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3年01月18日 星期三

    怀念恩师刘统先生

    刘向东 《 中华读书报 》( 2023年01月18日   07 版)

        2004年夏,刘统教授(右)与本文作者在新疆巴音布鲁克

        2022年12月21日晚9时许,我正在家中编稿,多位同事、朋友几乎在同一时间发来上海交通大学东京审判研究中心微信公众号发布的讣告:刘统教授逝世!急忙拨通刘统老师的女儿姗姗师妹的电话,姗姗说,刘老师是在当晚6时多吃晚饭时,心脏突然停止跳动的。我放下电话,拿起书桌上刚刚看完的《火种》,想起他宽和的面容和爽朗的笑声,悲凄之情顿时充塞于胸,不禁涕如雨下。

        2002年,我有幸考入军事科学院攻读军事学硕士学位,成为刘老师遴选硕导后招收的第一个学生。他的悉心指导,为我打开了学术殿堂的大门;读研三年,也成为我人生的重要转折点。二十年的师生情谊、二十年的教诲启迪,是我最可宝贵的人生财富。

        初识与师传

        和刘统老师的相识,是冥冥之中的一次邂逅。此前,我曾买过两套“大部头”书籍,一是谭其骧先生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一是《人文百科全书大系》。刘老师系其中《中国历史百科全书》一册的条目撰稿人。而我当时对历史地理学完全懵懂,对二人的师生关系也一无所知,更梦想不到有朝一日会成为他们的学术后辈。2001年,我第一次考研未果;第二年改报军事科学院“中国古代军事地理”专业,由此误打误撞地投到刘统老师门下。依止刘老师学习日久,我对他的学术经历和师承关系渐有了解,也得以从中略窥治学堂奥。

        1978年,刘统老师考入山东大学,师从著名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专家王仲荦先生攻读硕士学位。王先生系章太炎关门弟子,治学精勤,学问广博,更有一颗赤诚的爱国心和坚定的学术态度。20世纪30年代初,王先生开始从事学术研究时,太炎先生即告之曰:“民族危亡关头,欲保种姓,必须热爱祖国历史。”太炎先生对帝国主义侵略深恶痛绝,临终遗言:“设有异族入主中夏,世世子孙毋食其官禄。”太炎先生的谆嘱,指明了史学研究与国家命运的密切关系,王先生对此铭记于心;为复兴民族而治史,也成为其一生为之奋斗的崇高信念,并传递给晚辈。刘老师提起王先生时尝说:“王先生将他的人格、道德与学问传给了我,将章太炎先生的民族精神也传给了我,让我一直牢记并践行人要活得堂堂正正。”言时动容。他说从王先生的身上感悟到:“作为一个历史学家,最重要的是史德。只有品德高尚正直的人,才能写出不朽的著作。”还说,编纂历史是一门大学问,除了史德,史家还应具备史才、史识。史才是研读史料、组织史料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对历史事件的叙述能力;史识则与人生阅历、读书功夫深浅有关。

        刘老师说王先生擅写专著,教会了他如何架构并宏观把控一部完整的作品。他让我认真阅读《魏晋南北朝史》和《隋唐五代史》。这两部书都是反映和记述大时代的鸿篇巨著,我在阅读时每逢不解处,便向他请教。后来,我读过《怀念恩师王仲荦》一文,方知他向时所言,实是王先生的治学之道:治学要有专长,但不能画地为牢,只读一个断代的史籍,而应博览群书,重要史籍更应反复精读(王先生读《资治通鉴》不下十八遍);资料收集务求完备,不断吸收新资料,探索新问题;学问是打磨出来的,不要急功近利,书还未读通就发表文章。刘老师还说起过向北大田余庆教授请教的情景:他在电话中自我介绍说是军科的研究员,田先生只回了“哦”;又说自己师从王仲荦、谭其骧,田先生回应依旧索然;直到说起在1948年《大公报》上的国民党当局对学生运动积极分子的通缉令里看到了田先生的名字时,田先生的口气立即变得盎然。刘老师请教《释“马与王共天下”》一文的写作过程,田先生坦言:这篇文章我陆续写了近二十年,最早写好后就放在抽屉里,后来有了新想法,改过一遍,再放起来,如此充实修订多次,一直到觉得成熟了,才拿出来发表。

        1985年,刘统老师考入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师从谭其骧先生攻读博士学位。谭先生打通传统考据学与现代地理学,将中国旧式的沿革地理学发展成为现代历史地理学,是该学科的主要奠基人和开拓者,为人严谨低调,淡泊名利。刘统老师每次说起谭先生,口气里都带着钦佩和羡慕:“他的口才很好,文风非常通俗,文字很平实,在娓娓道来中,就把很复杂的历史问题说清楚了。”谭先生曾指导他说:“你研究什么就写什么。写文章首先要先找出问题,然后再论证和解决这些问题。”他从谭先生那里领悟到如何发现学术殿堂里的一扇扇门窗,知道了驾驭整体的同时也要关注局部,有了问题意识。而问题意识,是打开学术殿堂大门的钥匙。

        能够得到两位史学宗师的提携与教诲,这是很多学人无法企及的幸运。刘老师曾言,得王、谭二师亲炙,除了治学方法,更重要的收获是学术精神和知识分子道德观的培养。王先生曾勉励他“不要怕吃苦,不要怕寂寞,不要见异思迁,要用功不懈”,而他也把王先生的治学态度和理念作为指导思想,恒持始终。他的副高职称曾十几年未变,导师资格、教授身份也大大晚于同辈学人,但他不以为意,只顾俯首耕耘,平淡从容,盈科而后进,终成一派学术风光,无论在学术界、理论界,还是在大众层面,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力。他所取得的成绩,足以告慰两位先生的教诲与厚望。

        回到历史情境中去

        刘统老师曾教导我说,要在研究过程中找出问题;想找出问题,就得先熟悉史料,问题就在史料里。入学第一年,我的学习内容主要是军事学基础课,他没有安排具体任务,只是让我在课余时间阅读王仲荦、谭其骧、史念海、侯仁之等前辈的著作,后又令我点读《通典》之“州郡”“边防”,使我逐渐进入到历史地理学的世界里。研二阶段,他为我确定了学位论文研究的方向是隋唐对高句丽战争的军事地理问题,并命我依时序将“二十四史”中的高句丽史料作一个长编,并把不同史籍中对同一历史事件的记载进行横向排列。他说,通过对比几种记载的差异,可以从中读出文字以外的东西。这个过程尽管很累,却是很好的学术训练,我对如何通过史料积累来找出需要研究的问题有了基本体会,对中国古代史治学方法形成了初步认识。

        王仲荦先生治史,学统与新知相融,作史与考史兼领,作史中不乏考据实证,考史中可见理性思辨。刘统老师较少作学术论文,而以主要精力从事历史著述工作,但对历史事实的考证始终贯穿于他的著述中,以自己独特的史学成就践行着对王先生学术衣钵的传承。刘老师以司马迁为榜样,志在修史,他的著作通过生动的故事和人物,真实再现了先辈创业的艰苦奋斗,真实反映了革命年代的峥嵘辉煌。他一定是以司马迁所言之“原始察终,见盛观衰”为志向的,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一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史记”。他多次向我强调“前四史”的重要,让我把它们至少通读一遍;还指着《曾文正公全集》中的《经史百家杂钞》,说毛泽东对此有“尽抡四部精要”之誉,建议我以后系统学习。而我由于自身的怠惰和工作的繁忙,只是零散地看过一些,一直没有达成他的要求,思来惭愧。

        回到具体的历史情境当中,从当时历史的环境和时代出发,去复原历史,是刘统老师的治学理念。一次,他和我谈起中华传统经典的阅读,说不同的年龄阅读经典,会有不同的收获,而阅读经典的感受,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和人生阅历的增加而愈加深刻。那时我刚读过《论语》,就问他认为《论语》中哪句话比较重要。他说是《雍也》篇中的“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所谓“近取譬”,意思是就自身打比方、推己及人,比喻设身处地去理解别人。他还说,太炎先生《菌说》一文引过这句话:“独夫为我,即曰贪贼;能近取譬,即曰仁义。”我当时对此不甚了了。过些日子,当读到钱穆《国史大纲》中“能近取譬,试设一浅喻。今人若为一运动家作一年谱或小传,则必与为一音乐家所作者,其取材详略存灭远异矣”一段话时,再回看《四书章句集注》朱熹所说“近取诸身,以己所欲譬之他人,知其所欲亦犹是也”后,我方才明白,刘老师推重“近取譬”一语,实际上是在强调历史研究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研究者要回到历史情境当中去,从当时的历史条件出发,这样才能贴近历史的真实。

        刘统老师曾多次以书赠我,其中有克罗齐的《历史学的理论和实际》和柯林伍德的《历史的观念》。这两本书我在大学时买过,但一直束之高阁。蒙他提示,我阅读之后,大致有了历史哲学、历史学研究方法论的初步概念。克罗齐提出“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的著名命题,揭示了历史认识主体在历史认识中的能动作用以及现实生活对历史认识的影响。柯林伍德的名言是“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并进一步论述为“思想史、并且因此一切的历史,都是在历史学家自己的心灵中重演过去的思想”。而历史学家如何在自己的心灵中重演过去呢?这就需要我们设身处地地了解历史人物的内在,在自我内心中重演相应的经历。而柯林伍德的这一论述,和《论语》中“近取譬”在历史研究中的应用是相通的。刘老师关于“回到具体的历史情境当中”的理念是否受柯林伍德的影响,不得而知,但切切实实地应用于他的研究当中。他在新版《北上》后记中写道:“写历史,要从当时的环境和时代出发,而不是看着现在的结论去论证结论的合理。”这一点,我在军科金立昕研究员处也得到过印证。刘统老师曾经和他交流说:要理解四野在解放战争中的行动,就要把自己想象成林彪,站在一个大战略区统帅的高度、角度,去思考问题、研究问题,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历史的复原。

        历史地理学研究讲求“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讲求实证研究。走进历史事件发生地,直接体验历史行为主体所处的地理环境,是“回到历史情境当中去”的重要途径和方法。2004年7月,刘统老师携我赴乌鲁木齐参加历史地理学学术年会,随后考察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惠远古城伊犁将军府旧址等地;8月,他又亲自联系吉林、辽宁省军区编研部门,并用自己的科研经费,带我考察集安、长春、柳河、丹东、沈阳等地的高句丽和近代史重要遗迹。两次行程,既是史迹考察,又是现场教学,使我对历史记载的理解大大加深,也增加了文史见闻;与刘老师昕夕与共,时时聆教,耳濡目染,受益匪浅。

        不单指导学生如此,刘统老师在研究、教学中也身体力行。他到上海交大任教后,有了更多的行动自由度,一有机会,便去重走长征路,对湘江渡口、赤水河、泸定桥、松潘草地、腊子口、哈达铺等重点地区进行考察。这些感受,都是书本上得不到的。他说:“有了这些体验,对长征的认识就更实际、更深入了。”他写长征,讲长征,结穴之处,长征不是浪漫的旅游,而是充满艰辛的求生之路。从他的身上我认识到,“回到历史情境中去”,不单单是史学研究的理念、方法,也是史家的情怀和治学的一种境界。

        音乐·硝烟·温暖

        刘统老师是一名兼具良好文艺素养和军人气质的学者。坚强刚毅的意志品质与宽和爽朗的个性特征,严谨认真的学术品格与善良宽厚的人品修养,在他身上达到了完美的统一。

        2008年夏天,我带着正上幼儿园的孩子去看望他。见孩子对钢琴感兴趣,他就此回忆起务工期间学习弹奏钢琴的经历。十八岁时,辍学多年的刘统老师进入石家庄一家工厂当车工。两年后,他结识了河北省歌舞团的一位老师。为了习得一技之长,日后能有机会改变命运,他开始向这位老师学习弹奏钢琴,常常利用晚上的空闲时间,一个人来到寂静的琴房,刻苦练习所学的曲子。车工生涯九年,他坚持练习钢琴七年。美妙的音乐滋润着刘统老师的青春,更一度承载着他的全部希望。但是,辛勤的付出和努力,并没有让他如愿改变当时的命运和身份。由于政审不合格,他未能进入专业团体。他说:“虽然学音乐没有直接帮助我摆脱当时的困境,但对我的反应能力、记忆力、表达能力和节奏感都起到了很好的锻炼。”

        音乐成为陪伴刘老师一生的爱好,时光流逝,未曾稍减。2014年,意大利作曲家朱赛佩·威尔第创作的著名歌剧《阿依达》在北京国家大剧院排演,指挥大师祖宾·梅塔执棒,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和慧担纲主演。恰好一位声乐界的朋友有同学在剧中出演角色,我在电话中无意和刘统老师说起此事,他难掩兴奋之情,说放寒假时一定回京来看。2015年1月27日,他观剧后开心地发了朋友圈。春节期间,我去给他拜年,他说起了《阿依达》的悲剧艺术,让我大开眼界。他说,这部歌剧与中国传统戏曲脸谱化的角色设定很不一样,其人物形象塑造都非常立体饱满;以纯粹的悲剧情节一贯到底,令观众始终保持着庄重严肃的观剧体验;各个板块将悲剧情节步步推进,悲剧效果非常震撼和强烈。

        刘统老师是当今为数不多的有过战场切身体验的军史学者。1989年9月,他奉命参加军科“赴老山前线见习队”,到驻老山主峰的陆军第13军37师111团见习,他是20名见习队员中唯一的博士。几个月的时间里,见习队员居住于低矮潮湿的“猫耳洞”中。当时双方阵线虽然比较稳定,但越军经常对我方实行偷袭,几乎每日可闻枪炮之声;居住地老鼠泛滥,指战员们睡觉时常常被它们拱醒,但由于周边到处埋有暗雷,对这些猖獗的老鼠轻易打不得,打了也无法掩埋,只能在迫不得已时简单地轰一轰,真的是“投鼠忌器”。狭窄的“猫耳洞”里,少则居住1人,多则4人,上级定期运送压缩饼干、大米、猪肉、柴油等食品物资到固定营地,官兵们必须亲自前往将物资背回“猫耳洞”,自己生火做饭。恶劣的生存环境和艰苦的生活条件之下,是面临生死考验的巨大压力,前线战士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人死  朝天”,话虽粗俗,但乐观豁达的态度令人感佩。1990年春节后,见习队转至重庆沙坪坝,刘统老师代职第111团政治处副主任,一直到当年10月回到军科。战场硝烟的严酷考验,对他军人气质和军事思维的培塑起到了重要作用。他后来谈到,战场上人的思维、生死观、人际关系很多是处在和平环境中的人想象不到的,这段经历对他理解战争和战争中的人帮助很大。

        刘统老师从事的是严谨的史学研究,而良好的音乐素养、直观的战场切身体验,为其写作艺术增色不少。他在战争史的写作中,常借用交响曲乐章的结构布局,来进行章节安排和情节设置。他并不单纯地写战争,而是如同交响乐在冲突强烈的奏鸣曲之间,夹以抒情的行板或慢板和轻快的小步舞曲那样,在紧张激烈的战事叙述之间,穿插描写节奏较为舒缓的部队整训、敌兵工作、群众支援和情报工作等情节;同时,他在战场和军队之外,还对战争相关地域社会、经济、文化的重要变化施以笔墨,这也与《阿依达》中用美声吟唱表达人物内心世界,用埃及当地民族特色舞蹈来渲染戏剧氛围的结构安排,颇有相似之处。同时,他在立体式全景化记述战争过程的同时,兼以梳理总结我军胜战经验,读来感觉隽永醇厚,余味悠长,几部解放战争史作品曾被出版社编辑誉为“一碗浓汤”。

        斯人已逝,瞻望弗及。每每想念刘统老师的时候,我都在心里努力体察他的人生况味:不强不懦,宽急得所,闲雅而充实,磊落而雍容。他自陈天赋不高,但其执着精勤的治学精神,有目共睹。他坚信党的历史是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的立国之本,矢志融合考据之学和讲故事传统而终有大成,开辟了中共党史和军事史研究的崭新范式。

        刘统老师的人生,大致有三条线索。第一条线索,是他对民族新生的伟大时代历史真谛的不懈追寻。刘统老师在军科工作的十五年里,几乎把所有的业余时间都用在去图书馆查阅档案资料和在办公室加班上。他的办公室与所住宿舍楼相距仅数十米。车师母说,每到晚上11点,她都会望望那边的窗户,如果看到灯还亮着,就打电话催他回来休息。两窗相对间的一盏灯火,映照着刘统老师伏案工作的身影和夫妻二人的相望相守。

        刘统老师的著作运用平实的语言、生动的历史细节,反映了志士仁人寻找中国复兴之路的艰苦探索,再现了中国共产党成长历程的艰难曲折和人民军队为求民族独立自由解放而浴血奋战的艰苦卓绝。他笔下的共产党人,有着忠贞不渝的风骨、砥砺前行的坚韧和洞察时势的智慧,不是十全十美,但有血有肉,真实可信,发人深省,引人深思。他用自己的学术生命,履行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光荣职责。

        第二条线索,是他对个人价值的坚持和历史真实的追求。我读过《东北解放战争纪实》后,向他汇报阅读体会。我说,这本书感觉很真实,画面感、代入感很强。他回答,历史写作,就是要把真实的历史细节写出来。他说,历史是人的行为,把一个个具体的人、具体的行为综合起来,就汇成了波澜壮阔的历史。刘统老师的历史叙述,小中见大,由近见远,一个小物、一个小团体,他都尽力写出其独特的历史价值来。他认为,要想准确地反映历史,首先要考察历史上人的行为,把人的最真实的一面反映出来。所以,他反对人为地拔高历史人物,而是力争还原人物的真性情、真面貌。因为只有鲜活的细节和动人的故事,才能使历史讲述更为真实可信。

        第三条线索,是他对一切美好事物的热爱和对他人的温暖。刘统老师热爱艺术,热爱自然山水,热爱文物古迹,热爱美食。初见时,望之俨然,即之则如沐和风,令人身心两润。在女儿眼中,他既是和蔼宽容的慈父,也是人生的良师益友。在学生眼中,他既是传道授业解惑的恩师,也是对晚辈关怀备至的忠厚长者。2008年,知我准备买房后,他和车师母主动借给我五万元,他们当时主要靠固定工资生活,还因不能帮助我太多而感愧疚;两人还多次给我的孩子购买衣服,买时左挑右选,生怕不合适,有时觉得可能买小了,又专门跑回商场去调换。这番恩情,始终温暖着我的内心,没齿难忘。

        我庆幸在而立之年,得遇一位善良、博学、勤奋的导师,获得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改变。我会秉承他的教诲,为党史军史研究事业努力工作,以作为我永久的怀念。

        (作者:刘向东)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