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2年11月23日 星期三

    借助汉字观察东亚世界

    本报记者 成一村 《 中华读书报 》( 2022年11月23日   02 版)

        本报讯(记者 成一村)东亚世界看似“同文”,但各国却有不同的精彩生发。日韩籍学者金文京的著作《汉文与东亚世界》(上海三联书店)告诉读者,汉字文化圈背后的东亚世界各有千秋、复杂多元。

        《汉文与东亚世界》日文原版为岩波新书之一种,是第9回角川财团学艺赏获奖作品,被誉为比较文化学典范之作,同时也是中国大陆引进的第一本介绍汉文训读的学术普及著作,受到海内外众多学者的关注。

        近日,岩波书店前总编辑马场公彦、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刘晓峰、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吴光兴、清华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所教授宋念申相聚北京,四位嘉宾共同解读这部经典作品并展开讨论,对汉文以及东亚世界的内涵与外延进行了细致分析。

        马场公彦介绍了写作背景:“2010年前后,日本教育界要减少汉文课,当时非常缺少能够教学汉文的老师,而且日本逐渐换掉了阅读汉文的所谓训读的文化传统。随着这种情况,日本的汉文学科有减少的趋势。一方面,当时东亚经济合作的气氛还比较浓烈,但是另一方面,日本又换掉亚洲之间沟通语言上的所谓训读的文化传统,所以值得注意。”

        刘晓峰提出:“这本书其实就是告诉我们,汉字走到了中国的国门之外,还有多大的世界。我觉得这本书对于中国人理解自己的汉字文化特别重要。”吴光兴提醒大家说,金文京是一个思想者,“他的书虽然篇幅不是很大,但是含量和维度是极多的。”宋念申说:“我们是母语使用者,很多时候不会去想汉文化或者汉字文化对我们意味着什么,所谓文化上的所有化,就是这个是我们的,加了一个‘我们’。而这本书恰恰挑战了‘我们’这个概念,它告诉我们,汉字不仅仅是‘我们’的。”

        《汉文与东亚世界》在简明的题材和晓畅的语言背后,有着对历史、文化、国族、区域深切的关怀。金文京借此揭示的东亚世界的现代困境,更是超越了话题本身。而作者特别的写作方式还为本书添上了一层迷人的色彩。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