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的午后,温煦的阳光照在书桌上,泡上一杯咖啡,打开导师的专著《为思维而教》(第3版),回想起了初见它的情景......
那是2006年,我刚刚接任上海市静安区南阳实验幼儿园园长一职。南阳实幼是一所以幼儿数学思维教育闻名的市级示范性幼儿园,自上世纪80年代起,就致力于幼儿数学思维培养和数学教育的实践研究。凭着对幼儿数理思维培养和教育本质的认识与追求,在长期实践探索基础上形成了“促进每一个儿童全面素质启蒙基础上思维能力发展”见长的办园特色。
而我,从一名教师和执行者到管理和领导者的身份转变,面临着办园特色传承与发展的挑战。什么是思维?3-6岁儿童思维发展的阶段与特点是什么? 思维看不见、摸不着,如何观察与评价? 带着这些问题,我研读了皮亚杰、林崇德、朱智贤等大家的心理学专著的相关理论,为园本化的教育实践寻找理论支持。随着上海二期课改的深入,主题活动的开展使学科趋向综合,常常有人说“现在都在开展主题活动了,你们还在搞分科教学”? 面对质疑,我陷入了迷茫……
数学教育促进儿童思维能力发展的研究还要不要坚持? 正在这时,老园长张小华老师向我推荐了《教会学生思维》一书,看到书名,我顿时感到豁然开朗。数学是一门操练思维的应用性学科,无论教育改革进行到哪里,教会学生思维的方向绝不能动摇! 那么,新的课改背景下的幼儿教育该如何担当起教会学生思维的教育使命? 带着问题,我静下心来,仔细地阅读《教会学生思维》,将这一命题逐一展开在我的面前:从传统教育的弊端,到当今时代精神的回应;从何谓思维,到教育在思维发展中的作用;从思维教育的内容,到具体的教育途径、策略与方法;从创新的思维教育课程,到教师思维的改变,在笔者严谨的笔触中,能感受到背后广博的学养。读完全书,心潮澎湃,我坚定了“为思维而教”的信念,和突破瓶颈传承发展的勇气和决心。从此以后,《教会学生思维》成为了我书桌台上的“定海神针”,我还将它做成了读书摘要,时时翻阅、细细品读,以便更好地消化与吸收。
在接下来的办园实践中,我和团队的老师们脚踏实地、仰望星空,将“正式与非正式教育教学模式最优化”拓展到了主题活动中,积极开展数学教育与“主题活动”整合的实践,凸显数学学科的有用,并遵循儿童思维发展的规律与特点,提出了“幼儿数学教育三步曲:理解、迁移、运用”,让孩子学习“活的知识”,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贯穿学习过程,将知识学习与智慧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
2007年12月,《教会学生思维》再版,并更名为《为思维而教》,为什么书名改了? 新版与旧版有何不同? 当时,我正准备出版专著《幼儿思维数学》,带着“向书中求”的虔诚与对新版的好奇,我当即收集了新版本,重温著作,并进行了新旧版本的比对。
我发现,新版本更加聚焦“让教育成为充满智慧的活动”,增加了生动的实践案例,和前沿的研究成果,其中,思维教学的课程资源开发、课堂教学建构等内容,吸引了我的注意力,从再读中,我感受到了作者自我批判与精进的学术态度,深深折服于他饱览群书后,提炼与形成作为学者对思维的认识与观点,也从中获得了启发与鼓舞,做自己的研究、形成自己的主张,并与教师们一起回到幼儿数学教育的本源,遨游在自由的教育空间,以激发学习兴趣、激活主动思维为出发点,开始了“思维数学游戏”的探索。
感谢奇妙的缘分。2009年,为了进一步提升研究能力,我如愿考取了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管理专业的教育硕士,当在选择导师意向表中看见“郅庭瑾”的名字时,我真是又惊又喜,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她。或许是自我介绍的真诚打动了郅教授,我幸运地成为了她的学生。见面的时候,才知道她并不是之前我猜想中儒雅、年长的男性学者,而竟然是和我同龄,但气质一如名字般严谨治学、淡定从容的女教授。我们就此开启了教学相长的学习过程,而我们之间亦师亦友的情谊,则延续十几年,并历久弥香。
在读期间,我申报并立项了市级课题“丰富活动模式,促进儿童思维能力发展的行动研究”,在导师的悉心指导下,原本模糊的概念逐渐清晰起来:“丰富”的内涵在于,因孩子而异,满足每一个孩子思维能力发展的需求;因教师而异,激励每位教师在三种基本活动组织形式(个别、分组、集体)之间灵活转换,创造性地演绎出千变万化的活动模式。经过近三年持续不断的探索和深化总结,顺应差异、遵循特点、满足需求、富有活力的丰富活动模式,成为了南阳实幼园本化幼儿思维培养的新成果。
二十年专注于幼儿思维培养,《为思维而教》是我们开展幼儿思维教育研究的理论支持,郅教授面对面的教导与启发,成为了我们继续深入实践的支持和力量,在对“幼儿思维教育”执着的探寻中,我的团队也获得了丰硕的成果,2017年《快乐学数、智慧玩数——“幼儿思维数学”游戏》顺利出版,“幼儿思维游戏研发的实践研究”荣获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
引领幼儿园课程内涵进一步深化的研究项目“让每一个幼儿经历自己学习过程:幼儿园个别化教育支持框架建构实施的循证研究”被立项为2021年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项目,我们聚焦“个性化”,寻找适合儿童的思维发展的共性特点与个体差异的教育内容、途径与方法,更好地支持每一个孩子成为主动的学习者,积极地探究、发现和表达,体验到成功的快乐。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新的问题又浮出水面:如何把握思维培养与全面素质启蒙的关系? 如何从个性化思维培养的视角来反思以往在环境创设、师幼互动、发展评估三个方面的经验与弊端,诸如,环境的创设如何在更大程度上体现出丰富性、多样性与层次性,以诱发和满足孩子多元的探究兴趣与需求;师幼建构中的互动,如何更好地平衡师生间、群体与个体间转换与回应的度,从而引发孩子更多地分享发现、提出质疑,由此形成独立的见解并善于倾听和接纳他人的想法和意见;如何以发现进步的发展评估,看到思维能力发展的方方面面,不断激励每一个孩子去尝试、去努力、去改变,成为更好的自己
……
正逢此时,《为思维而教》第三版问世了,我欣喜地打开导师签名亲授的宝典,温故知新。新版历久弥新,通俗易懂,全文被重新归结为五个章节,关于思维的研究及若干结论,从心理学、教育学等维度,呈现出与时俱进的前沿研究进展,让人感受到时代发展的脉搏,思维课程的开发、思维课堂的构建,更接地气的教学生动案例引发人去亲历亲试的激情,增加了郅教授作为小学授课志愿者的切身感悟的相关内容,为理论到实践的转化提供了可借鉴的范本,也将激励更多的教育工作者在一线教学中去努力尝试。
对于一线的教育者和管理者来说,第三版充满了答疑解惑、开启智慧的力量。阅读又一次开拓了我的眼界,提升了我的站位,从幼儿园教育对儿童心智模式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影响出发,对幼儿思维能力的培养内容、方法和途径进行纵向分层、横向分类的个性化设计,通过教育三要素(环境创设、师幼互动、发展评估)的优化,进而对园本化课程实施方案进行系统梳理和逻辑架构,形成具有“南阳”特色的思维培养方案,这些将是后续要去探索与实践的重要任务。
感恩遇见的方式,就是传播分享,让更多人有缘遇见它,我为全园教师购买了《为思维而教》第三版,作为教师们开展教学的工具书,让“带着研究的意识来工作”成为一种思维方式,更好地开展实践研究,边学、边思、边做,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
郅教授的一路相伴与激励,鞭策着我们在幼儿思维培养之路上行走,期待这项研究能凝练特色、产出思想,并引领实践,为教育同行提供可借鉴的教育经验。
回首近二十年的幼儿园办园和管理经历,专注于幼儿思维培养,深深感慨因与一书结缘,而感受到的经典的影响;因与一人结缘,而汲取到的智慧的滋养。带着那份“为思维而教”的情怀和追求,让思维生长,让智慧生成。
(作者单位为上海市静安区南阳实验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