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伊岚(国际丝绸之路与跨文化交流研究中心)李晋芳(中国丝绸博物馆国际交流部)
2022年12月12日,“锦秀·世界丝绸互动地图”平台(以下简称“丝绸地图”)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巴黎总部进行演示并举行专家咨询会议。演示和咨询会议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丝绸之路项目(Silk Roads Programme)负责人梅赫达德·沙巴杭(Mehrdad Shabahang)主持,来自巴黎和里昂的丝绸之路及纺织品专家童丕(Eric Trombert)和庄灵(Eric Bou⁃dot)、中国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与社科部徐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丝绸之路项目助理周欣宇和塔拉·戈尔卡(Tara Golkar)参加。
锦秀平台负责人、中国丝绸博物馆名誉馆长、国际丝绸之路与跨文化交流研究中心主任赵丰博士首先介绍了锦秀平台。这是一个有关丝绸之路与丝绸研究的资源丰富且功能出色的数据库,库中信息可以通过关键词和图像识别进行检索,同时可以分类进行时空规律的归纳,使用者也可以进行信息资料的上传,并通过知识图谱拓展其研究功能。咨询专家一致认为,锦秀平台体现了历史文化与当代科技的巧妙结合,对丝绸之路的往来互动与文化交流多有助益。同时,锦秀平台亮相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受到了世界百余家媒体的报道,美国《福布斯》杂志以及西班牙、意大利、奥地利、德国和英国等多家媒体或新闻网站做了转载。
缘起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丝绸之路的长期关注
锦秀平台之所以会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举行演示和咨询会,缘起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丝绸之路长期以来独特的关注与重视。
1986年12月,联合国大会通过了《世界文化发展十年行动计划1988-1997》。该计划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牵头设立一系列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其中就包括“丝绸之路整体研究:对话之路”(以下简称“丝路项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十年行动计划框架下实施的一整套文化间对话方案,特别以丝绸之路为重点切入后,为渐次展开的对话之路系列奠定了长足发展的观念基石。
丝路项目一直有着双重的目标。目标之一首先是学术研究。尽管此前丝绸之路一直是考古学家、历史学家、地理学家、民族学家、社会学家和语言学家的研究对象,但彼时还没有从整体上对丝绸之路开展过全面、系统的跨学科调查,而实施这样的研究无疑超出了任何个人乃至国家机构的能力。面对这一艰巨的任务,唯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才有能力组织大规模的国际合作,调动所需的大量资源,实施这一项目。目标之二在于促进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对话和理解,彰显丝绸之路在世界文明联结中的纽带作用。
自1990年至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先后启动了对丝绸之路的五次考察活动。第一次考察是从西安到喀什的沙漠丝绸之路(1990年7月20日-8月23日),第二次是从威尼斯到大阪的海上丝绸之路(1990年10月30日-1991年3月),第三次是中亚的草原丝绸之路(1991年春夏之际),第四次是蒙古的游牧之路(1992年7月10日-8月5日),以及第五次在尼泊尔的佛教之路。整个考察旨在通过重新发现丝绸之路文化交流的特殊活力,重建和更新相关区域和次区域的人文环境。来自47个国家的227位专家参与正式考察,加上每到一地的政府官员、地方学者以及媒体代表,共有2000多人参与整个活动。在考察各阶段一共组织了26次研讨会,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或在十年计划的框架下举办了17次研讨会,共有27个成员国参与主办,宣读的论文总计超过700篇。
进入21世纪以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和世界遗产中心的协调推动下,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
乌兹别克斯坦等中亚五国与中国达成了联合申遗的意向和协议,成立了跨国协调委员会。此后,苏珊·丹 尼 尔 (SusanDenyer)女士和亨利·克利尔(HenryCleere)博士起草了丝绸之路申遗的“概念文件”。在翔实、确凿的史实基础和代表性学术专著共识的基础上,“概念文件”最终认定了丝绸之路线路的时空范畴,即以公元前2世纪古代中国汉王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最早系统地沟通和整合这一交通线路为稳定系列的重大、标志性历史事件作为起始点,而以大航海时代开始、东西方陆路交通大通道的作用相对弱化之前的15-16世纪为结束。这一空间分布则认定为自中国平原,穿过中亚,南至印度河流域,北向阿姆河流域、咸海和里海,西达地中海沿岸,多重交叉,呈路网状的体系。2011年,蒂姆·威廉斯(Tim Williams)博士又开展了“主题研究”,专门厘清、设计和选定丝绸之路跨国联合申遗的路径、方式和要素认证。“主题研究”基于相互关联、但又具不同自然环境地理气候条件和区域文化脉络、族群差异的内在特性,把庞大的丝绸之路划分为同一框架体系内的52条文化廊道,建议以各个被认知的廊道分别、陆续申报为“丝绸之路”总体名称之下各自的世界遗产组合。正是在这一文件的思路下,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召开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作为世界文化遗产被批准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丝绸之路正式成为了被国际社会所认同的世界遗产。
自此之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更加重视丝绸之路的平台建设,一方面在文化领域下的世界遗产相关机构中继续协调和推动新的丝绸之路申遗项目,同时也在社会和人文科学部下专门设置了丝路项目机构,与沿线国家建立了丝绸之路网络(Silk Roads Network)。2017年5月31日至6月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召开“丝绸之路互动地图”国际专家会议,来自世界各地的历史、文化、语言、民俗、人类学、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专家学者及相关从业者在会上一致同意启动“丝绸之路互动地图”项目,并将其中的丝绸内容作为试点项目,由以中国丝绸博物馆倡议建立的国际丝路之绸研究联盟(IASSRT)为主的领域专家合作实施。
团队
以国际丝路之绸研究联盟为核心
丝绸之路互动地图启动之后,世界丝绸互动地图就成为了其中的试点项目。此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连续在乌兹别克斯坦马吉兰和西班牙瓦伦西亚召开专家会议,邀请了以国际丝路之绸研究联盟的核心团队成员参会,最后决定由担任国际丝路之绸研究联盟主席的赵丰博士和联盟成员、丹麦皇家科学与文学院院长玛丽-路易斯·诺施(Marie-Louise Nosch)女士联合主编《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互动专题集:纺织与服装》(以下简称《纺织与服装》)卷作为“丝绸之路互动地图”的启动项目。2020年4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中国丝绸博物馆签约决定联合出版这一著作。由此可见,丝绸地图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系之紧密。
2015年10月,就在丝绸之路跨国申遗获得成功一周年之后,国家文物局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在杭州举办了“丝路之绸:起源、传播与交流”的文物大展。国家文物局童明康副局长亲临现场,提出要加强丝绸之路上丝绸的研究。中国丝绸博物馆在会上发起并建立了国际丝路之绸研究联盟,联合了丝绸之路沿途或相关的学术机构(包括大学、博物馆、图书馆、考古所、研究机构、研究团体等)合作成立以研究为基础的文化性联盟,联盟秘书处就设在中国丝绸博物馆,并由赵丰担任主席一职。
自2016年起,联盟秘书处每年联合一家会员单位在其所在国,围绕特定主题,邀请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和成员单位召开学术研讨会。第一次研讨会的主题是“锦绣世界”(2016年9月23-24日,中国杭州),第二次是“欧亚丝绸对话:历史、技术和艺术”(2017年11月29日-12月3日,法国里昂),第三次是“丝绸之路上的纺织品: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2018年11月5-10日,韩国扶余),第四次是“丝路之绸:作为史料的纺织品”(2019年9月22-30日,俄罗斯矿水城),第五次“丝路之绸:从中世纪到工业时代”因疫情而延期至2021年11月15-16日召开(杭州和意大利特伦多现场及线上),第六次是“丝路之绸:微观视野下的纺织品”(2022年10月20-21日,北京、纽约、曼谷三地现场及线上)。
历经八年发展,联盟现已形成涵盖全球英、美、法、德、意、俄、丹、希、瑞典、以、韩、日、泰、印度、印尼、乌兹、中国等17个国家40多个成员的国际合作专业网络,成为国际上研究世界丝绸历史、传播弘扬丝绸之路精神的重要学术团体,在国际丝绸之路研究方面有独特的作用和地位。它特色突出,与丝绸、丝绸之路主题紧密相连,能够引起专家学者和大众的关注和兴趣。联盟持续倡议并推出长期性、持续性的丝绸之路主题活动和项目,如世界丝绸互动地图、《丝绸之路文化遗产年报》、丝绸之路数字博物馆、丝绸之路周等。经过多年积累,在丝路沿线丝绸文化遗产的调查、研究、保护、展示和弘扬上,取得一定的成绩,逐渐形成一支在国际丝绸之路领域里有影响和知名度的专业力量。就这样,联盟成为了“丝绸之路互动地图”项目纺织与服饰部分的主力军。
成果
材料、技术、艺术、社会、交流五大板块
2022年7月8日,在杭州中国丝绸博物馆举办的第三届丝绸之路周开幕式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代表、主任夏泽翰与赵丰博士共同为《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互动专题集:纺织与服装》新书揭幕。全书共22篇文章,邀请了来自丹麦、俄罗斯、英国、美国、加拿大、意大利、韩国、印度、日本、埃及、加纳、中国等15个国家的30位纺织服装领域作家,从不同角度解读、阐释丝绸之路上纺织材料、技术、图案、艺术、文化、功能性的发展历程及沿线的交流。除赵丰和诺施担任双主编之外,英国著名历史学家、《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作者彼得·弗兰科潘(Peter Frankopan)为此作序。正如弗兰科潘所说,“跟随作者指引,读者将被带往地球的不同角落——从爪哇到西非,从斯堪的纳维亚到菲律宾”,它将让人感受到丝绸之路“始于中国,属于世界”的独特魅力。
《纺织与服装》全书分为五个部分:纺织生产中主要纤维材料的应用和交流、丝路沿线纺织生产技艺交流、丝路沿线织物纹样、设计和图案交流、丝路沿线织物中的社会标识和丝路沿线贸易、商旅、礼品等相关活动和交流。
在《纺织与服装》的第一部分中,赵丰博士的《丝绸的起源与全球化》开宗明义地明确了丝绸在中国起源的史实,并通过丝绸之路向东到达日韩,向西传到中亚、西亚、欧洲,再到美洲、非洲,实现了中国丝绸的全球化的简明过程。乔吉奥·列略是英国华威大学世界历史与文化教授,是《棉的全球史》的原文作者。他在这里与日本学者一起重写了棉的全球传播史过程。
纺织品的传播就会导致纺织技术或工艺的传播和交流,所以《纺织与服装》的第二部分中关注的是“丝路沿线纺织生产技艺交流”。生产技术的基础是桑树,伦敦的桑树专家彼得·寇斯在英国和欧洲收集了大量的关于桑树的分布情况和白桑出现之前的植桑活动。牛津的克里斯托弗·白克利则深入地讨论了丝绸之路沿线花楼机的类型以及出现和传播的过程。大英博物馆的迭戈·坦布里尼通过对其收藏的敦煌藏经洞丝绸以及美国博物馆收藏的中亚Ikat服饰上的染料分析,描绘了丝绸之路沿线的染料种类和传播过程。
纹样设计或艺术图案是丝绸纺织品最为吸引人们的地方。《纺织与服装》第三部分“丝路沿线织物纹样、
设计和图案交流”关注的是从希腊化时期以来的纺织品设计艺术的变化以及与丝绸之路文化交流带来的影响。牛津大学古代艺术学教授彼得·斯图尔特以新疆考古发现的三件典型毛织物上的图案来讨论丝绸之路纺织品上希腊、罗马意象的传播;韩国国立传统文化大学沈莲玉教授对伊朗、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中国多地的石窟壁画中的联珠纹进行了整理和比较,显示了纺织图像的地域性差异;来自俄罗斯Naslidia考古所的兹维思达纳·道蒂以厄尔布鲁士雪峰上的金凤凰为题,详细讨论了北高加索地区中世纪从东方进来的龙、凤等动物纹样的丝绸。
《纺织与服装》的第四部分特别关注丝路沿线织物中的社会标识,强调文化多样性和通过交流达成的趋同和统一。埃及开罗伊斯兰艺术博物馆副馆长穆罕默德·阿布都-萨拉姆特别以中国与伊斯兰世界间的丝路织品上的相似性来介绍和说明其多元统一性,而乌兹别克斯坦的埃尔迈拉·久尔所讨论的絣织物(Ikat),已成为中亚和西亚地区的一种较具统一特色、共同特性的服饰面料,成为丝绸之路文化交流融合的佳话。
《纺织与服装》的第五部分内容较为分散,讨论了关于丝路沿线的贸易、商旅、礼品等相关活动和交流。比萨大学亚洲史克劳迪奥·扎尼尔教授长期从事丝绸之路东方部分的研究,特别是中国和日本和意大利蚕丝技术交流问题,他详细说明了中国丝绸生产技术西传欧洲的过程以及后续发展,特别以中世纪早期从中国和中亚到意大利的丝绸长袍和优质丝线进行了说明。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的策展人莎拉·菲则以丝绸、棉花及拉菲草三种材料为例,讨论了从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出发的全球纺织贸易。大英博物馆策展人汪海岚的题目特别有趣,从织物与纸币的材质讲起,但一直讲到了纸币上设计中的纺织题材。
在《纺织与服装》的最后,以本书主编之一诺施主笔、赵丰和弗兰科潘合作的结语“丝路万维网”中,则充分全面从丝绸、纺织和服饰的角度对丝绸之路又进行了一次纺织角度的概述,其实就是一次关于“丝路之绸”的再梳理。从“丝”字的传播开始,到丝路开辟之前西方对亚洲奢侈织品的不懈追求,经过了织品创新和织机技术的创新,以及丝绸新创作的新源泉与时尚全球化,形成一张纺织的万维网。这篇结语提纲挈领,是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率先以《纺织与服装》为试点进行合作出版的一个说明。
弗兰科潘说:“总体而言,本卷是丝绸之路上一切事物的见证,更凝练了世界各地博物馆、机构及研究中心的一流学术成果。”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社会和人文科学部助理总干事加布里埃拉·拉莫斯(Gabriela Ramos)在前言中提到的:“希望这本引人入胜的书能够成为专家和普通读者的宝贵资源。本书将进一步加深我们对纺织与服装这一重要主题的理解,并有助于实现专题集更远大的目标,即加强我们对这些文化交流及其当代遗产的共识。”
平台
以丝路之绸为主题的互动地图
赵丰博士及其团队长期以来一直从事丝绸之路上的丝绸研究。1992年,赵丰出版了第一部专著《唐代丝绸与丝绸之路》,从研究唐代丝绸切入,展开了对丝绸之路的研究,在其“网络式流通”一章中,已有了用丝绸出土点联接一个丝绸之路的网络的概念。
此后,赵丰一次次奔走在丝绸之路上,进行着丝绸之路上的纺织考古研究工作。从陕西扶风法门寺,到甘肃敦煌莫高窟,从青海都兰热水大墓,到新疆环塔克拉玛干的吐鲁番、楼兰、营盘、尼雅、山普拉,再从乌兹别克斯坦费尔干纳盆地的蒙恰特佩,到塔吉克斯坦的片治肯特遗址,从伊朗亚兹德古城兹鲁织机,到印度阿萨姆的蓖麻蚕养殖,从俄罗斯北高加索山间的莫谢谷,到日本奈良正仓院,从大英博物馆到比利时辉伊大教堂,无数从丝绸之路沿途出土的丝绸文物,无数在丝绸之路沿途留存的丝绸生产技艺,渐渐地地收入了赵丰团队的学术著作或展览图录,如《中国丝绸通史》《敦煌丝绸艺术全集》《织绣珍品:图说中国纺织艺术史》《锦绣世界:国际丝绸精品展》等。
2015年,赵丰正式提出“丝路之绸”的概念,其核心内容就是要以丝绸遗产在世界地图的平台上标注出一条丝绸之路。2018年,《神机妙算:世界织机与纺织艺术》展览举办时,推出了世界织机地图。2019年,《丝茶瓷:丝绸之路上的跨文化对话》展览举办时,推出了丝茶瓷世界文化地图。也正是在2019年,浙江省委宣传部批准在中国丝绸博物馆成立了“国际丝绸之路与跨文化交流研究中心”,以丝绸为切入点,促进丝绸之路与跨文化对话与交流的研究和传播。
到2019年末,中国丝绸博物馆联合浙江大学、东华大学、浙江理工大学等学术机构申报成功了科学技术部重点研发项目“世界丝绸互动地图关键技术研发和示范”。这一项目立足于全球视野,基于丝绸文物的种类鉴别、年代测定、地理溯源、技术还原、造型分析等,开展世界范围内丝绸遗产的时空分布现状和规律研究,构建世界丝绸知识模型与图谱,研发世界丝绸互动地图——锦秀平台。
与此基本同时,中国丝绸博物馆又以国际丝路之绸研究联盟为基础,于2020年丝绸之路周期间推出了世界丝绸地图国际合作项目。这一项目基于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天地图”开发项目平台。“天地图”是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建设的网络化地理信息共享与服务门户,向各类用户提供权威、标准、统一的在线地理信息综合服务。项目内容立足全球视野,聚焦世界丝绸遗产,由中国学者和学术机构牵头国际学术同行组织实施资源调查、技术研发和示范应用,探寻世界丝绸起源、传播与交流的时空规律,建成世界丝绸互动地图的应用平台,旨在完善世界丝绸遗产框架,加强丝绸遗产的认知,推动传播和弘扬丝绸之路精神。
项目组成员已有英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丹麦、俄罗斯、印度尼西亚、日本、韩国、荷兰、泰国、埃及共12国约20余名国外学者共同参加,其中包括丹麦哥本哈根大学、韩国传统文化大学、日本京都市立艺术大学、法国里昂纺织博物馆、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埃及开罗伊斯兰艺术博物馆、美国纺织博物馆等相关学术机构。本项目的中国团队由中国丝绸博物馆联合浙江大学、东华大学、浙江理工大学等单位组成,他们之间有着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
经过近三年的努力,项目组与世界各地丝绸文化遗产专家合作,收集了包括文物、图像、史料、工艺、遗址、染料和纤维等七大类的世界丝绸文化遗产资源1.2万余条,并以中、英、法、意、泰、乌兹语六种语言呈现。随着参与人员的增多、数据量增大,经过数据比对,互动地图可以自我修正,得出更多的深入规律和局部规律,进化为一个交互可成长、即时可修正的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