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第十届全国里下河文学研讨会近日在江苏泰州举行,“泰州刘熙载文学评论奖”评奖预告同时发布。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人民文学》主编施战军表示,从诗群角度看,昔有白洋淀,今有里下河。白洋淀诗群是新时期文学新的崛起和新的审美原则的前奏,里下河诗歌矩阵能给新时代新的文学形态和诗歌变革带来怎样的先导,也许是更需聚结的着眼点、凝心点、发力点。
研讨活动由江苏省作协、泰州市委宣传部、《文艺报》社、鲁迅文学院、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南京大学文学院、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扬州大学文学院共同主办,30余位江苏省内外专家学者围绕“一粒米和我们并肩前进”——当代汉语诗歌的里下河表达的主题展开学术研讨。
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执行主任张清华集中阅读了七八位诗人的作品,从中读出了与山水同质同调的诗意,即质朴、浑厚、丰富和热烈,在不同的风格背后,都一样饱含深情。
《诗歌月刊》主编何冰凌浏览《里下河诗歌选》(收入泰州11位诗人、盐城7位诗人、南通6位诗人、扬州6位诗人、淮安6位诗人共36位诗人的作品)后感到震撼:里下河诗歌群庞大且质量齐整,充满了元气淋漓的生命气象和喷薄而出的生命能量。里下河平原属于典型的鱼米之乡,无边缭绕的诗意和水域纵横,共同打造出一个里下河诗歌集群。何冰凌说,“这是回到源头的写作,大部分诗人具备了一定的风格化和辨识度特征。里下河诗群带有鲜明的水乡地域色彩,带着里下河的DNA。这是时间之河,叙事之河,也是生命之河,诗歌之河。从一粒米、一滴水到一条河、一个平原,里下河构筑了奇伟而壮阔的文学景观。”诗歌中反复出现的平原、滩涂、河流、村庄、棉花等意象,弥散着凭海临风的气息,有生活的厚度和情感的深沉,向传统和地方性进发。何冰凌认为,除了题材上的共性特征,里下河诗群差异性较大,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
《诗刊》副总编霍俊明认为,每一代诗人的“抒情”方式和话语类型,总是与认知事物的眼光、角度和态度密切关联,而这与个人经历、时代氛围是有关联的,会体现出彼此在个性、认知、话语以及诗格上的不同。与此同时,一些地方风格弱化的诗人身上以及文本中,并没有刻意强化这一地方诗学的属性和印记,而是在更为幽微的个体渊薮、日常细节和普遍意义上,面向没有被标签化、物化和符号化的空间。霍俊明说,优秀的诗人必须具备“深度凝视”的精神视野和参悟能力,必须具备个人化的现实想象力和语言、认知层面的求真意志。
与会专家也提到地域性写作需要警惕的问题。江苏省作协副主席、南京大学教授王彬彬提出,里下河文学创作,特别是基层作者的诗歌写作,在一定程度上要警惕避免两种倾向,一是陈旧的田园牧歌,二是迂腐的伦理挽歌。王彬彬认为,面对今天剧烈转型中的乡村社会,写作者要有良好的表达能力,写出有深度、有思想性的作品,对作家、学者的要求非常高,需要综合性的知识体系和多层次、多思考的研究,深刻揭示出转型期乡村社会本质性的问题,包括文明和精神状态。何冰凌认为,里下河诗歌朝向地域特色的努力,更要注意现代性的开掘。现代诗要表达的是心灵的、物质的、现代的生存处境,需要想象和经验,包含历史的、文化的想象和经验。里下河诗群在寻求共性经验表达的同时不能忽视个体经验。写出日常和现实中的巨大的不确定性,是每一个诗人、包括里下河诗群需要面对的命题。要有更加开放的诗歌态度和观念进行语言的创新创造,像河流经由平原,最终抵达大海。南京大学资深教授丁帆建议,无论哪种文体都应该把风景化、风俗化、风情化融入其中,“纵观文学史发展,里下河文学除了要进一步发挥创作效应,让创作群体走向全国,走进文学史,才是它成功的标识。”(夏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