语言吸引了广大读者。就连记录常人生活的《哦,威廉!》虽然故事略显平淡,但作品也具有平易近人的风格,读来颇为有趣。相比往年,整体看,2022年度决选作品的篇幅要短得多,更容易让普通读者上手阅读。有三部作品的篇幅未超过200页,其中《如此小事》仅有116页,是布克奖历史上篇幅最短的决选作品。
布拉瓦约的《荣耀》是一个政治寓言和讽刺小说,通过动物之口讲述了在一个虚构的非洲王国中发生的暴政故事,独裁者是一匹马。埃弗里特的《树》混合犯罪悬疑小说、南方黑色滑稽喜剧、恐怖小说等多种流行文学流派,讲述在美国密西西比州的一个小镇上,黑人侦探调查系列谋杀案所引发的连锁反应,揭开了美国南方白人种族主义者对黑人实施私刑的残酷历史。斯特劳特的《哦,威廉!》是其颇受欢迎的畅销书系列三部曲中的最后一部,小说从女主人公、作家露西的视角回忆她与前夫及其与她的生活有过纠葛的人度过的时光。《如此小事》关注当代爱尔兰未婚母亲的社会问题,讲述了20世纪80年代爱尔兰一个小镇的故事,修道院虐待未婚母亲,而整个社区居民却对此视若无睹,与施暴者共谋。《特里克尔·沃克》是一部奇幻小说,故事围绕一个老人和一个独眼小男孩之间的友谊而展开,作者巧妙地将寓言和民间传说的神话元素结合在一起。评委们选出的这些作品受到大众读者和出版商、书商们的欢迎。显然,评选以大众审美话语为主导,照顾到了大众对通俗易懂、好看的文学作品的需求。
获奖小说《七个月夜》堪称一部魔幻现实主义史诗。卡鲁纳蒂拉克融合历史小说、黑色喜剧、侦探悬疑小说等文类于一体,讲述了一个曲折动人、引人入胜的故事。他以长达25年的斯里兰卡内战(1983-2009)为背景,别出心裁地从第二人称叙事的角度,通过一个无形的死者魂灵的声音,想象在内战中丧生的死者们的来世。小说主人公马利原本是斯里兰卡的一位记者、摄影师,他在工作中暗中拍摄过大量斯里兰卡内战的照片,是各种残酷暴行的见证者。1989年,马利发现自己被虐杀身亡,他的魂灵遇到了包括童子军魂灵在内的许多内战罹难者的冤魂,魂灵们在进入下一个目的地“光明”之境前,只有七个月夜即一个星期的时间在凡间游荡,于是马利的魂灵充分利用这段时间解开自己被谋杀的谜底,同时还引导他的朋友们取回藏匿的照片公布,以揭露战争的恐怖和罪恶。最终,马利的魂灵进入了“光明”之境,完成了过渡。
卡鲁纳蒂拉克为出版《七个月夜》经历了一番波折。稿件被一些英国大出版社拒之门外后,又幸运地被英国一家独立小出版社接受,但出版社要求卡鲁纳蒂拉克对手稿进行重大修改,改动颇令英国读者费解的斯里兰卡历史和文化背景的描述,使其更易于理解。作家花了两年时间修改《七个月夜》,修改后的作品符合大众的文学审美趣味,具有精彩的故事情节,鲜明的小说人物,并且语言风趣幽默,成为一部“流行的文艺小说”。在一些关注布克奖评选的书评人看来,这部作品是一众参评作品中“明显的赢家。”《观察家报》的文学编辑罗伯特·麦克拉姆指出了卡鲁纳蒂拉克这类作家的成功之道:“新时代的出版社难以资助难懂、实验性的小说,这会使其陷入破产的地步。因此,新一代作家应运而生,他们更愿意与读者联系而不是坚持其个人的艺术地位,他们很大程度上放弃了作品的复杂性,改造文体以赢得读者。”
卡鲁纳蒂拉克的小说是一种新型的“文艺历史小说”。他把通俗小说类型与文艺小说突破常规在叙事形式上的实验性相结合,回归情节并且关照当下的集体焦虑。评委会主席尼尔·麦格雷戈(Neil Mac⁃Gregor)高度赞扬这部小说“不仅打破了不同小说类型的界限,而且消解了生与死、身体与精神、东方与西方的界限,将读者带上一场穿越生死的过山车之旅,直抵作者所描述的世界黑暗之心”。
无独有偶,2017年度布克奖获奖作家乔治·桑德斯的作品《林肯在中阴界》(Lincoln in the Bardo)讲述了美国内战期间,以林肯总统不幸早夭的小儿子为首的几位魂灵从死亡到超度重生的故事。卡鲁纳蒂拉克承认自己受到桑德斯的影响,力图像桑德斯一样在创作中以黑色幽默的荒谬来化解内战暴行的血腥味,强化对战争暴力的讽刺。此外,作家之所以从亡灵的视角出发,把斯里兰卡经历的这场民族灾难写成一个鬼故事,是因为他认为在内战结束后,斯里兰卡人并未从悲剧中吸取教训,曾经参与内战的各派相互推诿责任,施暴者并未受到惩罚付出代价,就连伤亡平民的数量也不详,“唯一知道斯里兰卡内战真相的人是死者……似乎只有死者才能对斯里兰卡的悲剧提供合理的解释,因为活着的人显然没有任何线索”。
卡鲁纳蒂拉克希望为曾遭受战争蹂躏的受害者们发声,并通过揭露历史真相帮助人们从中吸取教训。在对这场民族浩劫的历史回眸中,卡鲁纳蒂拉克审视造成内战悲剧的各种原因,包括英国殖民遗留的历史问题,以及印度、美国等各种外部势力的干预。通过对这段惨痛历史的书写,他也在关照当下的斯里兰卡:严重的经济危机和社会动荡。通过唤醒民族创伤的集体记忆,卡鲁纳蒂拉克试图探究当代斯里兰卡的政治危机、经济危机的历史根源,找出内战造成的斯里兰卡各族群之间的分裂与当下斯里兰卡社会状况的联系。
2022年度布克奖的评选正处于英国一些文学奖的生存受到威胁的关键时期,包括布克奖在内一些著名的英国文学奖陆续遭遇赞助危机,2016年,被称为“作家的文学奖”的福利奥奖(Folio Prize)由于资金不足而停办,在2017年新赞助商接手后才重新启动;2019年,曼集团结束了对布克奖长达近20年的赞助,幸而有一位美国硅谷的亿万富翁创建的基金会接手赞助;2022年,《星期日泰晤士报》短篇小说奖失去赞助,如果没有赞助商接手,将于2023年停办,尤其令英国各界感到惋惜的是,由于赞助商撤出,与布克奖和妇女小说奖一起被誉为英国三大文学奖之一的科斯塔图书奖在设立50年后宣告停办。
英国文学奖的危机不禁令人们审视文学奖的资金来源对文学奖的影响。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英国的文学奖数量大幅度增长,企业赞助文学奖蔚然成风。英国的主流文学奖主要以企业赞助为主,与美国以行业赞助为主、澳大利亚和加拿大以政府赞助为主有所不同。虽然企业赞助商通常不以直接获得经济利益回报为其资助目的,也不会借资助去干涉评委们的评选,但他们希望通过捐资冠名文学奖来提升其社会知名度,树立良好的文化公益形象,进而促进企业在经济领域里的发展。这无形中给文学奖的评选带来压力,文学奖不但需要通过评
选树立其文学价值评判权威,而且需要使其评选出来的作品为广为读者喜爱、接受。只有拥有一定的公众号召力和影响力,文学奖才能吸引企业的持续赞助。面对英国文学奖普遍的资金困境,布克奖2022年度的评选显然在强化其公众吸引力方面下了一番工夫,尤其注重吸引大众积极参与一系列活动。
首先,在组建评委会上,为了让评委们尽可能多样化,能广泛代表广大读者的文学品味,从而选出能受到读者欢迎的文学佳作,布克奖管理方在评委会成员的性别、文化背景、职业、专业与非专业出身方面力图保持平衡。2022年度的布克奖评委会主席由英国艺术史家、前不列颠博物馆馆长尼尔·麦格雷戈担任,成员中有两位女评委——伦敦艺术大学亚裔教授和电视主播沙希达·巴里(Shahidha Bari)、剑桥大学历史学教授海伦·卡斯托(Helen Castor),还有两位文学专业人士——小说家兼书评人M·约翰·哈里森(M. John Harrison)和刚果-法国小说家、诗人和教授阿兰·马邦库(Alain Mabanckou)等。
值得一提的是,其中的一位文学专业人士哈里森是英国著名的通俗科幻与奇幻小说家。他擅长打破不同文类之间的界限,荣获过许多重要的文学奖项,拥有广泛的读者群,布克奖管理方安排他当评委,显然是有意于关照大众读者的品味。另一位文学专业人士马邦库是当代法语非洲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被誉为“非洲的塞缪尔·贝克特”。他目前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任教。其他评委均为文化界名人。麦格雷戈、巴里及卡斯托曾担任过电视台文化节目的主持人,与媒体有着密切的联系,并且他们擅长与大众交流并关照大众的感受。马邦库与麦格雷戈还具有相当的国际影响力。
管理者组建这样一个多样化的评委会,旨在扩大参与者的范围,并全面顾及布克奖作品评选的文化代表性和族裔代表性,以及作品所代表的大众品味及其国际传播效应等。最终,评委会的评选达到了布克奖管理方预期的效果,评选活动以大众的审美话语为主导,评判作品的价值的标准呈现出去精英化的态势,成功地吸引了大众参与活动,所推出的决选作品和获奖小说成为畅销书。
就布克奖的评选而言,该奖的管理机构并没有明确规定“最佳”作品的评选标准,这给评委们留下一定的发挥空间,每一年,不同的评委会可以自行决定最佳文学品质的标准,选出初选、入围及获奖作品。布克奖的评奖对象是严肃小说,即“文艺小说”(liter⁃ary fiction),传统上在文学等级体系中占据高端位置,与处于低端的犯罪小说、悬疑小说、科幻小说等通俗类型的小说有所区别。
从历年获得荣誉的小说来看,布克奖的评审或基于精英主义的审美标准,或基于大众的审美标准,还有一些时候是基于对这两种审美标准的折中。精英审美话语坚持“为艺术而艺术”的观念,强调文学实验和思想性等“纯文学性”创新价值,认为文艺小说的价值高于流行小说。相比之下,大众审美话语认为大众流行的小说与严肃小说同样具有价值,强调普通读者的趣味与作品易读、愉悦的价值。折中两种审美话语的评委认为平民化的小说不一定就是流行的通俗小说,它也可以是从“易理解”的角度定义的严肃的“文艺小说”。《星期日独立报》认为,布克奖评审一贯在大众和精英审美话语之间摇摆,是其一大特色。
从近几年的评选来看,尤其是2016年之后,布克奖名单上晦涩难读的实验文学作品的数量呈上升状态,表明精英审美话语越来越在该奖的评选中发挥主导作用。《泰晤士报》的文学编辑对此表示关切,他担心“评委们这些令人眼花缭乱的愿望——发现新的声音、或推崇晦涩难懂的作品、或奖励令人困惑的实验性作品等,会些使得文学奖与图书消费者脱节”。显然,2022年度的布克奖评选不再像之前那样看重实验性的、挑战读者阅读能力的作品,而是力图在协调大众审美与精英审美时倾向于前者。
其次,在扩大布克奖的传播方面,布克奖管理方首次邀请了来自娱乐界的明星在颁奖典礼上发挥重要作用。喜剧明星索菲·达克(Sophie Duker)应邀主持了颁奖典礼,当红歌手杜瓦·利帕(Dua Lipa)作为嘉宾发表了主旨演讲。鉴于颁奖典礼通过电视、网络、社交媒体等大众喜闻乐见的传媒工具转播、复播,管理方承认此举是为了吸引更多的年轻人来关注布克奖。此外,管理方还邀请影视明星拍摄短剧并在颁奖典礼上播放。这些短剧都是从六部决选作品中选取精彩片段改编而成的,之后又在网络、社交媒体上被反复播放。管理方试图借助图像媒介将入选作品的叙事视觉化,以冲击观者的直观感受,引发他们的兴趣,进而转向阅读纸质文本的布克奖小说。
2022年度布克奖的评选突破了文艺小说和通俗小说、现实主义文学和幻想文学之间的界限,在文学价值和大众审美品味之间建立起合法的联系。从扩大阅读群体、提升公众影响力而言,是一次成功的评选。不过,这次评选对难读的、小众的严肃文学作品的排斥,也暴露出企业赞助文学奖模式的弊端。这种模式很难抵御赞助企业间接带给文学奖的特定的商业化压力,在这种压力下,给读者带来良好的阅读体验、受到他们欢迎的作品在评选中占据上风,被视为佳作,从而造成评选的局限性,甚至有失公允,因为事实上一些伟大的作品是小众的文学,恰恰会抵制“易读”作为文学价值的标准。因此,促进文学奖的多样化,支持设立面向小众文学、特定美学主张的文学奖,避免优秀的文学作品被埋没,成为英国一些文化界人士的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