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2年11月30日 星期三

    故乡是滋养文学的沃土

    ——李风军及作品印象

    张永峰 《 中华读书报 》( 2022年11月30日   03 版)

        福克纳曾说:“我发现我那邮票般大小的故土很值得写,而且不论我多长寿也不可能把它写完……”由此可见,故乡是滋养作家的沃土。

        宁津地处鲁北平原,古为九河之地,是闻名遐迩的杂技之乡,民间有“上到九十九,下到刚会走,要说论杂技,人人有一手”的说法。宁津的蟋蟀文化更是源远流长,蒲松龄笔下的名篇《促织》便取材于此;宁津的美食也让人垂涎欲滴,长官包子、大柳面、保店驴肉等都上《中国名吃大全》。

        李风军是地地道道的宁津人,除了在山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就读的那四年里,他几乎没离开过宁津,一直深深植根于这片土地。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日新月异的经济发展,风趣幽默的父老乡亲,激起了李风军的创作梦想,为他日后的文学创作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文如其人。李风军是个热情忠厚之人,看上去憨憨的,总是面带笑容,说话口音很重,不竖起耳朵听不大好懂,谁知道他竟然胸藏锦绣,能写一手好文章。在基层摸爬滚打多年,李风军见证了宁津改革开放以来,风起云涌的发展变化,当地农民为了发家致富、奔向小康各展其能,木制家具、手织地毯、动车弹簧、民用电梯等都成为当地支柱产业。

        这种红红火火的场面鼓舞和激荡着李风军,他以周立波的《山乡巨变》、柳青的《创业史》为师,用实际行动践行“文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这一文艺观点,在三四年时间里连续出版了长篇小说《庭院深几许》《平原风雨》,《文艺报》《大众日报》等多家主流媒体和网络平台都进行了宣传评介,还获得了德州市“长河文艺奖”。

        为乡村振兴放歌,是当前每一个作家的责任。李风军在基层工作四十多年,是改革开放以来一个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和致富奔小康的亲历者、参与者。这种作为“局中人”的社会经历为《平原风雨》用写实的手法表现致富奔小康及乡村振兴提供了素材,为这部小说叙事的现实性提供了保障,也使李风军练就了一双敏锐的“鹰眼”,歪打正着,他的作品因此有了几分别样的味道。

        李风军不是专业作家,在谋篇布局、语言运用上框框就少,任意挥洒。尤其是他的语言,天然去雕饰,朴实又耐人寻味,各种比喻信手拈来,生动活泼。读的时候,我脑海中常浮现出鲁北那特有的风貌、鲁北人那特有的语音语调,不由会心一笑。比如《平原风雨》,书中的人物那么鲜活生动,呼之欲出;语言特色鲜明,幽默诙谐,散发着浓郁的鲁西北风味。

        这部作品以主人公钟启祥的工作和生活为主线,描写在改革进程中旺城致富奔小康、实现乡村振兴的实践历程。在实践历程中,钟启祥一方面带领农民群众广开致富门路,引导农民群众克服自身的局限性,实现乡村振兴,另一方面还须努力排除奋进道路上的各种阻碍。《平原风雨》在较为开阔的社会视野中,聚焦致富奔小康的社会发展历程,具有明确的叙事方向、连贯的情节线索和鲜明的戏剧冲突,在很大程度上遵循戏剧化的结构原则,为小说的现实性提供了支持。

        李风军的生活积累是创作的源泉,也是他创作的优势。这种优势的发挥既要为时代放歌,也要直面现实。改革的道路并不平坦,深化改革、实现乡村振兴,充满了错综复杂的矛盾。在李风军的作品中,没有回避矛盾,其通过艺术形象的塑造,不仅揭示矛盾的存在,而且探索解决矛盾的途径,还原一个历史阶段的真实,显示了一个作家的担当精神。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