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2年12月07日 星期三

    年龄有老学无老

    ——林仲铉眼中的蔡尚思先生

    林信国 《 中华读书报 》( 2022年12月07日   07 版)

        1983年5月,林仲铉(本名声铮,字仲铉,以字行)出差上海,遇到他在福州大学(新中国成立初期创办,不久并入福建师院)任教时的学生、时任复旦大学教师的柯玉村。那时林仲铉调入福建师大历史系不久,与刘惠荪教授合招中国文化史研究生。复旦大学的蔡尚思(1905-2008)是著名的历史学家及中国思想史研究专家,福建德化县人。林仲铉欲拜访这位德高望重的福建老乡、史学界老前辈,便请柯玉村引见。

        林仲铉在蔡尚思的住处与其相见。林仲铉说,过去虽未与蔡老谋面,却久闻大名。因其胞兄林声锵(1940年代中后期就读于沪江大学)曾说过,该校著名教授蔡尚思是福建老乡。蔡尚思见是福建来的同行,格外高兴。两人交谈中方知,他们也算是校友。蔡尚思早年入北京大学国学研究所,曾受业于王国维、梁启超、陈垣、朱希祖诸名师。林仲铉则于1942年秋考入时内迁至成都的燕京大学国文系(1952年在高校院系调整中,该校被撤销,文科、理科多并入北京大学,校舍由北大接收)。新中国成立初期,林仲铉入北大中文系进修二年,由苏联文艺理论专家授课。

        林仲铉很敬仰眼前这位前辈学者,尤其是治学精神。他知道蔡尚思20多岁起先后在多所大学任教,1930年代曾入住南京国家图书馆通读历代文集,可谓饱学之士,如今虽已78岁高龄,还担任复旦大学副校长,在学术上仍探索不止,笔耕不辍。林仲铉与蔡尚思谈起福建文化史方面的问题。林仲铉说,明代福建本省有两个重要的思想家,一是晋江县人李贽;一是莆田县人林兆恩,别号龙江,人称龙江先生。“文革”期间开展的所谓“儒法斗争”学习运动,李贽被作为法家代表人物宣传,故知之者甚多;而林兆恩却因乏人研究,知之者甚少。其实林兆恩著述颇丰,主要有《圣学统宗》《林子圣学统宗三教归儒集》《林子全集》以及《三教正宗统论》36卷等,其思想影响深广,弟子几遍天下。蔡尚思对林兆恩似乎很感兴趣,他请林仲铉替他借一些这方面的书。林仲铉说,福建师大图书馆可以借到,可由复旦大学图书馆,通过馆与馆之间借阅。

        临别时,林仲铉请蔡尚思题词留念。蔡尚思思忖片刻,挥笔写下:“科学无禁地,理论无顶峰 蔡尚思 83、5、14 仲铉先生教正蔡尚思敬赠  一九八三、五、十四于复旦。”

        他是用硬笔书写,行笔较缓而稳定,结体稍取纵势,舒展开放,用笔质朴平实,笔力刚劲有力。字体为行楷,沉稳而端庄;而“蔡尚思”三字,则行草兼用,写得流畅、奔放。

        蔡尚思的题词绝非随意书写,而是其学术思想的自然流露。生命不息,探索不止,是他一生的追求与践行。几十年来,在学术研究上,他不惟名、不惟上,敢于提出与前人不同的观点,如他花三年时间写成的《王船山思想体系》,对梁启超、章太炎等人的观点提出异议。正因为他这种执著的追求,而勉励自己要活到老,学到老。他有一首自勉的诗:“如果真正争上游,自当努力向前头;年龄有老学无老,思想不休死后休,”体现的正是这种精神。

        是年8月初,林仲铉因事又到上海,再次造访蔡尚思。两人谈到当时学术界有关中国文化史研究的情况。林仲铉得知年底将在西安召开中国文化史学术会议,但名额有限。他想参加此会,希望蔡老帮忙争取一个名额。蔡尚思说,他很忙,也没管这些事,请林仲铉直接向主办单位中国社科院申请。

        几天后,林仲铉收到蔡尚思来信,全文如下:

        林仲铉同志:

        今早遇到一位同志,据说:“中国思想史学会拟于十一月在西安召开,代表名额由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中国思想史研究室统一决定。”

        昨承枉顾,消息弄错了,特此更正,希直接向历史研究所思想史室申请。

        不知您此时是否已经离沪?特此通知,并颂 暑祺!

        蔡尚思 1983、8、8

        “消息弄错了”,是指蔡尚思原先以为中国思想史学术会议的主办方是中国社科院,后得知是其下属的历史研究所思想史研究室。他怕误事,便赶紧写信告知林仲铉。

        林仲铉初次拜会蔡尚思时,蔡氏曾提到欲借阅林兆恩著作。林仲铉也不知其是否借到,心想,蔡老年近八旬,不大可能再去研究林兆恩。到年底,林仲铉又收到蔡尚思来信,兹录如下:

        林仲铉先生:

        我根据您多次说“我校收藏林兆恩著书数部,可随时通过你校图书馆去借”。我已照办,现得到你校图书馆回信,却说:“我校未入藏。”为何如此矛盾? 无从得知。因此,附上来往信件三种,请您千方百计设法立即将此书全部找到,由你校图书馆挂号寄借本校图书馆;

        如系私人藏书,也可由您直接寄给我。我阅完即寄还,绝不致误。谢谢! 谢谢!

        专此奉告,顺祝新禧!

        蔡尚思1983、12、29

        我叫我助手到本校图书馆办手续,可能是由于书名不一样,《林全子集》系《三教正宗统论》之误。我正是要借阅《三教正宗统论》36册。请您将附上二信件交给你校图书馆。手续力求简便,请您为我保证好了。又及。

        林仲铉调入福建师大时,校领导要他负责筹建文化、文物、图书、档案四个专业,暂寄在历史系,将来拟建一个独立、综合的系。他对本校历史方面的书籍有所了解,见过林兆恩的有关著作,故敢肯定地说:“我校收藏林兆恩著作数部。”他有个毕业于图书、档案专业的陈姓学生是该校图书馆善本室负责人,林仲铉委托她办理借书手续。林仲铉又写信告诉蔡尚思,书用完后,请直接寄还善本室。

        蔡尚思如此高龄,依然读书不止,笔耕不辍。这套书被他足足用了半年后才寄还。在他85高龄时又撰写并出版了《中国礼教思想史》。在攀登学术高峰上,他以年迈的身躯,在学术上又登上了一个新的高度。此书第三章“中国礼教思想变本加厉的时代——宋元明清”中第七节“林兆恩的‘三一教与三纲五义’”,专门写到了林兆恩,可见林仲铉为他借到的那套林兆恩著作,对于蔡尚思在史学高原的跋涉、攀援中,也算是助了一臂之力。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