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3年01月18日 星期三

    国际出版业:三十年的上升与下滑交汇于今天

    康慨 《 中华读书报 》( 2023年01月18日   17 版)

        “现在世界上有了更多的读者。”图为2022年法兰克福书展。摄影:英戈·哈滕多夫。图片:法兰克福书展

        英国作家和出版人迈克尔·巴斯卡尔(Michael Bhaskar)不久前为美国《出版商周刊》撰文,以《最大的危险和机遇》为题,阐述他对当前出版行业的认识。

        他说,30多年来的发展趋势,上升也好,下滑也好,如今都在同一时刻达到了顶峰。这意味着出版业进入了一个危险和机遇均属最大的时期。

        首先讲好的方面。

        数字化浪潮并没有像某些人预测的那样消灭出版业,反而变得易于驾驭和为我所用。它没有破坏出版商既有的商业模式,而是为它提供了保障。数字盗版只是一条“不叫的狗”,远远没有颠覆图书作为一种基本产品的概念。读者还在继续读书,继续买书。

        在核心的零售渠道,美国的巴恩斯和诺布尔与英国的沃特斯通等巨型连锁书店已安然度过一段不确定的时期,重新站稳了脚跟。出版商们尽着自己的本分,继续像以往那样工作:既要抓住每一个过往的趋势,又要创造新的趋势——两手抓,两手都要赢。

        然后发生了疫情。人人屏住了呼吸。未料这对阅读是个巨大的推动。在闭门不出的日子里,我们重返图书。老老少少都从阅读中得到了营养、乐趣或慰藉。即使疫情平息,但习惯已经养成。现在世界上有了更多的读者。在报刊评论等传统宣传渠道萎缩的同时,滴答(TikTok)等新平台马上填补了空间。

        出版商看似左右逢源,形势一片大好。那还有什么可以担心的呢?

        首先是通货膨胀。图书对通胀的抵御能力一向都是很强的,拿过去几十年来说,英国的图书价格直到最近都没有什么变化。可是现在,纸张、油墨、印刷和发行费用正以许多国家至少40年未曾见过的速度飞涨,现有的定价水平已经到了殊难持续的地步。与此同时,货运成本和时间也在大幅增加。复杂的、及时盘存调节的贸易供应链系统变得摇摇欲坠。

        但这还不是全部。来自其他媒体的竞争年年都在加剧。也许我们有了更多的读者,但市场上有太多太多的书。当前的大好形势可能只是一座建在流沙上的房子,善变的读者随时会迅速转向手机、游戏机或流媒体平台。出版界也有一种焦虑感,工资、工作和地位都不尽如人意。

        更大的挑战隐隐欲现。机器学习系统如今可以就任何主题,在短短几秒钟之内大量生成令人难以置信的高质量文本和图像,这种能力每个月都在跳跃式地发展。可能再过一两年,它们就能以滴水不漏的方式生成一本又一本的图书了。

        不仅如此,未来一代的娱乐产品将是完全沉浸式的、令人欲罢不能的。幻境(metaverse,俗译元宇宙)不是玩笑,而是一个吸收了数十亿美元研发资金的庞大工程。

        可以预见的是,在未来的十年内,无论劳工还是读者,其数量都将出现下降。廉价商品和低成本供应链的时代有可能一去不返。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美国和欧洲的大型出版商正在谋求进一步整合,小型出版商又该怎么做呢?巴斯卡尔认为,答案很简单:专注于自己的核心优势,做没有人做的事,最重要的是紧密而有力地与其他人展开合作。

        巴斯卡尔不是一个完全陌生的名字。早在2013年,他就写出了《内容机器:迈向从印刷机到数字网络的出版理论》(The Content Machine: Towards a Theory of Publishing from the Printing Press to the Digital Network),机械工业出版社曾在2017年以《内容之王:出版业的颠覆与重生》为名出版过此书的中译本。

        (康慨)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