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2年12月07日 星期三

    女儿情态的故乡记忆

    晏杰雄 《 中华读书报 》( 2022年12月07日   03 版)

        胡宇的散文集《璜塘湾》在当下散文创作中是一个特殊的存在,作者回归了真朴的故乡书写,文体上也体现散文之散,却每一句都指向故乡内里的质地。这是一部关于故乡的专题散文集,作者调出少年时期在故乡成长的各种印象,分风物、旧事与故人三辑对出生地璜塘湾进行一全方面的素描,娓娓道来,口吻亲切而依恋,生命中的过往细节在絮语倾诉中一一呈现。这个出生地璜塘湾很小,只是三四十户人家的乡村屋场,是一个比乡土作家常书写的村庄或小镇更小的单元,真是福克纳所说的“邮票般大小的故乡”,可在作者笔下故乡风物如此丰富,那些人事说也说不尽,兴味盎然,率性的文字后面背后透出童真可掬的女儿情态,无意中完成了对故乡的立传。

        首先,《璜塘湾》保留了前信息时代原初的乡村生活经验。作者自述这本书讲述的是八九十年代故乡的事情,写的是湘中一个最普通的乡村屋场,没有特殊的历史,没有显赫的人物,所以叙写的不是一个具历史人文底蕴的故乡,而是一个地理学意义的故乡,一个乡村女儿生命的起源和出发地。那恰是一个从传统农业文明向现代信息社会转型的时期,没有手机,没有微信,没有视频,故作者写的都是自然形态的乡村经验,那些河、山、植物、动物、节日、节气等汇成淳美的乡村风物,那些自家亲戚、余裁缝、傻姑娘、单身汉、小媳妇以及拥有奇奇怪怪绰号的乡村人物,都是当时中国南方自然原初的乡村经验,展现传统农业文明时代的自然风景、乡村习俗、生活方式、性格气质。作者以一本书的容量,尽可能地保留收藏下来那些原初乡村经验,是具有独特性和不可再生性的,值得现在珍视和怀想。

        其次,《璜塘湾》呈现了一个女儿情态的乡村叙述主体。这本书是从一个乡村长大女孩的视角去讲述故乡的,十五岁以前没有离开出生地,所以文笔如萧红《呼兰河传》自然率真,没有雕饰,字里行间却显出乡村少女的童真与活力。这个讲述主体女儿情态十足,还没有被现代文明的机巧所污染,以一颗本真的心灵在乡村默默成长,与故乡地理、风物融洽一体,乡村是养人的,让她健康而生命力蓬勃,而她也为乡村呈现出诗意和情致。

        《璜塘湾》建构了一种片断式与碎碎念的絮语模式。散文之特点就在于形散,不似小说有中心情节和紧凑的结构,但传统散文至少也是以段落式推进,有较详细的场景描写,而胡宇写《璜塘湾》却完全进入自由写作状态,根本不遵循传统散文章法,她是以句子推进的,这有点儿类似今天的微博文体、朋友圈消息或者诗歌的截句写作,让人感到悖异的是,本是最时尚最前沿的文体,被作者运用到对故乡旧年风物的描述上,效果却出奇地好,建构了一种自由度极高又具有内容密度的散文文体形式。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